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6.9 却突然走红,2020 年这部预言成真

如果有一天,现在所发生的一切都被拍成了电影,那会是什么样的?

肆虐全球的病毒,持续上涨的感染人数,灾难之下恐慌不已的人们,医护人员,研究机构,媒体 ……

其实早在 2011 年就有这样一部电影——

《传染病》

电影上映之时观众的评价并不算高,这两天不仅评分有小幅度的上涨,观看人数一周到递增近万。

整部影片没有刻意渲染揪心的情节,仅仅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叙述这场灾难发生之后的 135 天。

放在 2011 年,这部电影匪夷所思。

可如今再看才发现,原来现实世界,远比电影 " 魔幻 " 得多。

电影从贝丝被感染的第二天开始。

当时,正准备从香港返程的贝丝,在机场出现了咳嗽发烧的症状。

也许只是普通的感冒,贝丝并没有放在心上。

她回到家,与丈夫和儿子亲密的拥抱。

没多久,她的儿子开始发烧。

几天之后,贝丝口吐白沫,晕倒在家中,随后她的儿子也死在家中。

与此同时,远在香港,贝丝出差时进过的酒吧里,一名服务员收拾了贝丝喝过的酒杯。

回家后开始发烧,头晕目眩。

与贝丝一起去香港出差的日本同事,也在不久后出现了发烧的症状,晕倒在公交车上。

第五天,世界各地出现了相同类似的死亡案例,他们都或多或少与贝丝有过接触。

紧接着,「美国疾控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迅速做出了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派年轻的博士前往香港调查病因。

「美国疾控中心」则派出了研究员前往贝丝的家乡,明尼苏达州进行调查。

可不管是利博士还是研究员,都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先是研究员在了解首位感染者贝丝的所有行踪时,需要为不断增加的病患寻找可以安置的场所。

可负责人却反问:这些费用会由谁来买单呢?

紧接着,连续几天的工作之后,研究员本人,也感染了病毒。

她独自躲在酒店里回忆自己接触过的每一个人,忐忑不安的给上司打电话,说自己可能完成不了工作了。

上司知道后去请求高级军官,希望用带有隔离仓的直升机把这位勇敢的科学家接回来。

可对方前脚情真意切地告诉他——

" 你要求我在一个人身上花费大量资源,现在,我做不到。"

后脚却用直升机接回了华盛顿的国会议员。

奄奄一息的研究员躺在满是病人的篮球场中,没有人在乎她为曾经为这场战役付出了什么。

她把身上的毯子揪下来,丢给旁边因为发烧而瑟瑟发抖的病人,然后离开了这个世界。

由于裹尸袋的紧缺,她的尸体最终和其他死者一起,埋进了临时挖出的巨坑中,再不见天日。

而被「世界卫生组织」派往香港的博士,则直接被绑架了。

绑架她的是位医生,原本被派去协助工作。

却因为这场传染病的蔓延,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所以他选择用「绑架科学家」的方式作为筹码换取当局的疫苗,以拯救村子里的其他老人和孩子。

然而,此时此刻,疫苗的研发成功仍旧遥遥无期。

全球的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八万。

巨大的感染人群,滋生了贪念,自由记者艾伦在游说女友发布关于传染病的新闻未果后,转而与制药公司狼狈为奸。

他谎称自己感染了病毒,并且正在服用一种名叫 " 连翘 " 的药。

视频被发布在社交网站上,被 " 连翘 " 治愈的艾伦理所当然引起了人们的狂热追捧。

他带着厚厚的防护服,四处散发 " 疾控中心撒谎,连翘可以抵抗病毒 " 的传单。

此时,距离病症出现才第十八天,整个城市已经一片狼藉。

药店里的 " 连翘 " 被洗劫一空。

超市里咳嗽声连连,货架上的食物被疯狂争抢。

可始作俑者艾伦却理直气壮——

" 一个人死去,另外一个人从他的死亡中牟利。

一个国家杀光禽类,红肉的需求就会飙升。

我不是第一个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完善而赚钱的人。制药业每个季度都这样。"

第二十九天,科研机构的研究总算有了进展。

疾控中心的女博士用自己的身体来测试疫苗,最终成功。

可谁都没有想到,「疫苗被研发」这个再好不过的消息,竟然引起了一场更大的混乱。

生产需要时间,这意味着会有一批人暂时得不到疫苗,那么——

" 谁将首先得到疫苗?"

有钱有势的人,还是平凡的普通人?

能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

如果到最后疫苗储备不够呢?

恐慌带来了孤注一掷的暴行,疾控中心领导的家被人抢劫。

因为行凶者坚信官员会是首先得到疫苗的那一批。

世界各地的护士开始也开始罢工 ……

第一百三十三天,当局终于决定采用抽签的方法解决这场混乱——

以生日为划分标志,最先被抽到的日期对应的那一批人,成为最先接种疫苗的人。

然后接着抽签,依次往下。

到此,事情总算有了一个可以服众的解决办法。

一切好像都开始恢复正常。

至于传染病传播的原因,也在最后被揭露——

一只蝙蝠衔了根香蕉吃了一半,掉到了猪圈里。

猪吃了蝙蝠掉下的香蕉,然后却被检疫合格。

正在处理猪肉的大厨遇上了最初的感染者贝丝。

没有洗手就与贝丝留下了这张合影。

这便是传染病传播的第一天。

一个人、一个部门的疏忽,带给这个世界的灭顶之灾。

说来讽刺,九年前的美国人也只敢写 " 猪吃了蝙蝠掉下的香蕉却被检疫合格 " 的故事,谁能想到九年后的我们直接上演了 " 人吃‘蝙蝠’然后爆发疫情 " 的现实。

到如今,这部当年的 " 科幻片 " 已经可以被看成 " 纪录片 ",每一个场景都熟悉不已。

尤其是灾难之下的人性显得格外复杂。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

有人无私奉献。

有人趁乱发财。

有人铤而走险。

有人惶恐不安。

也许就像电影一样,一百三十五天之后,病毒会消失,混乱会结束。

但总有些什么,我们需要记得,我们必须记得。

" 初看不知片中意,再看已是片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