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点电影原创
记得几年前,有个节目在亚马逊州爆火。
主持人是当时很有名的,犯罪节目专家 Wallace Souza。
节目凭借直击前线、惊心动魄的抓捕场面,获得了惊人的收视率。
但谁也没想到,所谓的 " 真实犯罪 ",竟然是 Wallace 一手制造出来的。
为了节目收视率,雇凶杀人。
觉得荒诞?这不是不可能。
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部,现在想来都后怕的 ——


千万别被片名骗了。
这不是什么《毒液》《蝙蝠侠》款的 " 英雄拯救世界 " 大片。
它的世界观,不止不励志,甚至还有点歪。

为了温饱,偷摸抢骗,什么都干。
过得那么糟糕,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
只因为没有人愿意雇佣一个小偷干活。

一场车祸,让他目睹了" 夜行者 "工作的场面。
这是一群奔波在黑暗地下世界,以抓取第一手视频资料,卖给新闻媒体来获利的自由职业者。
夜行世界,虽然危险又刺激。
可报酬丰富,也没有人在意你的过去。


想继续干下去,就得拍到更完美的犯罪现场。
用尽各种办法来让自己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要头条要独家,他就不要命地把车速开到 180。


要画面更好看更刺激,他连挪动受害者尸体的事都干得出来。

招募了助手里克,扩张事业,甚至攒够了开公司的钱。
慢慢从从无力挣扎的 " 弱者 ",变成能操控自己生活的普通人。
可奇怪的是,主角越是成功,观众就越是提心吊胆。

明明是部剧情片,《夜行者》却偏按着恐怖片的结构拍。
没有《小丑》亚瑟备受生活折磨带来的同情,也没有《绝命毒师》老白为家庭铤而走险贩毒的解释。
电影不刻画内心挣扎,也不声讨人性贪婪,甚至没有给路易斯任何故事。
他就像无由来的恶魔,没有家人,没有朋友,连底线都没有。
有的只有混杂在深夜腥臊血液、轰鸣警笛声里,对于成功的渴望。

路易斯是个与正常人不同的怪胎。
从头黑到了尾。

他觉得路易斯像头郊狼。
" 看起来总是病恹恹的,但有疯狂的眼睛,游荡于暗夜之中。"
偶尔驻足,站在阴暗处,无人能窥见。
直到刺眼的白光一闪,眼瞳眯起。
才能照亮不远处那,一头骨瘦嶙峋的饿狼。

它要变人。
变人的第一步,就是征服赏识他的晨间新闻制片人妮娜。
通过调查,路易斯知道妮娜正处于职业生涯的关键期。
能否跟公司续约,只看收视率。
路易斯借此用独家视频威胁妮娜,变相要求妮娜陪睡。

这还不够。
他要更体面,被认可,成为人上人。

学。
路易斯一直强调,我很会学习。

一堂又一堂的网络商业课,让他给助手画大饼时,也能头头是道。


有没有很熟悉?
这种现实的、物质的,只注重结果的" 成功学 ",强调 ——
要有远大的目标。
不能只甘心于做一名 " 夜行者 "。
所以路易斯要包下所有犯罪事件的拍摄权,要开公司。

所以要求分钱,还总在工作关键时刻反悔的助手,
就不可能活到分赃的那一天。


如果有竞争对手,那就把对方的刹车弄坏。
人死了,也就没有阻碍了。
顺便还能赚个车祸的头条。

一头钻进了看似很高级的成人社会。
(马基雅维利主义: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结果能替手段辩护。)
可惜,成人世界没那么好混。
普通的车祸或火灾现场,已经满足不了电视台的胃口了。
路易斯要在台里立足,就必须拿出更劲爆、更吸引眼球的现场。

路易斯意外抢在警察之前到达。

循着血迹录制。
将不幸的死亡,拍得像是电影凶杀案般精彩。


因为在他的计划里,有个更划算的买卖。
比起杀人犯被抓,跑掉的杀人犯更能引起恐慌。
他后续拍到的故事,就更有价值。
即使这违反道德,会造成更多人死亡,也无所谓。

1992 年,《夜行者》拍摄所在地洛杉矶,曾发生过一起大暴动。
因为超速驾驶且嗑药,洛杉矶警察逮捕了一名黑人。
一位路人,将这一幕拍了下来发给电视台。
但为了让视频更具话题性,电视台将 81 秒的视频减成 68 秒。去除了黑人拒捕的画面,只留下了暴力围捕。(像不像路易斯隐瞒凶手的情节?)
严重扭曲的真相,让人民出离愤怒。
暴动持续了四天,导致 53 人死亡,财产损失约 8~10 亿美元。
最终酿成了 1960 年代以来,美国最大的暴力事件。

妮娜初见路易斯时,会说新闻最重要的是真实。
可当尝到甜头后,她从 " 符合道德吗 " 变成了只追问:" 符合法律吗?"


标题要 UC 震惊,内容要露骨血腥。
最好 " 辣 " 得观众踩着自己的价值观,在地上反复摩擦。
" 标题呢?"
" 恐怖屋。"

当 " 入室抢劫 " 被证实为 " 毒品抢劫案 " 时,妮娜不愿意公布真相。
因为真相会分散人们对于故事本身的注意力。
屏幕内,是即使打码都遮不住的血腥画面。
屏幕外,则是因为这不幸获得高收视率,而庆祝的媒体人。
讽刺的是,这对于热点和刺激近乎病态的追求,
是屏幕前的你我,收视率的直接生产者 —— 观众,供养出来的结果。
路易斯没有因为罪恶被曝光,妮娜没有因为枉顾真相被谴责。
因为立了大功,路易斯进入了电视台工作。
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公司,招收了更多的助手。
以成功了的 " 成功学 ",向员工灌输不择手段、只求结果的暗黑理论。

有人会说,国内没有夜行者,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真的没有吗 ?
想想那些不拍内容总搞撕逼的综艺,被骂还是年年要拍的脑残国产剧。
骂之前,你是否为此贡献过收视率?
微博、公众号、豆瓣、朋友圈,我们人人都是自媒体。
站在媒体这条线上的十点君不得不说:
爆款之所以是爆款,是因为所有人都参与了这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