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师生恋的电影里,日韩泰最喜欢拍成小清新文艺片。
躁动的青春,按耐不住的心动,用不完的精力,还有不敢触碰的禁忌。

一场大雨过后,只剩下了自己——
《热带雨》

去年在平遥国际电影上展映时收获一众好评,导演陈哲艺更是被封最会拍华语片的新加坡导演。
说起新加坡,不得不提就是城市花园美景,以及多民族碰撞的语言。
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通用的语言很复杂,既有英语,还有马来语,当然还少不了汉语。
阿玲就是一位汉语老师,她贤惠、和气,身上散发着与世无争的成熟气质。

阿玲白天上课,下了班就赶回家接小时工的班,给老头子洗澡,换衣服,换尿布,无怨无悔。
但上天不公,她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幸福,她怀不上孩子。

至此,她开始打排卵针。
自己打。
为了不让人知道,她只能躲在车里,撩起衣服将针扎到肚子上。
仔细看,上面都是针眼。

但明明是排卵日,丈夫却和客户在外面喝酒。明明休息天,他依然找各种借口外出。
明明和她一起出席家庭聚会,但因为讨厌这种场合,就将烂摊子丢给阿玲一个人应对。

再三强调要在汉语课上说汉语,但依然有学生故意用英语和马来语各种挑衅。
但还是有一个学生不一样。
他叫伟伦。

当其他学生早退和睡觉时,只有他一直在努力学习。

他喜欢上了阿玲。
十几岁的孩子,表达喜欢很是直接,就是盯着看,制造机会盯着看。

他说他要学好汉语,所以希望老师能单独辅导他。

因为补习,阿玲在下班时捎带着送他回家。
伟伦高兴极了,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独处时间和空间。

阿玲被家里的鸡毛蒜皮折磨到夜不能寐时,伟伦会在阿玲的办公桌上放比赛的邀请信。
因为他想将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现给老师面前。

直到有一次因为家里有事,阿玲不得不在补习之后先把伟伦带回了自己家。
推开门,她卸下面具又成了一个照顾老人忙前顾后的保姆,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妻,而伟伦则在一旁做着阿玲布置的作文。
帮助的 " 帮 " 不会写时,他用了拼音代替。

诚然这是发生在新加坡的故事,但处处都是熟悉的气息。
不管在哪个国度,华人家庭里的喜怒哀乐,即使相隔万里,我们依然有太多的共鸣,太多的感同身受。

阿玲前脚刚走,后脚这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就开始议论纷纷:
" 她没生过孩子,当然不会抱了。"

可是传来的依然是不好的消息,两次均失败了。

生活不允许她停下来,哪怕仅仅是休息一下。
公公意外去世,家里的人首先考虑的是遗产分割,老爷子没遗嘱,几个子女马上吵到不可开交。
而阿玲却作为一个 " 外人 ",不能参与其中,能做的只有折金元宝。

十几岁的少年,三十岁的成人。

他们之间大概差了一个银河系。
可是伟伦却为爱勇敢迈出了第一步,他主动亲吻了老师,尽管老师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但还是在半推半就下被伟伦按倒了在床上,发生了不可描述。

阿玲回过神后马上穿好衣服就要离开,然而伟伦却一直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
少年始终是少年,他了解不到成人世界的苦,更了解不到一个成年女性所背负的道德压力。

坐在副驾上,他甚至会忍不住将手搭在老师的大腿上来回抚摸。
尝试了性带来的美好,他就像上了瘾一样,忍不住想和喜欢的人继续下去。

校长非常直接告诉阿玲,休息一段时间让丑闻平息,不要影响学校的评优评先。
然而回到家里,她要面对的还有一纸离婚协议。
丈夫早已出轨,对方是有小孩的妈妈。

但丈夫却在离婚协议里加上" 如果阿玲未来用丈夫冷冻的精子怀孕,那么这个孩子和丈夫毫无关系 "的条款。

被学校开除的那天,也是阿玲最后一次送伟伦回家,她对这个孩子揭开了无情的真相。
我们不可能在一起,永远都不可能。

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被甩,希望能够难忘一点。
伟伦的爱情观简单的让人想笑,这就是少年啊,可以无所顾忌,可以重头来过。
但她呢?

人类以群居生活繁衍至今,此时的阿玲就像被抛弃的另类。
于她而言,这是一种毁灭,却何尝不是一种重生呢。

电影以一场禁忌之恋,实则探讨的是一个女性被各种枷锁禁锢的中年危机。
但风雨过后,久违的阳光依旧会穿过云层照在大地之上。
阿玲失去了所有,但她用孤独换回了自由。
走到这一步,值得吗?
相信阿玲会笑着点头说,值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