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这部美国大片宛如先知预言

新型肺炎确诊和疑似人数每天不断增加,不仅是国内,现在全球多个地区均已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或疑似案例。

早在 1 月 31 日,曾出现两名患者的意大利就已经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这次的新型肺炎究竟有多可怕?

或许,我们可以从九年前的一部美国电影来了解它。

换个说法,它还是一部「预言神片」——

传染病

在此之前看本片,你可能被导演,演员所吸引。

毕竟本片是由大导演史蒂文 · 索德伯格执导,从处女作《性、谎言和录像带》、到耀眼的《十一罗汉》系列,再到《切 · 格瓦拉》和《告密者》,他的电影里一向不缺少明星的加盟。

该片更是云集了众多一线大牌明星倾力加盟。

然而,当下再看此片,抛开马特 · 达蒙,玛丽昂 · 歌迪亚,凯特 · 温丝莱特、裘德 · 洛这些大腕儿。

还是有不少人都认为它被严重低估了。

因为影片中的众多细节与当下国内情况神一般的相似,索德伯格用冷冽干净的镜头,“还原”了一场《传染病》。

整个故事,波澜不惊,却又,细思极恐。

影片灵感来源于 SARS,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就显示了这一点。

格温妮丝 · 帕特洛所饰演的贝丝,从香港出差回国,在芝加哥转机。

在机场,她接到一个芝加哥神秘男子打来的电话,男子在电话里抱怨贝丝为什么刚和他睡了一觉,就不辞而别?

就在此时,贝丝感觉有些不舒服,咳嗽了几下,没说几句话,就开始准备登机回家。

没想到,贝丝刚回到家里,就出现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的症状。丈夫赶紧将贝丝送到医院,结果贝丝还是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紧接着,儿子也被贝丝感染,病死在了家里。

一时间,香港,芝加哥,东京,伦敦等地都相继出现了类似的病例。

而且数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

危难之际,美国的专家组对贝丝的尸体进行了开颅检验,并提取了病毒样本。

想要控制住此病情,首先就要搞清楚这病毒的来源到底是什么,而且死者贝丝在此之前都跟谁接触过。

在调查贝丝的密切接触人群时,他们居然发现了贝丝与自己的前男友存在出轨行为。

电影中这魔幻的一幕,居然和现实世界中韩国的那位确诊患者的“跨国毒爱”如出一辙。

更魔幻的是,本片还见证了多处剧情应验。

凯特 · 温丝莱特饰演的美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博士米尔斯,在参与一线救援工作时,不幸受到了感染,病倒在了隔离室。

还记得武汉封城前夕,15 名医护人员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吗。

从最开始的时候误以为是谣言。

到最后病毒扩散加剧,又临近圣诞节,当局宣布封城。

电影中的一幕幕宛如先知预言,居然与当下社会发生的种种迷之一致。

电影中是圣诞节,现实赶上了春运。

这一系列因素都让名单加长,每日的数据不断上升。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连病毒变异这一幕,在现实中也可怕的被应验了。

一时之间,人间仿佛被变成了炼狱,病毒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似乎太过强大。

我们对它根本摸不着头脑,影片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内容却有非常扎实的流行病学做依托,浓缩着当下武汉乃至全中国当下的情形。

有关疫情的影片有很多,但是《传染病》给人的更加真实,客观。

它很多现实层面的参考价值。

不像《流感》那样有些刻意制造恐慌的视觉镜头。

在《传染病》中,人人都自带口罩。

甚至会自制防护服。

这些在现实中并不是没有,买不到口罩的我们,甚至还会自制口罩。

道路封闭,小区封锁。

医院求助救援物资。

人们连夜排队疯抢连翘。

殊不知,电影中所说的连翘正是双黄连的主要成分。

多少人在看到这一幕时,浑身起鸡皮疙瘩。

就连遗体火化的场景都和现实是如此的相似。

电影中,贝丝的离世,不允许办丧事,连遗体都不能运走,只能火葬。

在现实中,前几日也曾上演了这一幕,一位母亲因患肺炎离世,院方怕传染不允许家属见最后一面,只能送去火化。

女儿无奈追着母亲的车,大声哭喊。

哭疼了上亿人。

太多太多的剧情被应验,就连此时在家网上办公的大家,都被影片神预言到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一切究竟是因何而起?

电影在最后一分钟才交代了病毒的来源。

一只携带病毒的蝙蝠将将啃食一半的香蕉掉到了猪圈,被小猪吃到肚子里。

而这只携带病毒的小猪被一位厨师宰杀,厨师的手上沾上了小猪的血液,其中就包含病毒。

然后这位厨师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又和电影中的贝丝握手,从而贝丝感染了病毒。

于是病毒就传遍了世界。

划重点,又是蝙蝠!!!

早在 2018 年 4 月 5 日的时候,央视《24 小时》就曾报道过一则消息。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科研团队就已经确定,曾在广东导致大量猪死亡的流行性腹泻罪魁祸首是一种源自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

还记得当年的非典吗,就是由于人类食用含有病毒的野生动物而引起的。

一时贪嘴,造成了全国的恐慌后遗症,提起“果子狸”,“蝙蝠”就不自觉的让人毛骨悚然。

而当年的血腥灾难,却并未成为今天的警钟。

非典过后不久,钟南山院士就曾预言“非典会卷土重来”

当时的人们还处于打败非典的欣喜中,对此不以为然,觉得只是危言耸听,甚至还有记者提问,似乎是在验证他的失败。

他当时很严肃的回答:

一些野生动物如 ‘ 中华菊头蝠 ’ 还存在类似非典的病毒,在香港、武汉都有发现。

假如我们坚决采取措施,我估计非典不会回来;

如果不加强管理,那肯定还会回来。

没想到,一语成谶。

许多病原体早已经和它们的自然宿主和谐共生了数万年甚至数百万年,人类的贸然接触,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

人类不懂得吸取教训,那痛苦的反噬终将再次降临到人类自己的身上。

非典,埃博拉等等一系列爆发的传染病,也时刻提醒人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它们的栖息地。

不去打扰它们,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别让影片再次在现实中真实上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