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片能这么唯美?看得我想谈恋爱!

近两年来,传记片好像成为了电影圈中的一支热股。

《人生的另一天》、《波西米亚狂想曲》等等不同类别不同角度,但同样都很有高度的传记电影,横扫一片!

但传记片有它" 天生自带流量 "的优势,却也并不完美。

其硬伤在于:它的主角,不是因政治正确而 " 不得不讲 " 的人物,围绕着一个精神大谈特谈使人厌倦;

就是完全商业化的娱乐明星,人物刻画很少,只是拿出往昔的经典大把炒杂烩冷饭,看过之后一阵爽,但对主角也没增多什么了解。

整个市场,似乎 …… 少了一些气质。

但这部电影,则给予我们的传记片市场一些新的血液。

《托尔金》

一个英国小男孩,出生在南非布隆方丹。

此刻,注定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星球上,一系列全新而伟大的杰作要被创造出来。

小男孩的生活有幸福,也有不幸。

他幼年丧父,少年丧母,生活只能求助于教会。

他和弟弟由古木参天,绿野千里的乡下,迁居到充满蒸汽朋克气息的伯明翰,被寄养在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富裕大妈家里。

这对比的色调,就能知道小男孩有多不开心

虽然父母早逝,但他们却留给了小男孩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小男孩很有天赋,在学校中,他对语言方面足够的敏感使他出类拔萃。

他甚至在不断摸索着,创造出了一门语言。

但优秀的插班生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

小男孩被针对了。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不打不相识。

小男孩的睿智与冷静赢得了几个同学的好感,并且他们很快发现,四个人都对艺术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四个充满热情与好奇的少年像中国大学寝室的兄弟排老大老二的优良传统一样,建立了一个名字有点草率的兄弟会:TCBS ——茶叶俱乐部和巴罗协会。

‘茶叶’是因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场景是在茶馆喝茶,‘巴罗’是商店的名字 ……

而小男孩的语言学天赋,则让他在后来进入了牛津大学语言系。

兄弟会的四个成员有的成为了诗人,有的成为了音乐家。

他们形影不离,互相评鉴作品、交流灵感。

直到战争来临。

作为大学生," 战时着华服 " 被视为耻辱,所有人参战情绪高涨,这也直接导致了几乎所有男生都入伍参军。

但战争毕竟不是在茶馆的皮沙发上高谈阔论那么简单。

一战夺走了四人组中两位好友的生命。

他生还回国后,成为了牛津大学的语言学系教授。

但他心中一直放不下,要 " 继承好友们的灵感智慧 " 的宏愿。

牛津大学教授的位置虽然光鲜,但已无法再让他继续停留。

他回到家乡,潜心写作,完成了一系列的巨著。

《指环王》、《霍比特人》等

而他创造的" 精灵语 "更是让整个架空的世界有血有肉,显得更加真实!

他就是英国著名作家,被公认为现代文学奇幻之父的约翰 · 罗纳德 · 瑞尔 · 托尔金

虽然这只是一部传记片,虽然它的叙事结构很安静,画面很唯美,但不夸张的说,小妹看得热血沸腾

并且,小妹认为,任何一个看过《指环王》系列的人,都会有这种沸腾一般的感受。

这种成长是让人激动的——不是阿拉贡的成长,不是霍比特人的成长,而是整个 " 指环王中土世界 " 的成长。

就像我们观摩见证一个奇迹被创造出来的过程那样的激动。

即使有人对 " 托尔金 " 这个名字不太熟悉,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指环王》的吧?

小妹心中,《指环王》、《纳尼亚传奇》是西方奇幻电影史上,两个具有启蒙意义的丰碑之作。

而《指环王》的地位,还更要在后者之前,完全可以称之为鼻祖级别的 IP。

其宏大的结构,美妙的情节,就是在网络奇幻文学爆发的今天,能与之比肩的作品也是少之又少。

如果不是托尔金大师已经仙去,可能今天的市场,就没有漫威、DC 什么事儿了。

小妹私以为,现代作品,能跟《指环王》宇宙 PK 一下的,也就只有《权游》了。

而从片中可知,对托尔金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早逝的母亲。

母亲留给他的财富一直在他的人生中给予着启迪。

小的时候,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即使家里已经穷的揭不开锅了,托尔金的妈妈还是会在夜晚闲暇时,给他和弟弟讲故事。

但她并不是像那时的大多数母亲,因责任或者义务,正襟危坐地给孩子朗读呆板的宗教故事、教育故事,而是给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各种有趣的传说,古老的见闻

托尔金的母亲甚至有一个能投射 " 龙 "、" 鹰 " 等一些传奇魔兽形象的影灯,朦胧的火光与移动的影像,看起来十分神奇

而这些瑰丽的传说让托尔金对奇幻故事拥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从这里就能看出,托尔金的母亲是个坚强勇敢,而又不失温柔浪漫的人。

她身上的精神,成就了托尔金的能力和人格。

即便身无分文,也不能丧失乐观

有些评论吐槽电影对托尔金作品给予的描述太少,有些 " 托尔金粉 " 则觉得影片角度与预期不符,小妹倒是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刻板。

毕竟《指环王》、《霍比特人》这些作品已经大到了男女老少地球人都知道的程度,反而大家对它们的作者可能熟悉程度不高。

导演放弃掉一些内容,着力表现托尔金的人格和人生历程,还是挺不错的一个方向。

这部电影不应被严格认为成一部传记片,因为传记片大多着重关注于主角最成功的那一个点,以及促成这一个点的一系列原因。

这部电影名叫 " 托尔金 ",而不叫 " 霍比特人之父 ",这很好。

因为它着墨重处在于托尔金这个人,他的幼年、青年的履历,他人格的塑成,他灵魂里元素的来处。

他努力生活,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沉醉于自己的爱好和专一的爱情。

哪怕片中的托尔金并没有像大多俗气剧情中 " 俗套地爱而不得,俗套的战争创伤,俗套地心如死灰而后将事业当成唯一精神给养,最后大获成功 " 这样夸张的剧情,这部片子还是足够地令人感动

幼年时亲近自然的美好,少年时书生意气的死党团体,青年时朦胧而又真挚的爱情,壮年时找到了人生的理想。

托尔金的每一个阶段,克服的每一个阻力,尝到的每一种生活之味,在影片中都是那么的感人。

尤其是影片里对托尔金从少年到青年成长过程的描述,和他本人与生活、爱情的碰撞,少年感十足,非常美妙。

全片英伦绅士腔调下迸发出来的情怀——这种内敛之中溢出的热情能够让观众切实地沉浸在托尔金所处时代的感受当中。

而尤其是片中很多漂亮的场面,镜头的剪辑、取景,画质满分。

每一帧都透露着唯美。

——一种翔实又不失缥缈的美感。

而片中的配乐,更是像《指环王》中的精灵世界一样得仙气飘飘,配合着剧情恰到好处地引人共情。

也许这部片子确实有一些不足,但那些缺点并不耽误它引领我们走近一代大师的人生,不影响它成为一部诚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