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而中间宿主一直没能找到 ...
2 月 7 日,华南农业大学宣称,通过分析 1000 多份宏基因组样品,发现穿山甲分离大病毒株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 99%...
尽管这一结论还有争议,但穿山甲这种动物,再次成为了热点 ...
话说,穿山甲是一种非常苦逼的动物,因为它擅长打洞,按照古人 " 形象思维 " 的理论,认为穿山甲有 " 通乳下奶 " 的功效 ...
自此,这种动物一步步被逼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

壹丨越吃越贵的野味
上世纪 80 年代,广东惠州,某野味馆。
陈老头和妹夫,绑着一只盘成球的穿山甲,送进店里。
彼时,吃野味的风潮,席卷中国大地,村口就开了十几家野味馆 …
成群的蛇鸟虫兽,被塞在铁笼网兜里,旁边挂着大字招牌,写着菜单,号称有各种壮阳滋补保健品功效 ...
过了称,它被以一斤肉 5 块钱的价格卖了出。
这些年,随着穿山甲的数量越来越少,售价从一斤 5 块钱,变成了 100 块、400 块 … 价格越来越烫手,穿山甲却没了,整座山都空了 …
想当年,陈老头一年能抓 35 只穿山甲,现在,把山上的洞一个个都扒开,连一只穿山甲都看不到 … 大多数洞穴,已经废弃了五六年。
有老板催他拿货,一斤肉,1000 块钱。
他说:偷偷摸摸卖 5 头,就能造个小楼房 … 有的话,我还要抓 …

陈老头和穿山甲的故事,出自《第一财经》在 2017 年推出的一篇新闻报道 ...
那一年," 穿山甲公子 " 的新闻引爆社会舆论。这也是第一次,穿山甲真正意义上成为公众关注的 " 网红动物 "。
没想到,再一次在热搜见到穿山甲,竟然会以这样沉重的方式 …

贰丨吃到非洲去的野味
2018 年 5 月,BBC 推出一部关于穿山甲的纪录片,把镜头聚焦在穿山甲背后的黑暗贸易 ...
片子中所讲述的事实,令人心惊肉跳:《穿山甲:被捕杀最多的动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野生动物的天堂,来了很多不速之客:偷猎者、野味食客、走私贸易的人 … 动物,成了移动印钞机 …

她变卖了所有的家产,远赴非洲,创立一个旨在保护穿山甲的中心。
她说:以前官方拦截的走私货,都是犀牛角和象牙。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穿山甲,成为了走私货 …


每年,有十万只穿山甲被捕捉并贩卖,它们的鳞片和肉,成为了利润丰厚的商品。
每公斤售价超过 500 美元,比象牙还值钱。



它们的肉,会出现在野味餐馆的盘中、汤盅中,而鳞片,会被一把把塞进麻袋里,以各式各样奇怪的货物名,偷运出境 …
不久后,这些鳞甲将出现在东亚的药店、医院里,用中英泰马几种文字,堂而皇之地以各种药名,公开出售。



蜜宝就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在家不是打翻垃圾桶,就是乱开冰箱,但同时,它又很依恋玛利亚,常常绕着玛利亚的脚,蹭来蹭去 …



玛利亚又生气又沮丧:我一个人,怎么和全世界对抗?

这部《穿山甲:被捕杀最多的动物》于 2018 年上映,目前豆瓣 9.3。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们对穿山甲的理解,不再只有一种 " 濒危物种 " 印象,你会发现,它其实比《葫芦娃》里的小穿山甲,要更可爱 …
比如,有些种类的穿山甲,会揣着手走路,看起来就像一只小的霸王龙。

但它们的甲片很硬,狮子都咬不开,天敌们只能气呼呼地把它当球玩 …






还有许多穿山甲在案板上,被斩成了带血的肉块,扔进滋啦啦响的油锅中 …
怀孕母兽肚子里的小兽,甲片都还没长,就被垒成一盘菜,或者泡进了酒坛 …
餐牌上的中文,显得格外醒目讽刺 …




为了防止穿山甲逃跑,捕甲人会给它们注射镇定剂,再进行远距离运输;
而把穿山甲当野味卖时,为了增加活跃度,又会给它们注射兴奋剂 …


好一点的,灌食物和水,还有丧心病狂的,直接灌水泥 …




他说,他曾抓过一对穿山甲母子,杀它们的时候,妈妈紧紧抱着孩子,不肯松开。陈老头扒开母兽的嘴,拉出舌头,手起刀落,割断放血 …
最后母兽撑不住,爪子终于松开了 … 孩子从妈妈怀里掉出来,不过 7 两重,还没有他手腕粗 …
陈老头说:穿山甲煲汤、当药材卖,多好吃啊!



2017 年 7 月,深圳海关查获穿山甲鳞片 11.9 吨,至少 2 万只穿山甲被杀害剥鳞。



保守估计,近年来,每年有 1 万只穿山甲被非法贩卖 …
这只是新闻媒体的曝光量,事实上,穿山甲的走私规模,每年可能达到一二十万只 …


有人说:不到十年,种群数量曾在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穿山甲,可能会被彻底吃光。
不过,这样的推算,低估了人类的贪婪,高估了穿山甲的繁殖能力。



事实上,现代医学证明,无论是穿山甲的肉还是鳞片,都没有什么特殊功效 ...
我们古人认为食用穿山甲能 " 通乳调经 " 的理由,是因为这种动物能挖洞,有 " 打通 " 的寓意,遇到需要 " 通 " 的疾病,就把穿山甲写进药方 …

亚洲穿山甲快绝种了,现在连非洲穿山甲都快被抓完了,就有人跑到南美洲抓食蚁兽,砍下爪子回来卖 …
就因为它们和穿山甲一样 " 能打洞 "…

和穿山甲一样命运的 " 野味 ",还有很多。
2017 年 12 月 5 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禾花雀上调为 " 极危 ",而 13 年前,它的级别还是 " 无危 "。
原因就是,广东人有吃禾花雀的习惯,不到 20 年的时间,就把禾花雀吃到了濒临绝种的地步 …


中国边关曾破获多起熊掌走私案,最多一次,一下子搜出了 200 多只熊掌。
据说,有些熊掌甚至是从活熊身上直接砍下来的 …

然而,今时今日,依旧还是很多人,对于果子狸肉乐此不疲。
在之前流传的,华南海鲜市场里的一张 " 野味餐牌 ",活果子狸,正在以 130 块一斤的价格出售 …


在这里,花 200 块就能吃掉一只猴子,还能吃到熊心,豹子胆 …
不少中国食客远道而来,挤满了这些小店,只为吃上一口这些 " 奇珍异兽 ",并不是因为这些动物有多好吃,更多是为了猎奇和增加吹牛逼的资本 …



越南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把 9 只救助成功的穿山甲放归野外。
他们驱车深入原始森林 … 然而,他们还觉得这里不够安全,每人背着一只穿山甲,前往森林深处 ...
只有尽可能的远离人群,它们才有可能更安全 ...



或许,我们的子孙后代后代,只能在动画片《葫芦兄弟》中才能看到,曾经有过一种名叫穿山甲的动物 ...
如果,穿山甲真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或许,我们也可以看作,这是来自穿山甲最凶狠的报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