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感慨一句:2020 开年太魔幻。
是的,从疫情暴发,到湖南禽流感,再到成都地震,苦难似乎一股脑全扑了上来。
它让我们措手不及,更压得我们一时喘不过气来。
正所谓在逆境中修行。
历经各种 " 狂轰乱炸 " 后,广大市民朋友不得不学会苦中作乐。


但同时,也让人再次认识到,生命是一个脆弱且坚毅的存在。
《人生第一次》

一共 12 集,每集约 30 分钟。
内容涵盖了人一生中所要经历的重要 " 第一次 ",像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告别 ......
堪称中国人的人生图鉴。



说来,类似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它凭什么呢?
但要厂长说,这一点儿也不意外。
毕竟,参与制作的秦博团队曾拍出《人间世》,两季评分均高达 9.6!

它前所未有的共情体验,再次被呈现出来。
" 团队用蹲守,去捕捉普通人人生第一次最美妙的音符、最感人的舞姿、最生动的细节。"
其中很多画面都能勾起我们一波回忆杀。
尤其在当下特殊的境遇,更是别有一番体会。

还记得前几年的《生门》,里面各种生猛画面,直接劝退包括厂长在内的一大波女性。
感觉实在太难了。
而相比它的沉重,本片节奏很快,视角也更广。
镜头下,妇产科忙碌而有序,一个个小生命在期待与守护下呱呱落地。
只是有顺,也有不顺。

哪怕是在无痛分娩技术成熟的今天,于妈妈们来说,这也是必过的一道坎儿。
比如妈妈 A,她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乍一看,躺在病床上的她悠闲地划拉手机,殊不知,她是在转移注意力。

开指的过程既漫长又痛苦,她一度被痛到翻来覆去,浑身冒汗,用双手捶墙。

麻醉医生拿着长长针登场。
只见穿刺针穿过产妇腰部的脊椎孔,将一根细小的导管导入硬膜外腔。

此时,缓过一口气的妈妈 A 调侃道,麻醉医生像天使一样。
痛得快死了,已经快要屏不住了,然后麻醉医生就来了。

因为她很快就要上真正的 " 战场 "。

妈妈 B 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开指。
结果,持续的高烧,开指速度过慢,胎儿体型较大,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她还是没逃过这一 " 刀 "。

她的情况更为复杂,除了患有先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她怀的还是双胞胎。
因此在剖宫产之前,她要先做心脏手术。

一场手术,三条人命,整个过程看的人心惊动魄。

在感叹精湛的医术之余,更为无私的母爱而动容。
每个生命的降临都满是不易,有妈妈拿命去拼,有医生的全力以赴,还有爸爸在背后默默的支持。

男子被医生告知,妻子肚中的一对双胞胎面临着高达 30% 的死亡风险。
看着手术风险告知书上密密麻麻的备注项,他哽咽了,随后颤抖着签下字。

满满的都是关爱。
就像片中的旁白说的——
关于万物之始,我们总是心存浪漫,然而,对于其中的艰难,有时候我们却无法预料。

但你别忘了,这才是迈出的第一步。
从被抱在怀里的宝宝,到离开父母第一次接触社会,试问谁会忘记自己第一次上学的场景?!
有哭得惊天动地,上演 " 生死离别 " 戏码的。


瞧,这位老爸就被自家孩子给逗乐了。

他们会自由表达情绪,想哭时就哭,开心时就大笑。
之前还沉浸在分别的悲伤中,下一秒就拿起碗筷,美滋滋的吃饭饭。

总觉得孩子是弱小的,脆弱的,只盯着他们哭闹、发泄的一面。
其实人在适应中学习,成长起来的速度是惊人的。
这不,短短几个月,升到大班的孩子俨然一副过来人的模样,熟练的照顾小班的弟弟妹妹。

当然不。
相反,以后的烦恼更多了。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吐槽现在的饭菜不如从前好吃。


看把小女孩给逼的——

曾经她也不喜欢弹琴,但如今,却巴不得那时父母能再逼自己紧一点。

这话讲得够实在吧。
诸如此类的大实话,片中还有很多。
不煽情,不做作,该纪录片通篇大写的真实。
而我们通过镜头,透过这一个个小视角,串联起普通人的一生,能体会到父母、孩子,甚至每一个生命的不易。

世界之大,荆棘遍布,我们却有满身软肋;面对变故,我们显得无助迷惘。
好比这次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
每个人,尤其身处重灾区的武汉人,在这场疫情里经历着悲欢离合。
但别忘了,正因为有亲情、爱情、友情;
有大爱,有小爱,让我们得以喜悦有人分享,苦难有人同担。
记得片中,男孩被问到将来的理想是什么?
他的答案不是明星,也不是网红,而是脱口而出" 就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爸爸 "。
保护家庭,挣钱。
就这些,我觉得很好。
相信,再多的难处在这温暖话语的 " 攻击 " 下,都变得不值得一提。

似乎没有人知道
疫情什么时候会被抑制
但只有每个人都心中充满爱
共同努力,相信生命的力量
我们 终究会赢
毕竟,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