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感动,一会儿愤怒,宅家刷微博的我们,心情犹如过山车,途中还经常遇见迷惑发言。
"武汉小笨蛋",病毒叫 "阿冠",某些自认萌萌哒的人,一开口就是逆天表达。



" 我是冠状病毒 ...... 我会打烂你的狗肺。"
夺人性命的病毒也能被娘化?

疫情发源地武汉,居然也能和新冠病毒搞 CP?

我的老天爷,你们咋这么喜欢拟人化呢?


关心武汉的人,在公开透明的监看中,看见井然的秩序,渐渐舒缓了焦虑情绪;
闲得发慌的人,也能躲开信息轰炸,隔空参与户外建设,为无聊假期找个乐子。

更何况,它的评论区也很精彩。
" 多尔衮 "、" 送灰宗 "、" 焊舞帝 "...... 网友的谐音梗信手拈来。
这些别出心裁的外号,确实有种让人想翻白眼的冷幽默。
第二天起,我便拿它配饭,莫名感觉很治愈。

一群 "闲疯帝" 围观 "挖掘机天团",机器取名玩不够,推动了 "加油助力榜" 的诞生。

拟人化的修辞,就这样从民间趣味,成了火神山直播标配。
直播竞技性强化,打 call 应援来了,唯粉与CP 粉也来了。
" 守护全世界最好爱最努力的小叉车!"、" 我家小蓝和你家 X 酱昨天 ......"


然而,热情被点燃的 " 闲疯帝 ",依然难舍机械崇拜,将火热的心倾注在冰冷的工程设备上。
他们就像是二次元化的工业党,心中只有爱豆的顶流梦想。


2020 年,武汉火神山开启平行宇宙,一边是工人日夜辛勤盖房,一边是工程车忙着谈情说爱。

至于,那个我爱的清流直播,现在看来更是回不去了。


面对路人的嘲讽," 挖掘机天团 " 的拥趸常常会这样反击。

从《黑塔利亚》到《工作细胞》,万物皆可萌的拟人化,也是许多年轻人理解现实的手段。

看直播时,当你沉浸在人格化的世界,吃着心中偶像发的糖,这不是苦中作乐,只是闲中造梗。

就像是别人没肉吃,你吃肉时也不要咂嘴,这并不是上纲上线,只是希望你不要因为自己的幸运,而忘记了应有的同理心。


当医护工作者的家人,看见评论希望多几个 " 呕泥酱 " 几个镜头时,又会是什么心情呢?

屏幕前的他们,也许都背负着重担,注视着一座新医院带来的希望,而不是叉酱和呕泥酱。

然而,如果你是疫区的同胞,打开微博想查下施工进展,看见这些 " 可爱 " 的昵称,看见现实状况被如此表达,心头是否会有些异样?

只是稍微换位思考,你会发现不合时宜的语境下,这种 " 拟人化 " 是多么残酷。

当前线医生冒着生命危险在治病,有人却化起病毒仿妆,嘴上喊着 " 武汉加油 ",手上让肺炎和医生成为 CP,将霸道总裁的桥段按在了他们的身上。

" 别挣扎了,小武汉,你逃不了了。" 轻浮的语气从来不顾它的残忍。

每逢灾难,总有 " 诗人 " 横空出世,蹭着热点玷污文学。
" 我要感谢你,冠状君。" " 你从大武汉缓缓而来,像一阵柔软的微风。"
继承肉麻传统,总有谄媚姿态要表,即使令人作呕,他们也要迎风歌颂。


武汉不是小笨蛋,它是被随机选中的倒霉蛋。不是樱花,也不是热干面,它是由人组成的城市。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你可以叫它 " 野味肺炎 ",但请不要叫他阿冠,冠状君。
它是个邪恶的东西,应该去憎恨和警惕,而不是宠溺与感谢。

你敲着键盘送去的祝福,也许会让工人师傅感到鼓舞,但是,为了早日完工不惜打架抢设备,他们面对的现实更迫切。
这些设备,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也是救人的工具,不是你们帅气的爱豆。


喝着双黄连,看着直播秀,躲进超话圈地自萌,你的假期非要这么度过,别人也拦不住。
只是。
人人受害煎熬,你却对着非人的东西狂抒情,享受着幻想 CP 的快乐;人人愤怒忧心,你却说何必假清高,众人皆醉你独醒啊?
我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