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推理,一直是国产剧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刨去题材、尺度的难以拿捏,推理悬疑故事本身要求之高,细节、逻辑、节奏,缺一不可。
所以,真正优质的作品,屈指可数。
2017 年,《白夜追凶》的爆火,让犯罪推理类型重回主流视野。
人们信心满满,准备迎接国产罪案剧 2.0 时代。
两年多过去了,当初的热潮没能延续,《白夜追凶 2》也遥遥无期。
不过最近的一部新剧,倒可以让我们在漫长等待中先解解馋。
这部剧,就是上周刚开播的《重生》。

故事出自同一位编剧——指纹之手,早在 2014 年,他就已经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卡司方面,剧集也祭出了一记大招:
张译担任主演,饰演刑警秦驰——这也是他近些年表演重心转移到大银幕后,首次涉猎网剧。

《重生》的故事,采用了美剧中典型的双线叙事:
一条主线贯穿全剧,同步穿插入四起独立的罪案。
主线故事围绕着 "714 枪案 " 展开,六名刑警对抗九名军火贩,在封闭的仓库中激烈交锋后,秦驰成为现场唯一的幸存者,却因为脑部中弹而丧失记忆。
他的脑海里,只残存下事发当天的细碎片段。
火光,鲜血,队友中弹倒下,除此以外,一片空白。


枪战过后,赶来支援的警察又听见两声枪响,而且明确肯定,两声枪响不是来自警方的手枪。


交火中,秦驰所在的位置遭遇的子弹数量最少,这才使得他幸免于难,却也让他的幸存充满疑点。

但糟糕的事,秦驰丧失了记忆,记不清当时发生了什么。
案件扑朔迷离,随着故事的发展,秦驰的记忆会像拼图一样,拼凑出完整的原貌,也能够最终还原出事件的真相。
主线故事的另一个钩子,是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秦驰的前妻冯潇协助 "714 枪案 " 的内部调查,调查行动的负责人邱冬阳始终怀疑秦驰或许是 " 双面卧底 ",一手酿成了 14 人死亡的悲剧;






《白夜追凶》中深藏不露的警队顾问韩彬、海港区副支队长赵馨诚、帮派小混混幺鸡,以及惊艳出场的潘粤明——在这部剧里他饰演的应该是还没有辞去刑侦支队队长职位的关宏峰。



值得一提的是,《重生》的案件推理,除了表现本格派的推理演算外,更注重社会派推理中对现实探索。
实际上,目前的三起案件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备受热议的时代议题,也赋予故事本身强烈的社会意义和反思属性。
第一起犯罪,有关一家四口灭门的惨案。
丈夫以及年迈的公公、婆婆在自家遭遇残忍杀害,妻子在挣扎中坠楼而亡,只有上高中的儿子,因为在外上学得以幸存。

嫌疑很快锁定了唯一不在场的儿子。
在询问过程中,秦驰略过了暖场的片汤话直入主题:

而孩子的一句话,也揭示了这个光鲜家庭背后黑暗的隐情:

去年年底,家暴新闻屡上热搜,人们也真正意识到,家暴背后的沉默者。
遭受家暴的人因耻辱忍耐着暴力,保持沉默,也有太多知情的旁观者选择性无视。
《重生》刻画的这个家庭,细思极恐的地方,就是来自旁观者的漠视。
一家五口,夫妻与公婆共同生活,老公家暴的时候,父母并没有站出来制止,这种默许指向人性极寒的深渊,最终也成为恶行的帮凶。

可见,对罪行的默不作声,对女性的歧视,不分年龄与受教育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比如第二起案件,探讨了亲情、教育与陪伴的关系。
母亲年轻时因为忙于工作,缺席了儿子的成长。

虐狗、囚禁、杀人、沉尸,甚至碎尸——
儿子性格的扭曲,在这之中家庭环境占据着多大程度的影响呢?

《重生》中,旁白成为主角的内心告解,是一种 " 去脸谱化 " 的尝试,既勾勒出他们清晰、确切的心理纹理,也拉进了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这里我用到的词是 " 他们 ",是的,旁白没有锁定在单一角色身上,而是游走在不同角色间。所以,我们对人物心理的渗透几乎是全方位的。
但在所有的纵深刻画中,最深入的人物,仍然是张译饰演的秦驰。

也许这个角色并不完美,但他(她)一定足够鲜明,足够有魅力。
就像《白夜追凶》里的关宏峰,高智商之外,性格中明暗交错的复杂性,也为这个人物增色不少。
到了《重生》中的秦驰,个人魅力的塑造过程相对慢热,但随着故事的深入,我们也越能了解到他的残缺,他的伤痛,以及他的韧性,他的坚持。

秦驰经历枪火后,实现了生理上,同样也完成了心理层面的重生。
剧集初始,他呈现出的,是一个破碎的人:
身体残疾,记忆残缺,活在过往的梦魇中,对当下的一切失去感知能力。

神秘人打电话要挟时,他以太忙为由直接挂掉了电话——这恐怕是史上最没面子的反派了;

警局每个人都对局长儿子路铭嘉客气有加,只有他不顾及人情交往,公事公办;

在一起自杀案背后,所有人都不解死者的选择,只有他表示理解——
活着需要承受太重的负担,而死亡看上去是更轻松的选择。

也就是说,因为队友的死,他的活,变成了一种使命。
只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他才能实现自我的救赎。

当然,角色魅力也需要演技的加持。
虽然不需要分饰两角,但张译在塑造秦驰这一人物时,仍然要表演出 " 分裂 " 感。
秦驰是一个经历过重创,记忆受损的人,失忆前后有着不同的状态:
失忆前,他圆滑、世故,在工作中八面玲珑;



" 白夜宇宙 " 的建立,并非一味的复制粘贴,而是向着新的维度拓展延伸。
因为,除了人物方面与《白夜追凶》有些许重合,《重生》在故事和风格上,都是绝对独立的作品。

剧集的创作团队知道,自我重复是危险的:
" 强情节的推动碎片化的信息接收,很爽也很容易疲劳,所以跳脱出一块儿区域之外寻找更大的‘宇宙观’,就是保持粘性又充满新鲜感的做法。"《白夜追凶》制片人王平,早在 2017 年就清晰地提到这点。
《重生》导演杨冬也表示,愿意将这部作品看做一次冒险——无论成功与否,对于国产犯罪推理类型,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

目前为止,《重生》的剧情还有太多的坑没有填平,盘踞在秦驰身边的究竟是敌是友,秦驰的记忆能否恢复,他和 "714 枪案 " 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联?
这一切,都有待揭晓。

没看过最后一集,不算看过《重生》。
非常好奇,这部剧的大结局,会带来怎样出人意料的反转呢?
一起期待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