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可以拍得曲折,离奇。
但太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这曲折离奇背后,最警惕那句「真实事件改编」。
就像这一部。
锋利题材,克制表达。
但在颁奖季颗粒无收,在很多媒体上销声匿迹。
它似乎,被选择性遗忘了。
《黑水》
导演:托德 · 海因斯
主演:马克 · 鲁弗洛 / 安妮 · 海瑟薇 / 蒂姆 · 罗宾斯
豆瓣 :8.5 | IMDb :7.6

这是巴基。
他生来就只有一个鼻孔,右边眼睛呈现锯齿状,在他要挣扎着才能活下去的童年里,经历了大大小小 30 余次手术。
这部电影中,巴基同样出演,他饰演他自己。





特氟龙,学名聚四氟乙烯,一种化学合成物,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耐腐蚀,耐高温,排斥水,排斥油,排斥一切元素。
原本,因为不溶于水,它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用来做成坦克及原子弹的涂料,二战结束,它却没能功成身退,反而从战场中走下,一跃踏进了千家万户。

同时,因其高润滑性,它还广泛应用于水管内层、油漆、雨衣、汽车、化妆品、洗洁精、隐形眼镜 …



然而,在杜邦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另一边,特氟龙生产线上的工人大量出现呕吐、发烧、昏迷等症状。
为了印证怀疑,杜邦公司特意将特氟龙加入到香烟中,再将香烟免费分发给工人,不出所料,几乎所有人都进了医院。
更恐怖的是,它的受害对象为,全人类。
它几乎存在于地球上每个生物的血液中,存在于 99% 的人类体内,且无法被血液消解。

他们将生产特氟龙而产生的废料垃圾,肆意流向河流和土地,当没有土地可以被污染时,财大气粗的他们买地,重新倾倒,或者掩埋。
从土地,到水源,到空气,无人幸免。
利益催促之下的傲慢,催生出弥天大谎。
这些肆意编造的谎言,正以透支民众未来的代价,掩盖并重造灾难。
在杜邦垃圾厂附近的 7 万多名居民,有 3500 人确诊癌症,在其垃圾厂工作的 7 名孕妇,生下的孩子里,有 5 个是畸形。




从 1998 年到 2015 年,整整 17 年,几乎单枪匹马的罗伯锲而不舍,成为杜邦集团噩梦的律师。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
杜邦背后有强大的律师团队,有政府庇佑,罗伯的诉讼之路,步履维艰 ...

相反,大多数时候,它单调且冷静,甚至反高潮的剧作处理让它变得有些枯燥。


它值得被记住,被留下。
因为,这场悲剧,绝不仅仅只是巴基,或者坦南特个体的悲剧。
将近半个世纪,特氟龙被广泛运用,时至今日,它依旧是许多产品的卖点,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更因为,在这反复诉讼、举证、等待的过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人不惜代价、义无反顾去揭露真相的坚持。
与处处被阻挠相比,更煎熬的,是漫长且未知的等待。
仅是血样测试,便持续了 7 年。
这 7 年间,有人患病,有人死去,有人已经不再关注,有人早已没有耐心。
只有罗比,在长达 17 年的对抗里,依旧能站起来,平静地说出那句「Still 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