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曾活在我们记忆中的剧。
到今年,它已经有 30 岁 " 高龄 " 了,你的童年一定少不了它的启蒙。
在豆瓣上,它的评分高达 9.8:《艺术创想》

但当这个男人走出来,然后用浓浓的翻译腔说着:嗨,大家好,很高兴又与你们见面了。
你的回忆一定像潮水一样涌来 ...
他就是曾经 " 混迹 " 在《小神龙俱乐部》里的尼尔叔叔。

有网友说:他给了我美术的启蒙,但自从这个节目没了以后,我的启蒙就断了。

比如,在一幅乡村画里,如何制造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雾气?
你只需要一根白色粉笔,就能做到。
先在画好的乡村画上,用粉笔涂上几笔,然后用手指抹开涂过的地方,立马做出柔和透明的烟雾效果。



答案还是:一支白色粉笔。
而且操作还很简单:线条画一画,裙边连一连,手指搓一搓 ...
一条芭蕾舞裙就画好了。




他曾经用一根吸管,吹出了一整棵大树。
方法很简单:在卡纸上竖直地滴上颜料,然后用吸管沿着不同的方向吹气。
是不是很简单?但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这个操作很容易把自己搞缺氧,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


尼尔从不用高大上的材料,而是一些随手可得的东西:纸杯、报纸、气球、硬纸板 ...
他的宗旨是,好的东西,从不取决于名贵的材料,而是蕴含其中的创造力。
因此,你可以看到:
他用纸筒和塑料杯,做成了一个精美的木乃伊铅笔盒:




当然,这样的相册,在中国还是要慎做,因为把照片放进这样的框里,很容易被家长拿去毁掉。
依然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


这三样东西,被网友称为:灵魂三宝。

最开始,尼尔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堆在一起,看起来乱糟糟的,但当镜头拉远,奇迹就出现了。
比如,用彩色的浴巾、泳裤、游泳镜、泳帽,组合成一个游泳健将。




可以说,细节和明暗层次做得精细极了。

在节目中,尼尔有一句口头禅:这很简单,你也去试试吧。
长大的网友表示:嗯,试试就逝世。

组建乐团之前, 尼尔特别喜欢艺术创想,甚至还为此读了艺术院校。
结果,尼尔却被告知,他不适合搞艺术,尼尔愤而离校 ...
谈及这段经历时,尼尔说的是 " 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可见他当时有多愤怒。

当然,这个乐团并不是玩票,他们共出了 4 张专辑和 6 首单曲。

要想完成一期 25 分钟的节目,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节目中几分钟的创意,要花掉整个团队几天的时间去构想和打磨。
这些创意的最终审查员,是尼尔的两个儿女,只有他们喜欢,尼尔才会保留这个创意。
为了展现每个步骤,团队需要做 4 个以上的半成品,耗时又耗力。


《艺术创想》做了 18 年,需要大量的创意来支撑,越到后面,尼尔和团队越感到力不从心。
以至于尼尔需要药物刺激,来喂养源源不断的创意输出。

2007 年,因为创意枯竭,180 期的节目走到尽头。
节目结束后,尼尔又把曾经解散的 Marseille 乐团重组,开始了自己的中年摇滚生活。

如今看来,《艺术创想》的画面不好看,做出的那些手工制品,也没啥实用性 ...
但再回过头看它时,我看到一群充满热情和童心的大人们,去鼓励孩子们观察、思考、动手、创造 ...


在缺乏鼓励教育的中国,这样的隔空称赞,对年幼的我们简直珍贵无比。
重温此剧时,有网友说:尼尔,谢谢你一直这么鼓励我。

它们像一盏灯,照亮了另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我们被鼓励去观察、去思考、去创造,而不是被一个又一个冰冷死板的知识点,洗掉童年的趣味和色彩。


他说:不是只有伟大的艺术家才能做出好的艺术品。
他说:好好享受创作的乐趣。
这个节目,从始至终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对一切保持好奇心,哪怕只是一个废弃的纸杯。

当我们知道,一根粉笔能画出缭绕的云雾;一个废纸筒能做出精致的铅笔盒;一根吸管能创作出一幅枯树意境画时 ...
我们自然也懂得了,在平庸的生活里,去创造有趣的瞬间。
但可惜的是,我们很难在电视上,再看到这样的节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