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分!没有脑残粉,我来吹爆她

影迷的记忆,就是光影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 " 任意门 "。

提到雨,会想起《影》中墨色氤氲开的山峦长亭。

提到竹,眼前翠色无垠,玉娇龙与李慕白在林巅遥相对峙。

提起雪原,回忆中冰封千里,运输车静默前行,凌万顷茫然。

美而隽永。

1911 年,乔托 · 卡努杜宣言:电影即是艺术

可有多少人留意过,艺术背后的雕琢——

《我在中国做电影》

职业:摄影师

存在感:★★☆☆☆

话语权:★★★★☆

重要性:★★★★★

说到美,院长首先想提一个人——

张榕容。

《妖猫传》中,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

这个镜头,院长至今想起,还能记得自己在影院内咚咚的心跳。

不知多少人自此之后,对张榕容多了层女神滤镜。

直到《从前有座灵剑山》开播——

……

这妆,这脸,这神态。

姐姐,你是谁?!

滤镜与少女心齐碎,以至于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陈导的镜头是什么美颜相机吗?

现在心心念念的问题,终于有答案了!

调教演员,绝对是陈导功劳。

但说到「美颜效果」,还得归功于摄影师

纪录片中,曹郁对这一经典镜头进行了小科普。

张榕容面上的光,首先来源于拍摄时,道具灯笼的光:

此外,为照亮脸庞,摄影组又准备十几根蜡烛,放在张榕容的侧脸和脸下。

接着,借助 LED 灯带,突显面部光泽,塑造轮廓。

最后还要用小光源特图利灯,专门打在演员的眼睛部分。

四种不同光源协作,听起来已经够复杂了?

图样!

对曹郁来说,光源再多,只要保持固定,依旧无法拍出人物的鲜活,体现极乐之宴的梦幻之感。

片场照

于是实际拍摄过程中,他自己操纵调光台。

在演员抬头与低头之间,不断调整灯光亮度,最终形成流动的光影效果。

贵妃抬头时,灯光由暗转明,她是大唐极盛之时开放的富贵之花:

低下头时,灯光又从明到暗。

无论多明艳的鲜花,总有凋零之日。无论多鼎盛的王朝,早有败落之时。

为一个不到十秒的镜头,付出如此多思虑和努力。

如此,才成就我们看到的经典一幕。

所以,网剧里的王舞和电影内的杨玉环,演员虽是同一个,但给人的观感注定无法相比。

不必手术刀,光影便可为她 " 整容 "。

当然,拍电影也要因地制宜

《妖猫传》的瑰丽流动,是建立在故事本身虚构的条件下。

像电影《可可西里》,摄影师的着重点就不再是人为修饰,而是如何呈现自然本身的壮阔与震撼。

《南京!南京!》则是用传统单光源,展现面部雕塑感,呈现人物力量感:

除去打光,一名合格的摄影师还需统筹整体画面

比如先听旋律,再设想情境,最后付诸实际拍摄:

还必须具备对绘画的了解,能够从名家画作中汲取灵感。

如《妖猫传》的蓝绿色运用,就是受蒙克启发。

毕加索则是《八佰》的色调缪斯:

管打光管拍摄管调色 ……

看纪录片之前,一直以为电影画面好看全是导演一人功劳。

看过才知道,摄影的功劳,一样不能少!

职业:特效师

存在感:☆☆☆☆☆ ~ ★★★★★

话语权:★☆☆☆☆

重要性:★★★★☆

提到特效,第一时间能想到的肯定是科幻或玄幻类作品。

特效做得好,绝对是片方剧方搞宣传的一大利器;

特效做得烂,首先要被观众喷到自闭。

存在感十足,堪称业界脸 T。

然而有多少人在意过,很多我们认为 " 实拍 " 的作品,也都少不了特效的功劳?

最简单的就是擦威亚,修复不可抗力导致的穿帮:

像《如懿传》的荷花特效,一看就是钱没给够的亚子 ……

复杂一些的,就不大看得出了。

如果事先没看过相关花絮,大概很难发现,《一出好戏》中的沉船竟然不是实景,而是 100% 特效制作。

《邪不压正》里的外景戏,乍一看,不都是实拍吗?

顶多给演员擦个威亚啥的。

然而 ……

全部!

都是!

特效做哒!

偌大的北平城,是视效团队研究过 12000 多张老照片后,用技术手段进行的复原。

6000 栋房屋,超过 12000 棵树木 …… 都来自特效制作。

为保证比例正确,还要记下各式建筑的三维数据。

导演如影随形,时刻抽查,确保准确。

与摄影师相反,特效师在剧组的话语权并不大,基本都是按照要求做事。

那么为啥有些最终成品是《流浪地球》,有些变成《幻城》呢?

你看,特效制作其实非常吃成本的职业,场地费、电费、工资 …… 分分秒秒在烧钱。

所以说,5 毛特效的锅,还真不在特效团队身上。

说不定,人家赚到的只有五毛呢?

职业:声音指导

存在感:☆☆☆☆☆

话语权:★★☆☆☆

重要性:★★★★★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对大部分观众来说,看电影,主要还是 " 看 " 人物、剧情、画面。

声音方面,大多数人也只会注意演员台词功力如何,插曲是否好听。

那些火车驶过的隆隆声,市场里嘈杂的人声,暴雨急急坠地的声音,似乎与场景浑然天成,从不会有人留意。

事实上,我们感受到的浑然一体,是很多人在幕后刻意为之的结果。

譬如《影》中,角色在泥水中奔跑的声音,就是拟音师穿着塑料袋踩出来的:

角色被一刀捅穿的场景,注定不可能采集到真实音效。

我们最终听到的血液声,其实是拟音师用刀捅穿模仿鱼鳔做的肺部:

《影》的绝大部分场景都在下雨,雨声也是电影中时间最长的 BGM。

但和我们常听的白噪音不同,《影》的雨声不只是单纯一段雨声素材,而是用全世界所有雨声素材进行混音。

同时,只要外边在下雨,团队就要去外边录音

不同场景混不同的音,少则三十多轨,多则五六十轨,才能做到完全符合情景,使观众不会出戏。

给整场电影做完声效,声音指导也快被摧残出抑郁症了 ……

和摄影一样,做音效也需要想象力。

摄影师能根据一段音乐,设想出实际镜头该如何拍摄;

声音指导则是看到一个场景,在无声的世界中想象声音,最后选出五六种主要的,再实际操作。

悲哀的是,技术在进步,声音更加逼真,声音指导的话语权却在下降。

据赵楠所说,过去的电影主要以同期声为主,录音师觉得哪里声音太杂不适合拍戏,剧组就要当场另换地方。

而如今所有声音都可以后期制作,再没人去听声音指导的话了。

并且,也鲜有人还会去关心,他们为电影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纪录片共五期,分别从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五个方面,讲述电影幕后制作的不易。

近几年来,美术和配音的存在感高了许多,院长在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去 B 站看下原片。

难得的是,片内没有一直吹嘘国内的制作技术,而是坦言与国外的差距。

差距之一在于重视程度

如赵楠所说,《罗马》为什么混音混得非常完美?

因为人家用了四个月。

而国产电影音效制作周期,最多不超过 20 天。

国外在声效方面分为两种职业:混录师,声音指导。

而中国只有一种声音指导。

分类后,人员专业性变得更强,加之薪资福利很好,人员在长期培养能变成人才,术业有专攻。

国内则是一个人干百种事,干活儿速度虽快,可要达到 " 精 " 的程度,难。

差距之二在于技术底蕴

中国电影发展较美国实在差太多太多年。

从微缩模型到数字三维软件,美国的特效之路是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的,理念自然更加完备。

而中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片中更直言不讳地表示,灭霸那种表情精度,国内目前是无法做到的。

至于阿丽塔的技术,就算拿给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用。

这就是底蕴差异,非单纯人力财力能够弥补。

如果问我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什么,有电影幕后制作的科普,有业界大拿们的名字,有我们与国外的差距。

但最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电影幕后制作人员的 "匠心"。

透过纪录片,你能轻易从受访者的口中感受到,这些幕后人员的工作是多么辛苦。

做音效的,每天关在混音棚里,一关一整月。

为了耳朵不受伤,回家看电视剧都要静音。

做特效的,基本就是睡在公司,有时四五天都睡不上一觉,好不容易回家还要跟进镜头进展。

做配音的,有时一句台词就要改上四五十遍,进棚一录录上十几个小时。

可往往他们的回报和付出相比,只是沧海一粟。

人们看电影都是冲演员,冲导演。看完电影各种被夸的,也多是演员和导演。

有多少人在意正片结束后,黑屏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呢?

观众不重视,行业内也不重视。

不好好取景而指望后期音效、特效,演员台词不过关只能仰赖配音演员,历史片不注重文化底蕴,只想赚快钱 ……

就像叶锦添老师所说,资本只想要收益,不在乎电影未来该怎么走。

可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人员,仍在努力。

不止是敬业,更是热爱。

热爱,推着曹郁在看过《末代皇帝》后,学着用摄影机进行拍摄。

热爱,让赵楠在长久的孤独中能够自得其乐。

热爱,促使叶锦添辗转港台、国外,将看到的一切吸纳为他想呈现的东方视觉美学。

这种因热爱而执着,接近于匠人的精神,通过他们平淡又有力的讲述,深深感染着我。

目前《我在中国做电影》在 B 站有 45 万播放,实在算不上高。

因此我想将它安利给更多人,让大家知道,一部电影背后,其实有无数人在为此努力。

愿影片结束后,我们是为那些名字,而不只是彩蛋而停留。

中国电影的未来少不了他们。

我将永远保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