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奥斯卡奖,其实今年的金酸梅奖也引发了一波关注。
在今年的金酸梅名单里,出现了一个叫 " 最差肆无忌惮漠视人命和公共财产 " 的奇葩奖项,《小丑》光荣入选 ……

而且,每个人对电影的评价标准本来就不同,别人的最差,说不定就是你心中的最佳。
比如今天聊的这部电影,也曾经被提名为 " 金酸梅最差影片奖 "。但影片好不好,还真是要看过才知道——《欢乐时光谋杀案》。

男主角菲尔就是一个蓝色布偶,他曾经当过警察,如今是一名私家侦探。

一个名叫桑德拉的女布偶,自称收到勒索信,想请菲尔前去调查。

可万万没想到,就在他查记录的功夫,店里发生了惨烈的一幕:一个黑衣人忽然闯入,枪杀了所有在场的布偶,枪枪爆头,不留活口。

他们之前是警察搭档,后来因为菲尔退出警界,两人产生嫌隙,一言不合就撂狠话。

而没过多久,又一起命案印证了他的推断——过气布偶明星拉瑞,遭遇三条狗入室分尸,惨死在自己的豪宅中。

也就是说,凶手的目标很可能是要把 " 欢乐时光帮 " 给团灭。

随后,他们去了 " 欢乐时光帮 " 的经济公司,看过合同后,他们推断凶手很可能就是 " 欢乐时光帮 " 成员之一,他为了独吞合约酬劳,企图杀掉其他人。

但诡异的是,他们的调查速度总是比凶手慢一步。之后又发生了三起命案,凶手每次都是速战速决地爆头,搞得菲尔他们措手不及。


这种真人与布偶结合的设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1988 年的动画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那部电影的故事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同样构建了一个人类和卡通人物共存的世界观。

唯一能够证明他清白的,便是做过警察的私家侦探 ……

因此,国外影评人对《欢乐时光谋杀案》的评价分为两个极端——
《卫报》说它是一盘似曾相识的大杂烩,让人看了感到绝望;
《好莱坞报道者》却认为,作为喜剧,它出色地完成了让人发笑的任务。



片中的洛杉矶,看似是一个人类和布偶和谐共存的乌托邦城市,但实际上布偶顶多算 " 二等公民 ",人类对他们的歧视,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街头就能看见,一帮孩子霸凌布偶街头艺人,凭借身体优势对他恶意羞辱;



而除了针砭时弊之外,《欢乐时光谋杀案》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也精准到位。

比如前面提到的过气布偶明星拉瑞,当年走红时,他还是标准的蓝皮肤、呆萌的圆鼻子,是无数观众的童年回忆;

他口口声声说布偶无需否认自己的身份,但内心已经产生了认同焦虑。

他当年是唯一一个成功当上警察的布偶,希望通过工作,向世人证明布偶也可以像人类一样成就大事业。
然而,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菲尔开枪射偏,没能打中布偶歹徒,反而害得路人躺枪、康妮受伤。

从那以后,菲尔变得生无可恋,认为布偶永远无法在人类世界出人头地。

实际上,康妮之所以对菲尔心怀怨念,也源自那次事故。
当时她受伤严重,需要立刻进行手术,但情况紧急,菲尔把她送去了最近的布偶医院。
最终,康妮被移植了布偶肝脏,神奇地活了下来。但这个身体变化,让她一度自我怀疑,也切身感受到了布偶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歧视。

而菲尔和康妮再次联手破案,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他们完成自我蜕变的过程。

然而等他们赶到对方住处时,发现那对夫妻已经惨遭毒手。



但看过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妥妥的少儿不宜,对白黄暴无下限,脑洞猥琐无边际。

每个布偶角色背后,其实都藏着一群 " 绿巨人 " 帮手 ……



但所有评价的前提,是必须完整地看过电影,因为这才是对电影工作者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