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大雨的夜晚,两个少年冲进一家餐馆。
个子稍高的少年,举起手中的砍刀,朝面前的食客一刀劈去 …
手起刀落,砍断的手掌,飞溅到烧开 的火锅里 … 被砍的人举着短肢,仿佛举着一只,血肉模糊的莲藕。
这极度暴力、血腥的画面,在宛转、恬静的音乐配合下,显得高级又诡异 …




它并不完美,却用两个半小时,让我看见了导演的真诚:《阳光普照》

这天,正在上班的阿文,接到妻子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妻子焦急的声音:你知不知道你儿子今天上庭?法官很生气,问你为什么不在场?
阿文没好气回答:那请你转告给法官,我希望那臭小子,在牢里关到死!

这小子从小顽劣、不服管教,年纪轻轻就被退学,到处惹是生非 … 是典型的不良青年。
前一阵,他和朋友,为了出口气,居然当街把人的手给砍断了 …
虽然不是持刀者,但因为有份参与,未成年的他,被判三年辅育院感化。


和小儿子不同,大儿子温文儒雅、品学兼优,正在努力考取医学院。


每年,他都会送一本驾校的笔记本给儿子,借此激励他: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 你要努力读书,加油。
每次听到同样的话,沉稳安静的大儿子,总是默默点头,一言不发。




在一次次的变故之中,这个满目疮痍的家庭,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


目前,豆瓣评分 8.4。
有观众评论:犯罪类型的嫁接处理,看似漏洞横生却又风生水起,能刻入 21 世纪华语电影 " 家庭题材 " 的一流行列 … 父子亲情是痛苦的枷锁、无声的温存,最终成为不顾一切的 " 以罪恶作为救赎 "… 罪恶与救赎、阳光与阴影,时时刻刻汇于一体。

画风宛如我们看过的大多数日本治愈系电影的剧照,充满清新、和煦的气质 …

比如,暴戾的血腥镜头,配上有反差的舒缓音乐,断手在汤锅里缩成一团,极富视觉冲击力的暴力美学气息;

工作人员突然放了束礼花,面无表情地说:喜事,搞搞气氛;





饰演妈妈的柯淑勤,获得了金 ma 奖影后,在台湾,她被称为戏剧大姐大。

因为不满丈夫的无能,她大声呵斥:你自己都还是个驾校教练,凭什么去教育儿子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但下一秒,当听到丈夫的苦衷和秘密时,大惊失色、双腿发软,扯住了丈夫的衣袖,哑然地用力捶打着对方 …
不需要说一句话,观众却能感受到作为妻子的在乎和绝望 …




柯淑勤把一位隐忍、痛苦的妻子、母亲,用含蓄、低徊的方式,完美演绎出来。


开头,他是冲动、好斗、耍狠的中二少年,后半段,阴森的眼神、似笑非笑的神情、低沉的嗓音 …




在片中,有一场和院生打群架的戏,一开始大家怕真的伤到,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巫建和直接说:不要手下留情,要拍得逼真,必须真打。


朋友年轻时误入歧途、犯事入狱,本想出狱后改过自新,好好做人。没想到几年过后,被后来出狱的混混缠上,一家人噩梦连连 …
导演忍不住想:朋友在入狱前和出狱后,他和他的家人,都经历了什么?还有那个混混,他心里在想什么?这么多年,牵涉其中的人,都是怎么过的?

虽然片名是《阳光普照》,但片中的几场重要情节,都发生在夜晚 …
即使在白天,光线都采用逆光,人物也都站在阴影之中。若有如无的光之下,每个人似乎都满是愁容、各有心事 …
正如导演钟孟宏所说:这世界上唯一公平的就是阳光,但炙热的太阳其实没那么容易拥抱,你会发现所有人都躲在阴影底下 …


小儿子出狱回家,怯生生地叫了声:爸 …
而父亲却坐在椅子上看电视,不理不睬;


除了让儿子努力读书,就没有别的交流 …


也因此,影片中的每一个少年,似乎都没有被真正倾听过。或者说,真正应该倾听和了解他们的人,都缺席了。


妈妈心情不好,他自告奋勇,帮助妈妈料理杂活儿;
但是大儿子一周没去上学,妈妈却完全没有察觉;


但是,全然没有人知道,这个刚刚高考失败的男生,总是神情恍惚、神色紧张 …



即使是家人,如果相对无言,也无法知悉对方的想法。缺乏沟通的前提下,不论是粗暴的指责,还是盲目的期许,会把彼此拉远。
无法说出口的爱和恨,就有无法说出口的委屈和难堪。


但至少可以尝试,从角落的阴影处挪挪步,也许另一方,会阳光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