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央视很少失手。
自然风光、动物世界、人文历史 ...... 代表作多到数不过来。
不仅如此。
有一种题材,还真就只有央视敢拍——


讲了近两年来我国反腐的 20 余起真实案例。
乍一听,是不是有点现实版《人名的名义》的意思?
5 集,每集 50 分钟。
一集集看下来,真是大开眼界。
关键词单拎出来,就是一部高潮迭起的犯罪大片。

其中,对严重违纪涉嫌违法,进行立案审查的,有6 万人次。
他们当中,有曾经省部级一把手、国企董事长、医院书记、村委会主任 ......
甚至还有纪委领导。

一个贪官能贪到什么程度?
先说说大家看过的——
还记得《人民的名义》,开篇就是一起" 小官巨贪 "。
某司项目处处长赵德汉,穷苦出身,生活一贯简单朴素。
住单位大院、吃炸酱面,每月给母亲 300 元生活费 ......

豪宅里塞满了钞票。
整整 2.3 亿现金,烧坏 6 台点钞机才清点出来。

现实版 " 赵德汉 " 的犯罪情节,更加触目惊心——
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

且犯罪手段具有专业性,监管难度大。
这就让蛀虫有了可乘之机。

为了躲避追查,他给这幢房子起了个代号,叫做" 超市 "。
尽管我已经预感到了这间 " 超市 " 壕的样子。
但画面一出,还是惊呆了。
《人民的名义》里最震撼的情节,竟然在现实世界真实上演 ......

然而就这 2 亿多的现金,还只是赖小民巨额贪腐的冰山一角。
除开现金,他还收受了大量房产、黄金、字画。
几十块名表,地下车库都是百万级豪车 ……
保守估计,涉案金额超过 20 亿。

" 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又不敢花,又不敢用,
还提心吊胆的。"


说到底,不过就是为了满足一时贪欲。
秦光荣,云南省委原书记。
本来已经快到安享晚年的年纪。
没成想,临近退休被亲儿子坑了一把。
因为儿子涉嫌违纪违法被调查,秦光荣预感自己怕是躲不过去,索性主动投案。
多年贪下的巨额财富,一夜之间打了水漂。

最简单的方法:收红包。
身为曾经的地方一把手,想要巴结他的权贵自然不少。
逢年过节、搬家添丁、生日祝寿。
捞钱捞得风生水起。

北京通州,一幢1200 平方米的别墅。

飞檐翘角、极尽奢华。

云南是我国贫困县最多的省份,原本他们应该为地区发展做出更多努力。
却只顾自己敛财,盖个大 house 跟玩大富翁一样轻松。
想想还真是很讽刺。

《国家监察》赴天津、湖南、四川、吉林等 20 多个省区市实地拍摄。
采访国家纪检监察干部、涉案人员、群众 330 余人。
力求每个细节都真实又高能。
不仅数额惊人。
就连贪官们的腐败经历,也很突破想象。
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

首先是反侦查技术一流。
为防止被调查,王晓光多年来采取了许多隐蔽手段。
暗号、接头、密谈。
这种影视剧里的情节,他都一一付诸实践。

别人贪污都是直接要钱要东西。
他倒好,非得自己 " 劳动致富 "(贬义)。
企业违规操纵股价。
正常官员:违法犯罪,不得行。
王晓光:既然有内幕消息,不赚白不赚。
然后转手就是 1.6 亿。

别人都是自己悄悄囤货。
王晓光却打起了经营权的主意。
不仅喝酒,还要卖酒。
副业随便搞搞,又赚了 4000 多万。

等到东窗事发,权力消失。
偷来的迟早是要还回去。
察觉到风声后,王晓光开始着手转移和销毁赃物。
被抓时,他正弯腰往马桶里倒茅台酒。

实在太多了。
用王晓光妻子的话来说:
扔也扔不掉,喝也喝不了,送也送不完,倒也倒不尽。
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幅" 酒池肉林 "的景象有木有 ......

茅台酒为什么会成为贪污案件里的高频词?
这也就牵扯出了另外一个人——
茅台原党委副书记、董事长,袁仁国。

袁仁国执掌茅台多年,深谙权力寻租的手段。
2004 年以来,他和家人仅靠违规经营茅台酒就获利 2.3 亿余元。

有经销商为了讨好袁仁国,定制了一个 10 斤重的大金鼎。
上面刻的诗句,将清朝诗人郑珍的 " 酒冠黔人国 " 改为 " 酒冠黔仁国 "。
马屁拍成这样,也是很极致了 ......

不过,你千万别以为《国家监察》就是一出" 贪官迷惑行为大赏 "。
这也太小看这部片了。
它更多展现的,其实是被权力扭曲下的欲望和人性。
看完片子你会发现——
犯下罪行的,不是面目狰狞的恶棍。
而是一个个被欲望冲昏头脑的普通人。
例如这位连儿童贫困补助都不放过的年轻乡长,冯莹盈。

月工资只有 3000 多元的她,根本无力偿还。
于是动起了挪用困难儿童补助金的歪心思。
这边,县民政局以为补助在正常发放;
那边,特困儿童家庭以为补助还没申请下来。
而冯莹盈却在几年时间里,陆续取走 88 万元,去还高利贷。

毕竟怀揣不义之财,还能踏实过日子的只是少数。
多数情况都是提心吊胆。
就像冯莹盈。
虽然还清了欠款,但一直心理压力巨大。
生怕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落下。
有的因为受贿 300 多万,导致国有资产损失 43 亿元,判决之后反倒松了口气。
" 我进这儿以后,
正是对我的一种解脱了。"

主动把收受的 2 套房产退了回去,带着赃款赃物前来自首;
" 当时就是吃不好、睡不好。
我也把我自己的这些事儿也捋了捋,
我觉得跑不了,不能再有侥幸心理了。"

几分真几分假,我们无从猜测。
但毫无疑问,他们必将接受法律的制裁。

《国家监察》的大胆,不仅在于敢拍权力的阴暗面。
而是在于把尖刀刺向腐败的同时,启发观众一起来反思腐败的成因,了解如何通过优化制度遏制腐败。
同时也看到了国家反腐,从来不只是说说而已。
就像豆瓣网友说的:
一部好的纪录片比开多少会,贴多少宣传标语有效果的多。
民众最想知道的不是又有了什么文件、政策、口号。
而是,这些政策和自己,和自己的家、国,到底有什么具体关系,有什么具体影响。
从这层意义上,这部纪录片的价值甚至高于《人民的名义》。
真 · 年度大戏。
想看《国家监察》的,去爱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