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之后,你最想见到的是谁?
大声喊出它的名字——
肥牛肥羊乌鸡卷,毛肚虾滑嫩鸭血,黄喉猪脑午餐肉,土豆藕片金针菇!(疯狂敲字并流口水中 ……)
眼看着想吃的东西吃不到嘴里,厂长就越发痛恨那些乱吃野味的憨批。

忍着饿意,厂长只好打开我收藏已久的 " 宝藏美食纪录片 "。
来,柠檬精大部队,我们一起增加做梦素材——
《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

我现在是飘了吗?竟然敢看这种纪录片。
当抱着 " 对富人的生活不感兴趣,只是想看美食而已 " 的心态刷完全集之后,厂长还是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而每一集,仿佛都在说——
原来贫穷不仅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还限制了我们的胃口。
因为片中里面所介绍的美食,不在于好吃,而在于贵。

比如,890000 一瓶的红酒,45000 一杯的白兰地,9000 一片的松露,3000 一杯的咖啡,2000 一口的鱼子酱,1800 一块的巧克力 ……
那些富翁们的一顿饭,吃掉的可是普通人一年的工资啊。

和我们穷人一样,即使是亿万富翁,同样也是要吃饭的。
只不过,普通人逛超市买菜做饭,吃的是几十块的麻辣烫外卖。
而有钱人呢?
他们则用米其林指南,享受着奢侈食品供应商的私人上门定制服务。
也就是说,本片的主角,其实并不是亿万富翁们。
而是卖奢侈食品的人。

就比如第一集中,卖鱼子酱的大姐。
虽然她的老客户,都是富豪中的富豪,但无奈市场竞争激烈。
为了拉拢新客户,大姐决定在俄罗斯珠宝剧院,举办一场鱼子酱品鉴会。

但大姐却觉得,买得起钻石的人,也一定会买鱼子酱这个食物界的钻石。

相对于钻石,对稀有鱼子酱的了解,更能让他们觉得有排面。

用金勺或银勺取都不行,不然会破坏口感。
品尝时,也一定要放在自己的手背上。
折合下来 117 块钱一克的鱼子酱,这群富婆仅仅只是尝一口就要吃掉两千多。

鱼子酱代表财富,代表奢侈,代表最好的。
它能让人们觉得自己举足轻重,地位显赫。
再加上大姐所说的,白鳇鱼子酱,需要足足等待 12 年的产卵周期,所以非常非常的稀有。
富婆们脸上的表情,就更愉快满足了。

每公斤售价,89 万人民币。
有人会买吗?当然有。
对于那些富翁们来说,重要的不是价格,而是花钱买一些东西的感受。
越稀有,越珍贵,就越愿意掏钱。

他从一个酒商手里,买下了最后一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酒,号称是 1788 年窖藏的,非常非常稀有的白兰地。
45000 块一杯,其实也就是一口。
当他郑重的喝下这杯陈年老酒,仿佛自己也成了改写历史篇章的重要人物。

这特么就是纯装逼啊,还让你无 fuck 说的那种。
当然,在上流社会,名酒和鱼子酱还只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越往后看,越觉得有钱人的世界简直壕无人性。
世界上最贵的咖啡,也就是传说中的 " 猫屎咖啡 ",人民币 3000 块一杯。
当听到它神奇的制作故事之后,原本没什么反应的富婆,也不由得 " 哇 " 的一声。
手里的咖啡,突然闪烁着钻石的光芒。

在浪费了价值 170000 人民币的原材料之后,终于研制出了满意的作品。
价格肯定贵的吓人。
因为这道甜品不仅用了昂贵的食用金箔,就连所采用的水,都是来自非洲冰山山冠的雪水。
冰冠现在正在融化,用一点就少一点。

他们吃的并不是食物,而是食物背后的故事,炫耀的资本,和足以彰显他们有钱身份的标签。
正是拿准了这样的心理,奢侈食品供应商们,个个都是文案大拿。
其中最扯的,是熏鲑鱼的故事。

他的熏鲑鱼制作工序,从放盐,到风干,再到熏制都充满着诗意。
就比如说风干这一步。
当鱼还是活的时候,利用风的能量,来刺激蛋白质和酶。
但,听起来就是好鬼扯,好玄学是怎么回事?

这样的话,鲑鱼的口感会更美味。
如果厂长当时在场,怕不是要笑出声。

就像早年的综艺选秀比赛一样,才艺展示是次要的,而主要的还是参赛者本身自带的卖惨故事。
似乎是故事越精彩,越离奇,越凄惨,而平平无奇的才艺也就带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现今的世界,传说和故事以及无稽之谈,都是吸引力的关键,是茶余饭后闲聊的一部分。

从那些富豪们的脸上,并没有看到那种对食物纯粹的欣赏和喜悦。
可能他们是阅历丰富,平静如湖。
但更多的是,这些昂贵食物带来的仪式感和象征意义,远超过了 " 好吃 " 这种原始诉求。

并没有感觉到羡慕,嫉妒,反而感觉越来越食之无味,虚无空泛。
如果真的有金钱自由的那一天,我们该靠什么获得快乐呢?
也许,对于屏幕外的我们来说,有限的金钱,充裕的时间,就是最适合的生活。
永远有可以奋斗的目标,永远有想要并为之努力的东西,永远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
安于现状,又偶尔不满足。
就像现在,仅仅只是想吃一顿火锅,就是内心最幸福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