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刷完这些,发现我以前真没看懂它

世纪同框。

前几天的东方卫视春晚上,《情深深雨蒙蒙》剧组重聚,又勾起肉叔一波回忆。

2001 年的剧,到明年就满 20 周年了。别看快 20 年,热度就没断过。

依然活跃在表情包界一线战场上的雪姨自然不用说。

去年热搜不断的《演员请就位》还 cue 了一把 " 世纪渣男 " 何书桓。

怎么个 " 渣 " 法呢?

吵架必然撕哔,撕起来必用排比句:

你太残忍,你太狠心,你太绝情。

还不过瘾怎么办——

暴力推倒。

推完还不忘表白:

我真的好爱你,我真的好喜欢你。

还别说,琼瑶阿姨的戏里,这样的 " 吵架激情戏 " 还不少。

但。

吵架非得台词煽情、行为偏激吗?

真不一定。

肉叔今天要说的,是你平时没注意,一讲你就会 "Duang" 一下秒懂的东西——

构图。

就说它怎么一声不吭表现人物关系吧。

比如,破裂

《还珠》中紫薇因为尔康和晴儿 " 看雪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 吃醋,即便此时大鼻尔康费劲地又搂又承诺又认错的,还是没能安抚紫薇。

为啥?因为紫薇觉得,他们之间有分割物晴儿:

不好,她已经站在我们中间,不可能消失了。

暴躁跑走。

隔着晴儿?

要是不靠台词,只通过构图怎么体现感情破裂时的隔阂呢?

斯嘉丽和德赖弗在《婚姻故事》中是一对正在协议离婚的夫妻。撕扯?对骂?黑脸?

都不用。

就几张图,你也能看出夫妻的小船翻了没。

发现没,男女主永远各自站在画面的两端,中间一定有具象的分割物,将他们完全割裂——

地铁铁条、墙柱子。

这样的构图,剧中人可能不自知——

家里的护工还忍不住羡慕这对郎才女貌:天啊,你们太迷人了!

而观众呢?一句对白不用听,就能猜到端倪。

当他们看似冷静地互道晚安后,斯嘉丽转身钻进黑暗里,无声飙泪。与两个人之前在画面中静默的距离形成强烈对比:

不需要明显的外化,心理的疏远,从构图上就能秒 get。

同样的例子还有《霸王别姬》中的段小楼和程蝶衣。

他们出现嫌隙后,画面构图将他们放置在两边,背对背化妆,两把椅子的椅背将他们在一个画面中割裂成两个空间。

即使程蝶衣忍不住回头深情地对段小楼说出那句经典台词:

说的是一辈子 ! 差一年 , 一个月 , 一天 , 一个时辰 , 都不算一辈子 !

中间也隔着一个厚厚的椅背。

《春光乍泄》中黎耀辉与何宝荣吵架。

黎耀辉站在画面最左边的马路边,何宝荣坐车后座,在画面的最右边。他们不仅位于画面的最两边,随着车子的前进,他们的前后距离也被彻底拉开。

通过构图,他们之间的分歧被很具体地 " 看见 " 了。

不只是吵架,构图还能表达——

交好。

比如男女之间的 " 对上眼 "。

同样是琼瑶剧,《新月格格》中,新月与将军努达海 " 对上眼 " 的片段就夸张得让网友直呼 " 沙雕 "。

男主眼角一抽:

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我了。

女主泪眼婆娑,嘴巴微张——

天雷勾地火,瞬间激吻。

只凭构图表达的 " 对上眼 ",其实更细腻、更高级。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孤独的职业杀手里昂第一次和邻居家小姑娘马蒂尔达 " 碰上 ",是画面中两只手 " 同框 "。

里昂正在上楼,手搭在扶手上,在画面左边。

马蒂尔达的手叼着烟,搭在高层的地板上,在画面右边。

通过俯拍镜头,两只手蜻蜓点水式地在画面交汇,预示着他们后续的交集。

《红高粱》中九儿坐花轿出嫁时,遇强盗拦截,被抬轿男子余占鳌救回。九儿回到花轿时露出脚,余占鳌握住她的脚放回轿中。

这时,俯拍握住脚的手处于画面正中央。

突然九儿一缩脚,顺带拉扯着余占鳌的手跨进画面三分之二的位置,预示着九儿主动向余占鳌示好的信号。

再来,是《春光乍泄》中黎耀辉与何宝荣再次相遇的一场和解戏。

黎耀辉还在气头上,气急败坏地叫嚣着。何宝荣委屈巴巴地听着,没有应声。

画面的构图很巧妙。

他们坐在公车的前后座,黎耀辉在前,何宝荣在后。

说明在这个状态里,黎耀辉强,何宝荣弱。

镜头一转,从他们身侧后方拍,换宝荣离镜头近、占位大,而黎耀辉离镜头远、占位小。

预示着耀辉不生气了,他的愧疚让何宝荣从被骂的弱势转为强势。

果然,黎耀辉心疼地瞥了一眼何宝荣,问 " 要不要送你回家 "。

除了人物关系,构图还能预示人物命运

《情深深雨蒙蒙》中,可云未婚先孕,变成疯子,她一边神经兮兮地摸头捂脸,一边激烈地叫喊着 " 谁来救救我 ",一度成为表情包。

其实,人物的无助感,只通过构图,就能很好展现。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上过大学的颂莲嫁入深宅大院。

镜头吊在高、远的地方,把封建庭院的硕大、幽暗无限放大,而颂莲被缩小得看不清脸面,预示着她即使读过书,也根本没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而当她在楼顶偶遇大太太年轻的儿子,对他产生好感后。

镜头再次拉远,硕大的阁楼把他们分割在画面的两端,变成小点。

仅仅通过构图,就暗示了深宅大院如同庞然大物,无情地抹去渺小的他们所有的诉求。

他们之间的好感,注定没有结果。

除了这些,构图还能表达什么呢?

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对话。

《爱情公寓 5》主演们打破第四面墙通过歌舞吐槽自己:

同名大电影豆瓣只有 2 分多,这一季人都没凑齐。

还顺带回应新一季的变化:主角曾小贤变成戏份很少的配角。

《纸牌屋》、《死侍》、《辛普森一家》、《邻里美好的一天》都有过这样的手法:

角色突然把目光投向了屏幕外的你,直接和你互动。

而导演通过构图,同样能在画面中安排密码,与观众 " 对话 "。

只要你能看懂构图中的密码,你甚至会惊讶,很多电影情节的发展,导演在一开头就 " 剧透 " 给你了。

比如《利刃出鞘》中,护工玛塔在给富豪小说家哈兰 · 斯隆比打针时,镜头第一次带出了那把贯穿全片的匕首。

随着镜头的移动,匕首最后停留在哈兰 · 斯隆的脖子上。这样的构图,也预示着他后来的命运——

用这把匕首抹脖自杀。

《功夫》中的 " 猪笼城寨 " 贫民区中红色内裤的娘娘腔裁缝大叔、忙着擀面做生意的面店老板、辛苦扛沙包的 " 苦力强 ",看似都是普通百姓。

但周星驰从片子一开始就透露给观众:

他们不是普通人。

苦力强的沙包、裁缝大叔挂衣服的铁环、面店老板的擀面棍都被安放在画面最显眼、占幅最大的地方。

他们被隐瞒的身份,通过这些构图都能猜出几分端倪。

没错,这都是他们的武器。

勾起沙包暗示苦力强的十二路谭腿,铁环是裁缝大叔武装双手的利器,擀面棍是面店老板的五郎八卦棍。

他们其实是隐藏在贫民窟的绝世高手,个个身怀绝技。

而以上这些,都是构图在光影中,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讲故事的例子。

唠完常见的横幅构图,到点说说竖图了。

竖图也有自己独特的构图美学。

《无间道》中的刘德华卧底到警方,虽然自己是带队警官,但背后却还紧贴着很多双举枪的手。最接近他后脑勺的那把枪,不知道是指向前方看不见的敌人,还是指向他自己。

紧跟身后的手,预示着层层逼近的危险。

《霸王别姬》中抓狂的程蝶衣被人搂住,头侧边紧挨着他装扮精致的表演照。

凌乱与得体,对比鲜明。预示着戏比天大的名角在现实中却是狼狈不堪的戏疯子。

狭长的竖屏构图,让画面中的元素更加紧凑,关联性更强。

就比如这张:

早晨刚上班,男白领在整洁的写字楼里为自己准备一杯咖啡,窗外,清洁玻璃的蜘蛛人正忙碌地擦玻璃。

一窗之隔,这时,他们还只是陌生人。

各有各的操劳:男白领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眼睛;蜘蛛人身手熟练地擦拭着高空中的玻璃。

下一个画面里,同样的构图,一个对焦点的变化,勾勒出他们产生交集的状态。

远处的男白领端起咖啡回头,蜘蛛人拿着塑料袋裹着的包子准备吃一口早餐——

男白领看见了窗外的蜘蛛人。

纵向距离缩短,他们隔着玻璃窗,离得很近。男士敲敲玻璃,递给蜘蛛人一杯暖呼呼的咖啡。

打开窗的那一刻,陌生人之间没有距离,只有暖呼呼的善意。

而这,就是张艺谋团队导演,别克出品的竖屏系列微电影之一《谢谢你》。

戳视频,看整个故事 ~

同样是讲陌生人。

还有一个穿娃男孩捡起后,每次碰面,女孩总是变着花样逗他开心。

一个上楼梯,一个下楼梯。两个人在画面两端日复一日地远远瞥见、交汇、再温暖互动。

无论是左右错开,还是上下堆叠,竖屏拍摄让角色自始至终都被妥当地安置在小巧的画面里。

这让他们离我们更近,更接地气。独特的构图表现,也让故事在表达上更有趣。

这是另一部微电影《温暖你》。

画面中,从原本平行的两条电梯象征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到举手之劳的帮助打破这层 " 互不相干 " 的隔膜,不断交集,变成上下班路上一道温暖的风景。

竖屏构图的叙述,更贴合这个发生在 " 两条电梯 " 间的故事。因为画面一紧衬,自带地就显得有几分温馨。

其实,不管是这系列微电影中的《谢谢你》里陌生人之间的善意;

《温暖你》中上下班路上的一点点暖;

还是《遇见你》中带着小甜的爱情初遇;

《陪伴你》中父母对孩子耐心的爱。

都是人与人之间最温暖、柔软的情感。

无论是共情、亲情、善意、美好,都是别克一直秉承的人文关怀。而这,是别克想说的,同样也是肉叔想说的。

很多人说,2020 年的打开方式不对。没错,我们正处特殊时期。

但,这个冬天再冷也终会过去。

点燃自己身上的一点暖,春天就不会太远。

编辑:意安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