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喊“ NO ”的时候,你听到了吗?

2 月 29 日,素有 " 法国奥斯卡 " 之称的凯撒奖揭晓。

这个平日里向来低调的奖项,却在当晚被一路送上热搜。

骂声、争议声、掌声,在整个舆论场内来回激荡。

该事件的导火索,正是当晚的最大赢家导演罗曼 · 波兰斯基以及他的新片《我控诉》。

不过,和前阵子在柏林影节上 " 一鸣惊人 " 的《列夫 · 道朗:娜塔莎》不同,该片本身谈不上惊世骇俗,也与违背人伦底线无关。

这一次,大众舆论的焦点全都集中在导演身上。

01. 凯撒之夜

罗曼 · 波兰斯基。

但凡看过《好莱坞往事》和对幕后故事略知一二的观众,想必对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

回顾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

犹太人出身的他先后经历了 " 反犹浪潮 "、波兰战役、纳粹集中营的迫害,几次死里逃生。

入行没多久,他便展现了惊人的创作天赋。

1962 年,年仅 29 岁的他凭借《水中刀》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战成名。

此后,他又陆续拍摄了《罗斯玛丽的婴儿》《苦月亮》《唐人街》《苔丝》《钢琴师》等知名影片,横扫欧美各大奖项。

▲罗曼 · 波兰斯基与妻子莎朗 · 塔特的合照

可惜,荣光抹不去污点

多年前,他亲口承认强奸过一位 13 岁少女,并因此被指控多项罪名。

当得知自己将被处以 50 年监禁时,刚刚缓刑出狱的他连夜逃离美国。

时至今日,他仍是被美国司法部记录在案的通缉犯。

他的创作生涯也从此与道德审判捆绑。

▲波兰斯基后来又被两名女性指控性侵

再加上《我控诉》的故事又围绕一起因不公正审判而造成的历史冤案。

" 历史冤案 ",这代表波兰斯基暗藏着自我辩护的心思。

因此在宣布本片入围凯撒奖之初,法国舆论界就已经炸锅。

法国的女权组织、妇女权益机构、影评界,都对此表示难以容忍。

在他们看来,认可罗曼 · 波兰斯基的电影,无异于纵容性侵犯的罪行。

▲为了避免正面冲突,导演本人选择缺席颁奖典礼

面对汹涌而来的批判声,评委会选择一意孤行——

罗曼 · 波兰斯基凭借《我控诉》一举夺得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三项大奖。

于是乎,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被正式推向高潮。

时隔一年,法国的上空再次被火光点亮。

只不过,今夜熊熊燃烧的不再是人类的艺术瑰宝,而是法国人民心中的怒火。

场馆外,挤满了群情激奋的游行示威者。

她们高举火把,数不清的呐喊汇聚成一股洪流,表达着另一种控诉。

既控诉罗曼 · 波兰斯基的罪行,也控诉评委会对真相的漠视。

有人说,这将是属于法国电影的 " 耻辱之夜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凯撒之夜 " 确实值得载入史册。

场馆内,正在酝酿另一场风暴。

为了表达抗议,《燃烧女子的肖像》一众主创相继离场。

跟随其后的还有大批电影女性从业者,甚至包括主持人。

而主演阿黛拉 · 哈内尔的举动更是惹人注目。

率先离场的她一边拍手,一边讽刺地喊道:

"vive la pédophilie,bravo la pédophilie!"

" 恋童癖万岁,恋童癖真棒!"

" 奖励波兰斯基,就是在所有受害者面前吐口水。"

早前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阿黛拉曾这样吐露她的心声。

她之所以如此义愤填膺,出发点不仅是内心的正义感,更因为她曾有过切肤之痛。

凯撒奖评委会的 " 迷之操作 ",无疑让她回想起那个曾被羞耻感击垮的自己,也回忆起险些向世界投降的至暗时刻。

02. 逃离克里斯多夫

2003 年,年仅 12 岁的阿黛拉 · 哈内尔绝对想不到出道作《恶魔的孩子》将会彻底改变她的一生。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导演兼恩师克里斯多夫 · 卢基亚居然会成为缠绕多年的梦魇。

起初,克里斯多夫只是搂肩、说悄悄话,偶尔亲吻小阿黛拉的脸颊。

在部分剧组成员眼里,二人看起来就如同父女般亲密无间。

即使有人站出来表示质疑,导演照样能给出正当理由:

自己是在给小演员导戏,顺便帮对方适应一下剧组氛围。

相处的时间越久,导演的控制欲就越是膨胀。

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触碰,而是强迫阿黛拉与他共处一室。

两人之间的距离正逐渐向危险靠拢。

在欲望的驱使下,克里斯多夫曾经差点就跨越雷池。

讽刺的是,他之所以收手倒不是出于良知,而是不敢承认心中的邪念。

无论是发给媒体的回应,还是与妻子的对话,他都一厢情愿地认为二人之间存在某种 " 爱情关系 "。

他声称自己疯狂地爱上了阿黛拉,全然不顾对方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女。

如果卸下文学滤镜,抛开《洛丽塔》中描写禁忌之恋的病态美与诗意。

现实中的娈童行为对于受害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答案,只能是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创伤。

更关键的是,这种精神创伤几乎是不可逆的。

就像直到多年后,再次与对方意外相遇时,阿黛拉依然会克制不住地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思维混乱。

甚至就连复述这段经历时,她的双手也在微微颤抖。

与此同时,加害者却仍然沉浸在那份虚无幻想中,真是何等的讽刺。

所幸,以切割电影事业为代价,阿黛拉成功逃离了克里斯多夫的魔爪。

在那段浑浑噩噩的日子里,她遇到了生命中最大的救赎——

《水仙花开》的导演,也是后来的恋人瑟琳 · 席安玛

从恋人身上,她汲取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勇气。

在对方耐心的安抚下,那道已经溃烂成脓的伤口,终于等到了治愈的机会。

▲左:阿黛拉 · 哈内尔 右:瑟琳 · 席安玛

创伤可以逐渐愈合,心中的愤怒却难以平息。

就在阿黛拉犹豫不决时,事情迎来了转机。

一部讲述迈克尔 · 杰克逊 " 娈童事件 " 的纪录片《离开梦幻岛》上线。

导演采访了两位据说曾遭受 MJ 性侵的孩子,并从他们口中挖掘到了更多细节。

纪录片上映后,引发了欧美社会的剧烈反响:

MJ 的歌曲被拒播、节目被删减、客串剧集下架。

总之,公众开始重新审视对待这位流行音乐之王的态度。

这些现象让阿黛拉意识到," 自己有必要说出真相 "。

在当事人无法自辩的情况下,纪录片为这起罗生门事件提供了新的证据。

不过最终促使阿黛拉发声的契机,其实是克里斯多夫筹拍新片的消息。

据悉,新片《蝴蝶的诞生》主角恰好和她在《恶魔的孩子》中饰演的角色重名。

在无关人士看来,这大概是巧合。

但落在她眼中,这无疑是种变相的羞辱。

这足以证明克里斯多夫压根儿不在乎阿黛拉的感受,并打算继续粉饰太平。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阿黛拉决定向公众曝光真相。

一时间,法国各大媒体的报道纷至沓来。

资深媒体 Mediapart 更是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跟踪报道。

报道一经问世,便引发了轩然大波。

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示了当初克里斯多夫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势,将阿黛拉玩弄于鼓掌之中。

通过采访多个信源,记者又揭露了导演事后逃避责任的无耻行径。

恰逢当时 #MeToo 运动在法国的兴盛,女权组织与电影业界合力展开了一次 " 联合围剿 "。

克里斯多夫被法国导演协会除名,他的职业生涯基本告终。

这场关乎正义的审判,虽迟但到。

03. 沉默是巨大的暴力

" 支配 "、" 掌控 "、" 孤立 ",是阿黛拉在回忆时最常提及的关键词。

毫无疑问,支配者正是克里斯多夫。

在这段畸形关系中,她的个人意志被对方牢牢压制,不容反抗。

为了达到彻底控制阿黛拉的目的,导演还在剧组实施了 " 独裁统治 "。

但凡敢提出异议的工作人员,都被他借机赶出了剧组。

为了保住饭碗,其他人只好暂时将眼睛闭了起来。

就这样,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阿黛拉逐渐被这股权力的暗流裹挟、禁锢。

整件事的复杂性,在于施暴者拥有多重身份。

撕下 " 恋童癖 "" 猥亵犯 " 的标签,他还是个颇有名望的导演。

他总是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底层民众发声,反对歧视,呼吁平等。

换言之,他完全符合好莱坞对 " 政治正确 " 的定义。

更重要的是,他对阿黛拉有提携之恩。

若不是被他选中,她可能直到今天还是个无名之辈。

可偏偏,他心中又藏有见不得人的兽欲,险些毁了她的前途。

这一切,似乎正如雨果所写:" 人心是妄念、贪婪和图谋的混杂,是梦想的熔炉,是可耻意念的渊薮,也是诡诈的魔窟、欲望的战场。" 光明与黑暗共存,邪恶与善良交织。所谓人性的复杂,莫过于此。

要想更进一步理解阿黛拉的处境,不妨换个角度。

众所周知,电影《聚焦》改编自轰动全球的波士顿神父性侵案。

这起案件的影响力为何如此深远?

难道仅仅是触碰了 " 儿童保护 " 这块绝对禁区?并不。

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里,神父的社会地位往往非比寻常。

他们不但是圣洁高尚的神职人员,更是信仰的代名词。

无论是受害者,还是他们的家人,对待神父通常都是又爱又敬。

" 神父的真面目居然是侵犯儿童的恶魔。"

当真相被揭穿,普罗大众所受的冲击,可想而知。

而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则会陷入迷茫:

" 神父明明是个好人,现在为什么突然要对我做这种事?难道是我哪里做错了?"

" 到底要不要告诉爸妈?我会不会被骂?"

预想中的羞耻感与罪恶感,甚至比 " 侵犯 " 本身更令人煎熬。

而被克里斯多夫多次猥亵的阿黛拉,也是如此。

" 当时我觉得自己很肮脏,我感到非常羞耻,以至于无法与任何人讨论这些事,我以为是我的错。"

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内心折磨,她差点就走向自我毁灭。

直到阿黛拉离开剧组,孤立无援的状况也并未好转。

2014 年,她曾试着向 SRF(法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多位成员倾诉。

令人绝望的是,即使克里斯多夫并未出面,权力的阴影照样笼罩着她。

在信奉利己主义的名利场,根本没有人打算蹚这趟浑水,更没有人愿意为了她去得罪克里斯多夫。

更有甚者,还利用 " 道德绑架 " 来阻止她发声:

" 他是个好人,如果没有他,你谁都不是。"

然而,在这条遍布荆棘的道路上,想要绊倒阿黛拉的又岂止是法国名利场里那群利己主义者。

看过美剧《难以置信》的朋友,应该都还记得剧中主角报案后的遭遇。

态度敷衍的警察、冷漠强硬的问询、让人倍感羞辱的证据采集程序,以及对事实的歪曲。

男警探帕克发现对方的供词中存在前后矛盾,便自以为是地做出了判断:

报案人是个想博取关注的骗人精。

为了逃避更多的 " 二次创伤 ",玛丽只好承认自己是在说谎。

" 司法体系对于女性来说,存在一种根本性的暴力。"

她意识到,司法系统在性侵案件中总是倾向于保护强势一方。

这便是阿黛拉放弃诉诸法律的原因。

事实上,很多相关数据都能佐证这一观点:

据统计,每五位女性当中就有一位曾遭遇过性暴力;

与之对应,强奸罪的定罪率却不及十分之一。

除了维权困难之外,还要额外承担 " 受害者污名化 " 带来的舆论伤害。

一旦意识到这点,受害者大多就放弃了挣扎。

这意味着,司法系统在无形中成了施害者的共谋。

话语即权力。

回望阿黛拉的前半生,你会发现福柯的这句名言几乎贯穿始终。

在施害者、名利场、社会舆论、司法体系的多重压迫下,她被迫沉默。

这些经历就像地震导致的次生灾害,对阿黛拉造成了更深远持久的伤害。

如果用她的话来形容,那就是 " 沉默是巨大的暴力 "。

04. 打破沉默

时至今日,阿黛拉终于等到了打破沉默的最佳时机。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原本的权力平衡被扭转——受害者的社会名望已经远超施害者。

在法国电影圈站稳脚步的她,已经无需去在意外界的恶意揣测。

同样关键的是,在 #MeToo 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她不再是孤军奋战。

反过来,她的声援又为这场运动提供了助燃剂,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 #MeToo 运动对于唤醒性别平等意识和反抗 " 强奸文化 " 的重要性。

自 #MeToo 运动席卷全球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

好莱坞金牌制作人哈维 · 韦恩斯坦身败名裂,目前等待他的是最高长达 29 年的监禁;

奥斯卡影帝凯文 · 史派西在性侵丑闻曝光后一蹶不振。

不仅被最新季《纸牌屋》除名,新片《亿万少年俱乐部》也被抵制,票房惨烈;

六次获得艾美奖的喜剧演员路易 · CK在复出后的首场表演即遭到大量抵制。

这一现象还顺带引发了新一轮的讨论话题:

这些 " 污点艺人 " 还能否回归舞台?

大错已铸成的情况下,他们是否有赎罪的可能?

名导伍迪 · 艾伦同样跌落神坛,曾经合作过的明星纷纷与他划清界限。

亚马逊也宣布取消合约,结果导致他的新片《纽约的一个雨天》被雪藏整整两年。

在梳理 #MeToo 运动的 " 战绩 " 之余,还必须强调一点:

" 惩罚 ",从来不是这场反性骚扰运动的终点。

就像在阿黛拉看来,比起报复克里斯多夫,逼他退圈。

她更想引导大众去思考,去反思犯罪者逍遥法外,受害者被迫沉默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

同时,作为女权运动的受益者,她也希望女性们能站在统一阵线,合力去打破 " 沉默的螺旋 "。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为了从本质上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

借用她的话来说,就是 " 让这个被谎言颠倒是非的世界回到正轨 "。

说到这,我又想起了另一个争议性话题:

本届奥斯卡被批缺乏女性声音。

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女性导演全程缺席 " 最佳导演奖 " 的角逐。

相比往年,今年其实涌现出了不少潜力股。

比如《小妇人》的导演格蕾塔 · 葛韦格、《别告诉她》的导演王子逸,以及《邻里美好的一天》的导演玛丽埃尔 · 海勒

否则,也不会有外媒声称 "2019 年是好莱坞女性导演最扬眉吐气的一年 "。

▲娜塔莉 · 波特曼还特意把这些名字绣在斗篷上

尤其是格蕾塔 · 葛韦格。

继《伯德小姐》之后,她再次展现出了非凡的执导功底。

《小妇人》中既有对于女性主义内核的大胆革新、情感刻画方面的细腻,又有沉稳灵巧的运镜。

她的遗憾落选,着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难平。

纵观奥斯卡 92 年的历史,曾获此殊荣的女性导演迄今为止有且仅有一位。

即凭借《拆弹部队》获奖的凯瑟琳 · 毕格罗。

就算把范围扩大到提名人选,依旧只有 5 位,堪称凤毛麟角。

很显然,奥斯卡学院仍然是以男性精英为主导,当真无愧于 " 老白男 " 这个刻板标签。

▲学院成员中 68% 是男性,84% 是白人

归根到底,#MeToo 运动关注的是社会框架背后的权力结构、资源分配和身份认同。

至于备受吐槽的奥斯卡,就刚好是一面反映父权社会症结的镜子。

女性导演的声音被忽视的现状,则恰如其分地对应着女性话语权被长期压制的事实。

而那些在电影事业中力争上流的优秀女导演,又和凯撒奖场馆外的女权运动者形成了共鸣。

话语权,从来不是他人恩赐之物。它值得每个人去努力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