这部新剧,等了好久。
它改编自阿加莎的同名悬疑小说,体量不大,只有两集。
据说,这个故事的原版小说,还和中国的一桩悬案有些关系 ...
它就是:《白马酒店》

这天晚上,警方发现了一名女死者。
她的样貌极其可怖:身形瘦弱、脸色苍白、头发一簇一簇地掉 ...

而离奇的是,名单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从初步调查看,名单上的人并没有任何联系,更没有什么仇家。


在名单中,马克是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在他的名字后面,被打了一个神秘的问号 ...

这是一个看似普通,却颇为诡异的乡村。
为了调查真相,马克多次探访至深村,却毫无所获。




他的车子,总是被放着一些奇怪的稻草编织物,同样的编织物,也曾出现在至深村的村口;
他开始每晚做噩梦,甚至开始梦游;
他像死者一样,头发开始一簇一簇地掉。



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马克周围蔓延 ...

这也是 BBC 继《无妄之灾》和《无人生还》后,改编的第三部阿加莎的作品,似乎 BBC 要致力于将阿加莎的作品,全部改编 " 殆尽 "。

此次的改编,与原著有些出入,所幸悬疑感做得不错,无论是否看过原著,也不影响观感。
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体量小,这部剧只注重了悬疑感的营造。
谜底解开得猝不及防,缺少抽丝剥茧,层层揭秘的快感 ...


铊,是一种金属元素,有剧毒,是灭鼠药的主要成分。
由于铊无色无味,所以凶手的手法,就是趁机将它放入受害者的日常饮食中,少量多次,慢慢地损害受害者的身体,最后将其致死。

比如,1988 年 " 特里帕尔案 "。一位叫特里帕尔的人,因为嫌邻居吵,便趁机在邻居的可乐里投铊,致其死亡。
警察在搜查特里帕尔家里时,搜出了一个装有半克硝酸铊的瓶子,以及《白马酒店》的小说。
比如,1975 年一位拉丁美洲的女性,就是通过《白马酒店》确定自己铊中过毒,从而识破了丈夫要谋杀自己的阴谋。
这其中,还有一件来自中国的案例。
有位网友这样说道:看到铊中毒心中一惊,它投射的恶毒,曾在这里有着赤裸裸的案例。
这案例就是至今都未侦破的:朱令案。

但朱令想不到,属于她的转折,将她带向了不一样的人生结局。
1994 年,朱令的身体开始出现异样:肚子疼、吃不下饭、胃部开始不舒服 ...
最重要的是,她的头发开始脱落,几天内,头发全部掉光。
朱令入住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但医生怎么也没有查出病因,在住院一个月后,朱令的身体状况开始好转,头发也逐渐长了出来。

3 月 6 日,本来以为治愈的病情,又开始恶化,朱令开始感到腿疼,并且感到头晕目眩 ...
朱令再一次住院 ...
入院后,朱令的病情反而加重,开始出现脸部肌肉和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之后甚至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了抢救朱令,医院切开了她的气管。
3 月 28 日,朱令陷入昏迷,时间长达 5 个月。

这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认为,朱令疑似铊中毒。
通过对朱令的尿液、脑脊髓、血液、指甲、头发的鉴定后,确定朱令是铊中毒。

不仅如此,更多的真相令人心痛和震惊:朱令曾两次铊中毒,第二次中毒后,朱令体内的铊含量,远远超出了致死量。
也就是说,有人蓄意向朱令投毒。
其实,早在 3 月 9 日,协和医院就有教授提出,朱令疑似铊中毒,但由于朱令否认曾经接触过铊,且医院没有化验条件,这种假设就这样不了了之。

警察介入前,朱令宿舍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宿舍里的钱没丢,反而是朱令的洗漱用品全部丢失 ...
由于普通人不能接触铊,警察将嫌疑人做了大范围排除,最后将嫌疑人锁定在朱令同宿舍的一位同班同学身上。
但后来,由于证据不足,且由于一些至今无法知晓的神秘原因,这位同学被无罪释放。
直到 2013 年,复旦投毒案告破,朱令案才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但由于年代久远,证据都没了,所以最后也不了了之。

但因为一个恶魔,朱令和家人的生活,发生了 180 度的大转变。

由于铊离子在朱令体内留存过久,造成朱令神经系统损害,她的视觉几乎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 ...
再加上,当时治疗时,医院曾给朱令进行了 8 次血浆置换,在这过程中,朱令不幸感染丙肝 ...
直到今天,朱令的生活依然无法自理,必须由父母照料。


纵观整个 " 朱令案 ",其实和《白马酒店》的小说,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凶手都会将铊放入受害者的日常饮食,或者日用品里。
比如,受害者中毒后,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浑身刺痛,头发一簇簇地掉。


而残害朱令的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