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年度大女主,我更期待「花木兰」了

DC今年赚足眼球。

前脚,《小丑》大获全胜,连奥斯卡评委们看完片都只能喊出:

"牛逼!"

后脚,"小丑女"跟上。

粉丝再次涌入电影院,看完片再次发出由衷感叹:

"WTF?!"

电影的无聊程度,让Sir本来都不准备写它。

但前几天表妹柳飘飘先跳出来了。

作为本片最希望讨好的受众。

她却说,自己要第一个反对。

《哈莉·奎因:猛禽小队》

Birds of Prey: And the Fantabulous Emancipation of One Harley Quinn

《猛禽小队》想讨好谁?

显然,是像飘飘这样的当代独立自主美女。

于是在"女权风潮"以及"政治正确大潮"的影响下。

年初各种榜单,《猛禽小队》都是年度最期待电影里的一员。

效果呢?

北美上映后。

IMDb评分勉强及格。

前几天出资源,豆瓣也仅仅6.0。

要知道。

当年《自杀小队》里的哈莉·奎因可是火遍全球。

那一年的万圣节,哈莉·奎因cosplay套装销售额疯狂暴涨。

哈莉的高人气,来源于两点。

一,性感

监狱里,勾搭狱警。

赤裸裸、直勾勾的性暗示。

就算狱警见过她的疯状。

也直呼:OMG。

从牢里出来,换上"爸爸的小女孩"T恤,上身扭得那叫一个金蛇狂舞。

她身上有着连飘飘都佩服的——

对自己身体的自信,以及对她人眼光的不屑。

除此之外。

她还背负着一个神秘且危险的身份——

小丑的女人。

对爱情的勇敢,也是第二个人气来源。

在艾斯化工厂,哈莉为了证明自己的爱,义无反顾地跳入化工池。

起先小丑只是想转身离开。

但,转念一想,还是回来了。

这是他第一次狠下心救人。

这纵身一跃,成就DC最佳爱情故事。

如何证明两个疯子的爱?

就是破坏整个城市,都要追(拯)随(救)你。

这才是让老粉开心的回味无穷,让新粉入坑的荡气回肠。

可,《猛禽小队》是如何发挥的呢?

明显,电影希望分割出一个独立的她。

不再是"小丑女"。

而是哈莉·奎茵。

先安排她跟小丑分手。

把爱情去掉。

将哈莉·奎因的"花瓶"标签摘除,脱下性感热裤,穿上居家睡衣。

性感,也没有了。

最后,把她的智商也拿走了。

哈莉·奎恩为了让小丑知道自己摆脱了失恋阴影。

炸了自己当初跟他玩跳水的化工厂。

许给自己一场漫天烟花。

小丑也许忙着跟蝙蝠侠谈恋爱,没有空管前女友了。

可,哈莉这么做,就是在告诉她的仇人和警察。

"我分手了,我没有小丑保护了"。

这么傻,飘飘严重怀疑这是导演有意用分手拉低哈莉的智商。

接着,故事用脚趾都能猜到——

哈莉被大Boss抓了;

又阴差阳错的跟一群女人,打败大Boss,并组建猛禽小队。

结束。

没有一个精彩的峰回路转。

只有一个女人在疯狂作死。

如果只是一部无聊的流水线产品,飘飘不会特意来表哥这儿串场。

无聊之外。

电影最让人失望之处——

是它对当下的"女权""独立""个性"等意识,作出了最低劣的标签化示范。

从选角开始。

整一个猛禽小队就是在DC宇宙里自暴自弃。

卡珊德拉·该隐。

DC宇宙里的重要英雄。

第一次在漫画《蝙蝠侠》里登场是1995年。

在电影里是这个样子的。

是个偷钻石,一脸婴儿肥的小偷。

但实际在原著漫画里,她是这样的——

中国人,武功不凡,是个惩奸除恶的蝙蝠女。

这个电影里的所有角色,都不走寻常路。

本该是白人金发的黑金丝雀。

电影里,果然是"黑色"的。

本该是长发的黑人女猎手。

在这里面,又是短发白人。

看不出演员和原著角色交换肤色的意义所在。

更坦白地讲。

飘飘作为女生,完全感受不到对这群英雄角色的一丝向往。

当然。

某种程度上,对角色的刻意"丑化"或者说"素人化",明显是在与男性审美以及物化女性的现状叫板。

且不说作为一部主流商业片,这样的做法会有多少人买账。

飘飘认为最失败在于——

《猛禽小队》作为一部电影,在创作的各个维度所下的功夫,完全没法与它的野心和口号匹配。

这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女性电影"。

从头到尾,包装得很理想。

导演,阎羽茜;制片,苏·克洛尔;编剧,克里斯蒂娜·霍德森;电影里的服装设计师,也是女性。

主要演员都是女演员。

的确,《猛禽小队》里许多细节,是能击打到女性观众的感情。

像是,一到失恋,就剪头发。

比如,给你涂指甲油的时候,闺蜜还会帮你撕开牛奶,好让你别把刚涂的指甲就抠坏了;

比如,在打架时长头发劈头盖脸、杂乱无章,而好姐妹还能从屁兜里掏出发圈给你;

这些细节足够细腻。

甚至还让观众有点享受哈莉和其他猛禽小队的队员们相处时的小可爱。

并且,为了继续营造哈莉·奎因的人设。

导演将《自杀小队》里的哈莉,女性化的一面,又原封不动地拿了过来。

在街边看见喜欢的小包,不论如何,还是会把它拿走。

时不时还放上些《自杀小队》里用过的道具,做为回忆杀。

大木槌,和小T恤。

四年前的道具,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将《猛禽小队》接上《自杀小队》的时间线。

还安插了不少小彩蛋。

像是在警察局墙上的通缉令,是《自杀小队》里与她并肩作战的回旋镖队长。

或者,再让哈莉·奎因口述一遍自己的故事。

以防一些女性观众没看过上一部,或者不了解哈莉·奎因的故事。

成为一名精神医生然后再疯人院工作

之后和你的病人坠入爱河

把那个病人带出疯人院

调经一大桶化学物质里来证明你真的很疯狂

然后被蝙蝠侠抓住

被送进监狱 然后脖子上缠着炸弹越狱

刻意。

非常的刻意。

全片40%的内容都在这些啰里吧嗦的前情回顾中度过。

为什么要这样?

仿佛她们认定,女孩应该是不懂DC宇宙的。

这还不是最坏的。

最坏的是——

电影打着"女性"的旗号,却无法塑造出一个真实有血肉的女人。

角色塑造,纯靠标签式堆砌。

如何让女人变得独立?

哈莉·奎因,分手。

蕾妮·蒙托亚,分手。

黑金丝雀,分手。

女猎手,惨一点。

全家被杀。

与分手一样,是一种对情感的割舍。

总之,它企图用每个女人的感情线呼吁——

屏蔽你的情感,斩断你对男人的依恋,你就能独立。

于是。

电影逐渐跑偏成一部性别对立的说教。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让男人成为英雄,就只要给他一个混乱的城市。

但让女人成为英雄,只要让她来一场分手就行。

从黑金丝雀的一首《It’s a Man’s Man’s Man’s World》(《这是男人的世界》)开始,就有"女权"内味儿了。

还有一个这样的情节。

金丝雀就职的这个酒吧。

一位女顾客因为笑得太大声,被大Boss听见以为是嘲笑自己,就想惩罚她。

众目睽睽下,让女顾客站在桌上,并且叫男性友人用刀割开她的裙子。

这种暴力手段,不单单是一种羞辱。

更像是一种性隐喻的强暴。

黑金丝雀看到这个场面是如何?

她不敢忤逆自己的老板。

只能偷偷转头,用手快速的抹掉了自己脸上的泪水。

导演将男人的残暴逐渐蓄能。

与哈莉打斗的反派,都极富男性特征:

大块头,茂密的胡须。

追捕哈莉的时候,火力悬殊。

一边是机关枪的突突突,另一边只能靠鼻子狂吸海洛因,才得以突围。

直到最后,哈莉·奎因和猛禽小队们,在一个充满女性主题的游乐园里。

遇到了许多带着面具的强壮肌肉变态男们。

也依旧是用身材和体力上压制着这些女性英雄。

当然,最后就是女性战胜了这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男人。

而哈莉·奎因在对战大Boss前,还说出了一番关于自我(女性)的成长宣言——

因为人们怕你

所以你才能保护他们

就像他们怕J先生一样

但我才是他们应该害怕的人

不是你

也不是J先生

说实话,这个结案陈词真是烂的不行。

女人为什么被限定在害怕、被欺负的状态里。

哈莉也只是经历了一场分手。

而她从分手之前,就是拽上天的小丑女。

一边的设定,是哈莉靠着小丑的庇护才能活到现在。

一边,又要哈莉在分手之后,自力更生。

看似女权。

但不过是把女权,哈莉的人设搞的一团糟。

厌恶男人(小丑)的哈莉,还觉得:钻石应该男人给女人买才对。

这又与女权相悖。

整部电影表现出来的"女权力量"让男人一脸懵逼,而女英雄们"一拳打倒一个男权怪"又让女人尴尬不已。

飘飘始终觉得——

女性作品最好的呈现,应该与性别对立无关。

而《猛禽小队》却把它做最大卖点。

结果是什么?

当所有角色按照教条主义去填充,去设计。

抹杀的,是对丰富而多彩的人性的深入挖掘。

换来的,只不过是又一群刻板的工具人罢了。

矫枉过正,演变成另外一种对人性的漠视——

一边提倡独立,一边拉帮结派;

一边呼唤个性,一边抹杀个性;

一边要求尊重,一边附庸强权。

大女主的力量。

所有的漫改电影里,都希望拥有。

但能将大女主力量细化,却没有那么简单。

飘飘想起《神奇女侠》的设定。

神奇女侠横跨战壕间,抵挡子弹来袭,这是她的超级力量。

但这并不够。

毕竟只是自带的天赋。

真正的力量是,她终于剥下了"女神"的面纱,也成为一个普通人,去感受生活。

那是她褪去天赋神力的瞬间。

却是她展现出作为一个完整的女人,平凡而又充满力量的魅力。

她可以选择,爱上比自己年轻几百岁的飞行员,再与他共享良宵。

她从一个女神,变成了女人。

当她看到自己爱人牺牲时,霎那间的巨大痛苦。

再让她从女人,变成一个女神。

这才是她最后产生巨大能量的来源。

不是因为爱上了男人。

而是因为爱。

在《复联4》最后,小辣椒的那种隐忍,和坚强,不是因为她必须拯救世界。

而是,她是钢铁侠的妻子。

她要来保护他。

所有的英雄,并不是只有在跳脱了感情,才是拥有了最大的力量。

而是在与万物产生感情的关联之后。

爱与不舍。

才缔造出了伟大。

这个道理,在哈莉·奎因身上也是。

别看她是一个神经病的角色,但她在《自杀小队》里格外乖巧。

也懂得付出。

甚至,她对爱病态般的执着。

哈莉·奎因在DC宇宙里,一直被小丑利用,无数次地用她钓出蝙蝠侠。

但小丑一直是哈莉心里的神。

她爱他,发疯一般地爱他。

但她真的只是单纯一个疯狂小妞吗?

《自杀小队》中一个细节让飘飘至今难忘。

当小丑带着哈莉来到化工厂时,问了两个问题。

"你会为我死么?"

哈莉,想都没想说了,"yes"。

但,这个问题显然太简单,小丑问:你会为我活下去么?

这一次,她迟疑了。

想了想,才回答:yes。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么?

为谁而死,这只是一时的痛苦。

为谁而活,那可能会忍受一世的孤单。

这才是最痛的事情。

所以,在《自杀小队》里,小丑为了救哈莉飞机出事了。

哈莉以为小丑死了。

她摘下脖子上写着小丑昵称的项链,看了最后一眼。

就这么扔了出去。

她并没看项链扔的方向。

狠心,决断地要跟小丑分个干净?

并不。

项链不过是物件而已。

不要就不要了。

她心里还是有那一句话:

我要为你而活。

所以,当她又看见自己队友朝她走来时。

哈莉从沮丧,到抹一把脸,又变成了活泼可爱的样子。

这是哈莉。

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人,大女主,和女人们认可的"女权"。

任何事情都无法击垮我。

打不倒我的,都让我变得更强。

无需特意穿上严实的长裤,T恤,也无需刻意地说"不靠男人",才是超级女英雄。

而是,擦干了眼泪之后。

让再一次的热爱,再一次的重生,变得更有力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