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集 9.7,国产科幻都像它谁还敢骂

疫情爆发后,《流浪地球》中一段台词爆红网络。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这是科幻的力量。

映照现实,预示未来。

在中国电影凋敝的 2020 年初。

中国科幻,居然卷土重来。

这一回,Sir 没有开玩笑。

重复一遍。

没有说笑。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

不用被海报的画风吓到。

造型,来自风靡全球的游戏,《我的世界》。

故事,改编自中国科幻最成功的作品,《三体》。

2014 年问世,已经出到第三部。

先上评分,很吓人——

豆瓣最高 9.7,最低 9.5

两年前,Sir 曾经推荐过第二部,引来了编剧的围观。

Sir 当时回应:祝进步。

这帮人还当真了。

作为一个靠着热爱,一路打脸众多国产科幻的系列。

2020,新作《章北海传》回归。

毫不夸张地说——

我们当下能够看到的,把《三体》呈现得最好的长片作品。

虽然评分高得吓人,但 Sir 还得先强调:

《我的三体》系列,是一个纯粹的,粉丝向的作品。

受众,是三体故事的爱好者。

因此,很多盲目入坑的观众,会在故事设定和弹幕玩梗中不知所措。

但也正因此。

它才能够完成对《三体》故事的改编与精神继承。

从细节入手,补全了三体故事中人气角色章北海的个人传奇,展现了这场人类与三体对抗史诗的侧影。

故事设定,众所周知。

来自遥远星系的三体人,预告将在 400 年后到达太阳系,入侵地球。

作为高等文明,三体人科技发达,逻辑严谨。

但有一个致命缺点:不擅长隐瞒和欺诈。

因此它们派出智子(拟人高科技机器)来到地球监听,一边制造科技壁垒,一边试图瓦解人类的反抗力量。

应对三体,人类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1,全力对抗;

2,全力逃亡,尽可能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离开太阳系。

前者,誓死不屈,热血沸腾。

但后者,才是三体文明最担心的事。

为啥?

因为巨大的科技差距,可以让三体人毫不在乎,甚至鼓励人类去徒劳反抗。

而文明的种子一旦逃离,后患无穷。

我们最后如何选择?

人类内部也由此衍生各种派系。

比如 " 汉奸党 " ——

部分对自身文明失望,全盘投降,充当带路人的三体拥护者,成立 ETO 组织。

他们为三体人的入侵充当马前卒,期盼着三体来拯救地球文明。

还有," 抵抗派 " ——

联合国代表的绝大多数国家,针对三体人的弱点,启动 " 面壁人 " 计划,应对三体入侵。

以及,逃亡主义者 ……

面对危机的众生相,是每个人都似曾相识的现实。

正如拿破仑所说: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结局读者都知道。

百年后,人类攀科技,攒出的太空超级舰队,在 40 分钟内被三体的武器水滴打成渣渣。

△出自三体同人短片《水滴》

所有派系都逃不过灭亡的命运。

抵抗,终究是徒劳。

逃亡,才是正确的路。

而在此时,在一切还在筹备的阶段。

智子和 ETO 轻松地就让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

" 逃亡主义违反国际法 "

想逃?

想都别想。

甚至,连用来逃离的航天技术,联合国也拒绝公开,让其成为少数大国的禁脔。

面对危机,仍旧内斗不止——

《三体》故事中最残酷,也最真实的一面。

这也是《流浪地球》电影里,不敢表现的内容。

而在《章北海传》,利用动画,则做出了一种童言无忌的趣味——

逃亡计划根本就没有发展的可能

一部分人带着火种离开

就意味着剩下的人被抛弃

比起所谓的文明毁灭

他们更害怕自己成为被抛弃的那部分

他们宁可掐灭人类文明存续的希望

也不能容许这样的不平等存在

这就是人性

伟大的悲剧,也如早就知道结局的西西弗斯一般,总会选择用徒劳无功做注脚。

所以,为什么是章北海?

因为他的人生,有着一个非主流英雄最大的戏剧性。

军人家庭出身,又是军队政委,本应该是理想最为坚定的人。

但恰恰是他,完成了思想的蜕变。

不仅成为三体人眼中,隐藏极深的漏网之鱼。

更成为一个不是面壁者的面壁者,像人类历史上所有的阴谋者一样,绞尽脑汁,不惜骂名,运筹帷幄。

在那场功亏一篑的大战之前,率领飞船叛逃。

即使最后身死人手。

但也让追击自己的人,逃离了覆灭的下场,给人类文明留下火种。

作为《三体》故事里一条主要的暗线。

章北海靠隐藏,欺骗,冷血,与理性,成为《三体》宇宙中人类文明的拯救者。

它对我们传统的 " 英雄 ",作出极为反叛的注解。

在采访中,主创人员也承认——

章北海是个悲剧英雄,但是城府很深,心思缜密,完全可以为了百人活而让几人死,好像一个坚毅的卧底。

如果只看《我的三体》的画风。

估计很多人都会被劝退。

但其实经过数年的发展,《我的三体》生长出了一套独特的审美。

就像国外的乐高。

精细程度,已经不亚于很多电影。

精雕细琢,又气势恢宏的红岸基地。

风景壮丽的港口海湾。

宇宙飞船升空场景,以及在外太空俯视地球的磅礴。

在整体观感面前,马赛克的清晰度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在《章北海传》中。

更是用各种强迫症一般的细节堆砌出年代感的真实。

比如红岸基地里,随处可见的 60-70 年代的风貌。

茶杯上的刻字:

抗美援朝,最可爱的人

背后的主席画像。

以及随处可见的时代标语。

而人物造型设计,更是颇有讲究。

就说章北海:

断眉,是为了显示出军人的战功。

泪痣,则是悲剧人物的特点。

甚至是 07 式的军服,都精心挑选。

造型设计在采访中表示——

军人最好的战功体现那就是伤疤,做完伤疤这版设定后,看起来这个人又比较野,多了些匪气。

这不符合大家心目中的人物认知,所以最后只保留了断眉。

而在 ETO 开会时突然出现的智子,一身和服,杀伐果断。

对照的,是《杀死比尔》中的刘玉玲。

连和服的选择,也有着特定的意义。

智子的人物形象是向《杀死比尔》(Kill Bill)里的黑帮女大佬刘玉玲致敬,和服选了大概十种,大家一致觉得现在这种蓝色配桃色花更显智子的冷酷。

而这种造型上的打磨,全片的各个重要人物都能看出。

△ 从左到右:章北海、吴岳、东方延绪、舰队司令,资料来源见水印 @三体宇宙

如此的精雕细琢。

也难怪这个团队一步步从 2014 时单打独斗的粉丝同人作品。

到如今,已经获得了官方的授权背书。

走完一条同人作品转正的热血逆袭之路。

而更加让 Sir 感到惊讶的,是作品的进步。

分镜。

智子突袭 ETO 总部。

从动作场面,到节奏呈现的速度感,都达到了一种电影级的水准。

剧情,更是完美地呈现出章北海的成长经历与坚定 " 逃亡主义 " 的信念来源。

有一幕,章北海即将换防酒泉,与父亲告别。

询问父亲。

此时他眼神踌躇,语气犹豫,停顿。

而父亲,没有告诉他答案。

只提醒他,要多想。

在那以前,要多想。

与此同时,章北海逐渐握紧了拳头。

还有一个细节。

这一刻,故事迅速回顾了父子二人的相处,最终定格在一本《未来海战启示录》的书名上。

进入故事,你才知道这是隐藏多深的伏笔。

作为未来史学派的信奉者,他们躲掉了智子的监听,父子俩心领神会。

看看原著中章北海的解释——

早在三体危机出现之初,父亲和我就开始认真思考这场战争最基本的问题。渐渐地,父亲身边聚集了一批有着深刻思想的学者,他们包括科学家、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他们称自己为未来史学派

他们研究的问题很基础,讨论从来都是公开进行的,甚至还由军方和政府出面,召开了几次未来史学派的学术研讨会。正是从他们的研究中,我确立了人类必败的思想。

而在《章北海传》中,名场面还不止一个。

比如原创剧情:

滋生了逃亡想法的面壁人希恩斯,与章北海的会面。

为了躲避智子的监听。

两人开始还说着官话,打机锋。

结果在一瞬间,确认过眼神,同样是心领神会。

内心坚定了人类必败的逃亡思想。

弹幕瞬间爆炸。

两个想逃跑的人互相给对方打气好让自己先跑的样子,简直是全场最佳。

只留下智子一脸懵逼。

后来剧情的发展也在证明。

四个官方面壁人,其中两个绝望抵抗,毫无用处。

提出 " 黑暗森林 " 理论的罗辑,与三体人的战略平衡,最终也毁在自己人手里。

而只有希恩斯的思想钢印计划中的宣扬的人类必败逃亡主义,才是拯救人类的最终途径。

在某种意义上。

希恩斯和章北海,作为面壁人,一个官方,一个野生,一体两面,殊途同归。

这种改编,才是真正把握了原著精髓。

在一个必然失败的战斗中,寻找到了难以接受的生机。

便是《三体》故事里,浩大磅礴的悲剧质感的来源。

刚刚过去的 2019 年,有一个笑谈。

《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上海堡垒》一把又给关上。

如今,国产电影命途多舛。

国产科幻尤甚。

但是。

Sir 一直觉得在类型电影中,科幻电影必须单拎出来。

类型电影,一般是先有电影,才有类型。

而科幻电影。

选择科幻作品,拍成电影。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科幻,总是有着预言现实的可能性。

可能性,塑造出力量,生产出敬畏。

从早期的凡尔纳,到黄金科幻三巨头时期的罗伯特 · 海因莱因、阿瑟 · 克拉克与艾萨克 · 阿西莫夫。

△ 《我,机器人》正是阿西莫夫小说改编

再到如今中国科幻的代表人物,大刘。

从未来幻想,到存在主义,再到人工智能,文明终点 ……

科幻,从不仅仅是娱乐,而是一种足已鞭笞着社会进步的认知尝试。

《三体》的故事为什么能够风靡全球?

它用社会学的理论,推测了面对危机来临时,人类社会将面临的必然选择。

同时,又用一种极为冷静的思考,批驳了人的情感与本性之于文明存亡的价值,指出了必然失败的悲剧。

露骨而又冷血。

热情却也悲凉。

它击中了读者的危机心态,获得了超越国家、阶层的广泛读者。

但,这样一部国产科幻的出圈作品。

却始终无法合理的影视化,只能用《我的三体》的模式和大家见面。

简直是把书中人性讽刺,搬到了现实,演出了极致。

在《我的三体》六年三部,部部高分,一步一个脚印高歌猛进的同时。

开发自 2014 年的三体电影版,已经成为一个充满谎言与谣言,自私与贪婪,热爱与不甘的罗生门。

一方面。

游族影业把控版权的三体电影,14 年开拍至今未能上映,最新的计划已经排到 2022 年。这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作风,让粉丝咬牙切齿,也成为圈中笑谈。

从技术到剧本,从尺度到审查,甚至是创作者可怜的自尊心,每一个都可以是成为让三体错过了影视化的理由,可悲可叹。

但,《我的三体》横空出世,再次打脸。

它证明了——

好的科幻,从来不囿于技术,也不止于技术。

而制作它的这群 " 粉丝 " 更用行动证明了——

任何拿技术为中国科幻的绊脚石做遮羞布的人。

才是真丑。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b 站正在热播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