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娱乐圈走出了很多影坛花旦,张曼玉、王祖贤、钟楚红、关之琳等,至今都令人念念不忘。
红花总要绿叶衬,可甘于担当绿叶的配角们少有人关注,比如,有 " 香港第一鬼后 " 之称的罗兰。
前两天,她姐无意间看到一则消息— —
新型肺炎疫情肆虐期间,许多明星为了支援疫区纷纷慷慨解囊,一向热衷参与慈善活动的老戏骨罗兰,也被曝向武汉捐款 100 万元。

对一生未婚、大半辈子省吃俭用至今连一台私家车都没有的罗兰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捐的养老钱啊。

她姐翻了翻评论,果不其然,一半以上都是被她吓大的。

那个被丈夫公孙止挑断手脚筋脉打入地穴十多年,后来用枣核射瞎他一只眼睛的裘千尺。

只是听到那番笑声,已经吓得瞬间鸡皮疙瘩。

据她自己回忆,即使不超过一百,也起码有八十几部。


" 没有罗兰就不是鬼片 "。
尤其《七月十三之龙婆》、《七月十四》中杀人无数的龙婆,我的天哪,那叫一个吓人。

她姐印象最深的一幕,龙婆最后改邪归正进佛门修行了,当时镜头慢慢地向她推过来,她正在庙里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呢。
突然,她慢慢地把脸侧过来,还朝着镜头笑了一下。

她的吓人,不光在形象上,声音更是天然的恐怖片 BGM。
就连香港出租车司机,有时候在电台听到她配音的声音,都得先把车靠边停下来缓缓,半点儿不夸张。


这样标准的大美女,谁敢把她跟后来的鬼婆婆联想到一起啊。

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她早早地开始找工作赚钱。
那时候正是香港电影开始兴旺的年代,好多知名电影公司都是在那时候崛起的,偶尔,朋友会拉着罗兰一起跑到片场看拍电影。
更让罗兰开心不已的是,片场经常缺群众演员,不仅可以演戏,还有片酬拿。

要是带一句台词,就能拿 10 元港币。
就这样,罗兰开始经常往片场跑,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她慢慢的成为一名正式的临时演员,片酬也从开始的 3 元、10 元港币,一点点增加到 20 元、50 元港币。
不仅帮她缓解了家里的经济情况,更直接影响了她的一生。

她的表现引起了制片公司老板的赏识,对方认为她很有演反派的潜质,就这样,罗兰走上了一条演反派的道路。
年轻时,什么妖艳的心机女、阴险的毒妇,基本上都被她承包了。
光那十年,她出演的电影就超过一百多部,把当红的大牌明星合作了个遍。

无线那些年最爱拍的金庸武侠剧,裘千尺、谭婆、归二娘这些凶狠婆婆,导演都指名让她演。
不知不觉,从年纪轻轻到年过半百,罗兰的大半辈子都在演配角和反派。

就连刘德华,也把她视为学习的榜样。

相较于吴镇宇、古天乐两大男主角,她的戏份并不是很多。
多年独居,痴痴傻傻,把两个闯入家门的警察误认为自己多年未见的孙子,以长辈自居。
正是外刚内柔又透着点点温情的婆婆,为影片增加了一抹暖色。

从公布名字到罗兰上台领奖,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其实,有没有奖不重要的,就像她说的,奖是额外的恩赐。
而她,早就透过她参演的三百多部影片,无数个深入人心的角色,成为贯穿香港大银幕小荧屏的标志人物。

一直到今天,都还是孤身一人。
她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电影和观众,即便如此,她无怨无悔。

她被自己嫁给了电影,更用认真踏实的态度向现在的年轻人做出了一个示范,所谓不凡其实是把一件件小事做好,并且贯彻于人生的每一天。
这才是真正的演员,值得任何人粉一辈子。

这部成人产业的发家史,堪称一绝
郑州毒王:一个意大利回国瞒报,祸害万人,打破 13 天零增长记录的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