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扒叔知道你们已经听了几百遍了。
但还是想再唠叨几句:
戴口罩,勤洗手,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这是最简单直接减轻疫情传播的方法。

扒叔以为,这时候我们最该做的——
冷静思考。
面对疫情,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
等下一次,我们又该如何防止疫情再发?
一部 " 救命片 " 出现的正是时候。

可以说它是这次疫情的提前预判,若是早些日子出现,或许我们更多人会对这场疫情有更好地防控。
它让我们学会重视。
它也在提醒如何规避下一次的危险。
一如纪录片中的那句警示:
" 当提及又一次流感大流行时。
问题不在于它是否会发生,而在于它何时发生。"


至少对我们来说,这是为时不晚的认知——
01
正确认识流行病
在新型肺炎之前,我们经历过无数个流感病毒。
H1N1、禽流感、埃博拉病毒,每一次的疫情都比战争更恐怖致命。
这就像是人类甩不掉的威胁。

公共场所关闭,医院人满为患,连停尸房都爆满。
这就是让全世界恐惧百年的——西班牙流感。

为期 18 个月的疫情,造成了近 10 亿人感染,当时世界人口也仅有 18 亿,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人中就会有一个感染了 " 西班牙流感 "。
这场灾难究竟有多致命?
死于流感的人数约 5000 万到一亿人,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总和。

传播而来的不仅是死亡的恐惧,更有挥之不去的恐慌。
17 年前,发生在我国的SARS 事件。
2002 年在广东发生第一起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迅速扩散。
人传人,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整个中国都被一种因传染病带来的死亡气息笼罩着。
它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消失。
它匆匆而来,制造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灾难,又因为高温匆匆而去。
却让人再想起时,还心有余悸。

是 10 年来美国最严重的流感之一,造成了近 1 万人死亡,超过 1900 万人感染,到现在还在扩散 ……
各种传染病,每年都会造成上千人的死亡。
而世界首富比尔 · 盖茨通过流行病学家的模型得出结论:
通过呼吸传播的病原体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就能够杀死超过三千万人

下一个杀手级病毒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做好准备,被感染致死的人数很可能是数亿人。
而以往的教训,却未成为今日的警醒。
就拿这次的新型肺炎来说。
在刚刚发现病例之时,大多数人的反应出奇的一致:
不怕。
忽视了国家的防控,就在钟南山院士的呼吁之下,我们还是能看到那么多的聚集性感染病例,无所谓的侥幸心理,为防控疫情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恐慌。
以至于病急乱投医,谣言四起,从 17 年前的板蓝根涨价到如今的双黄连脱销,比疫情扩散更快的是谣言和恐慌,我们看到的都是人们对于传染病的无知。

当看到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口中都在面露恐惧的传播着夸大其词的 " 最新消息 ",可转过头来却不在乎依然家庭聚会,扒叔真的心痛。
面对流感时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要麻痹大意。
如何正确的面对流感?
如何在流感面前,更好的保护自己?
国人需要这些认知。
02
保护医生,就是保护自己
回到疫情本身。
面对成千上万的患者,是医务人员们率先披挂上阵。
而被我们常常忽视的,又是医务人员们的安全问题。
这部纪录片在每次医生参与传染病疫情救治之前,都会不厌其烦的重复播放一系列繁琐的程序:
穿好防护服
戴上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
确保你已经密封好了



医务人员,要保护好自己之后再救人。
而在纪录片中,在每次面对流感疫情的模拟实验中,专家也都特别提醒医务人员的安全问题。
因为这是从之前的疫情中,获得的最大教训之一。

作为医生,是选择先救患者的命,还是先换上衣服?
或许大多数医生都会选择前者,治病救人是他们的天职。
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在中东呼吸综合征和非典疫情时,医务人员的感染率高到不成比例。

即使曾是国家级运动员的钟南山院士,身体素质那样强健的他,也曾在非典时期连轴工作 38 个小时后病倒,更何况那些时常值班倒班的医生们。
他们没日没夜的在医院救治,高强度的工作使人身心俱疲,他们才是离危险最近的人。
敢问?
抗击在疫情最前线的战士如果倒下了,我们又如何赢得这场战争?

对于疫情前线的医生来说,或许我们都难以想象,在缺乏医疗防护物资的风险下,他们还要遭遇另一重的危险。
医闹事件。
新闻曝出的内容真的是让扒叔想破口大骂。
" 确诊患者摘下口罩对医生猛咳 "
他们还是人吗?是怎么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的?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面对疫情奔走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也会遭此对待。
似乎在那些确诊患者的心里,只有医生也被传染,才能懂得他们的痛苦,才能更用心的救治。
" 要死一起死。"
在病魔面前,人心也变得充满恶意。
一边要人家救你命,一边要人家的命。不求你道德高尚无私奉献,但至少不能有害人之心啊!
这让那些不顾生死走在前线的医生们寒心啊。

在劳累几天之后,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医生疲惫的脱下了大褂。
事后的采访,他的话或许是所有医生的信念。
" 祛除他人的病痛,让我非常快乐。"

我们也看到了前仆后继的医生奔赴在第一线。
他们主动 " 请战 " 义无反顾,危机时刻勇往直前,将危险留给自己,白衣逆行。

正是因为有他们在,我们才能踏实安心。
面对疫情,所有人都该懂得:保护医生,就是保护自己。
03
" 我们不要任何人祸 "
流行病的阴霾,从未从我们的头顶上消失。
严峻,真实,理性。
这部纪录片的内容相当严肃,片头的第一句话就暴露了——
" 我们不要任何人祸。"
这句话无可置疑,天灾的到来我们不能控制,最心痛的是有些流行病我们明明可以不发生,早防治,却一次次的灾难重现。

03 年的非典,就是由于人类食用含有病毒的野生动物而引起的。
一时贪嘴,造成了全国的恐慌后遗症,提起 " 果子狸 " 就不自觉的让人毛骨悚然。
而当年的血腥灾难,却并未成为今天的警钟。
非典过后不久,钟南山院士就曾预言" 非典会卷土重来 "。
当时的人们还处于打败非典的欣喜中,对此不以为然,觉得只是危言耸听,甚至还有记者提问,似乎是在验证他的失败。
他当时很严肃的回答:" 一些野生动物如‘中华菊头蝠’还存在类似非典的病毒,在香港、武汉都有发现。假如我们坚决采取措施,我估计非典不会回来;如果不加强管理,那肯定还会回来。"
可没想到,一语成谶。

人们敬佩钟南山院士的专业远见,也庆幸他能再次白衣出征,可后悔的是,我们为什么没认真听他的话。
他的预言成真,却赢得心情沉重。
疫情最新研究证实,新型冠状病毒与一种蝙蝠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 96%,直白地说,这次还是因为食用野生动物。

蝙蝠:我已经很努力的长成让你们害怕的样子,夜晚行动,深山老林,主要我也没多少肉,我也没破坏环境没偷吃农作物什么的,吃的蚊虫,喝的露水,我就想不通为什么你们还是盯上我这半两肉了。
(图片过于狰狞,扒叔相信你们都看过还是不放了)
幽默背后,隐藏着的是无奈,气愤,和怨恨。
而此次灾情就是再次的警告——
人类不懂得吸取教训,那痛苦的反噬终将再次降临到人类自己的身上。
它是残忍的,崩溃的,更是需要自我忏悔的。
这是人类引发的灾难。

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几点。
第一,就是绝不松懈。
我们都要时刻警惕着,每一次疫情留下的教训都是我们经历惨痛得来的经验。
而此次最关键的是,野生动物是真的不能再吃了。

防患于未然。
不断地进行研究,根据已经发生的流行病传染源来预测,研究,医疗的进步才是在发现疫情时最好的武器。

在纪录片中,重点提到了这样一段话,是击垮疫情的最有效方法。
" 靠大众自己不能抵抗流行病,医生也不能,政府也不能。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击败它。"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能早日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我们都没出过门。
扒叔也和大家一样,宅在家时刻关注每一条疫情消息。
恐惧总是比理智先来,会有人轻信谣言。
团结又能够让人安心,全中国万众一心。
时刻警惕,无需恐慌:
出门戴口罩,拒绝聚餐聚会,做好防护措施,就能平安度过疫情。
扒叔期待,在这个 " 困难 " 的春节过后——
国家将重点防控,悲惨再不会重来。
前线的医生战士们,都能平安凯旋。
我们每一个人平安健康,心怀希望。
希望疫情能早些过去,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