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找明星演的顶级华语,果然过分真实

你今天认真上网课了吗?

估计全中国学生看到这个问题都要脸红。

每一天打卡上课,都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可能,老师的直播间突然被封了——

可能,你对着电脑吃早餐 10 分钟后才发现麦克风没关——

可能,老师讲课 40 分钟后才发现没开麦——

网课上听到什么,我们基本忘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

学生,学会了激情抠 1;

老师,学会了开直播前先关闭各种野鸡插件。

段子足够多了。

但 Sir 今天不是来讲段子的。

Sir 想 " 曝光 " 一群人。

一群上不起网课的人。

当我们拿网课调侃时,是否有想过这些问题——

家里没手机的人,怎么办?

家里没 Wifi 的人,怎么办?

信号不足以支持直播的人,怎么办?

Sir 猜,99% 的人没想过。

因为这些问题,都被我们默认 " 没有问题 "。

那以下这些故事,我们也能假装 " 没有发生 "。

洛阳市洛宁县一位初一女学生,从开始上网课的第一天,就每天冒着严寒到村部上课。

因为家里没网,只能到这里" 凿壁借光 "

21 岁的藏族姑娘因为家里信号太差,每天要花两个小时爬上海拔 4500 米的雪山上" 囊萤映雪 "

——由于雪地光线太强,她不得不用手裹住手机屏幕才能看清内容。

更让人痛心的,就发生在几天前。

河南邓州的一位初三女孩因家里买不起另一台智能手机,吞下母亲治疗精神病的药物,试图自杀。

好在经过抢救,女孩生命已无大碍。

村里乡里组织捐款,筹集了一万多块。

女孩左腿有残疾的父亲,收到捐款后说:

" 这钱是给三个孩子上学用的,够了,已经没有困难了。"

又是一个貌似圆满的大结局。

但困难真的没有了?

好多网友批评女孩不懂事、玻璃心。

但 Sir 实在不忍心下这样的结论。

还是用电影说话。

20 年过去,我们是否有底气说出那句——

《一个都不能少》

1999 年上映的张艺谋作品。

关于农村、贫穷和教育。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Sir 简单重温下故事——

水泉小学唯一一位老师高老师家中有事请假。

只有小学学历的魏敏芝,为了 50 块钱工资, 答应当一个月的代课老师。

小魏老师没啥文化,教不了学生知识。

她的任务,就是守住学校为数不多的学生。

那年头,看学生比教学生更难。

——太多孩子因为家庭条件被迫辍学。

于是高老师临走前嘱咐魏敏芝:

一个都不能少。

一天点名,有个叫张惠科的孩子不见了。

同学说他跟同乡的一起进城打工。

他爹死得早,他娘卧病在床,家里欠下一屁股债。

学不上了,上不了了。

魏敏芝不接受。

无论如何,她都要把张惠科从城里找回来。

那时 " 国师 " 的电影,还带着未经雕琢、与现代格格不入的笨拙和粗粝。

第一次完全采用非职业演员。

剧组分头跑去山村里找演员,遇到了一对姐妹:

魏敏芝和魏聪芝。

一开始被剧组相中的是妹妹魏聪芝。

乖巧、机灵,就是性格腼腆。

副导演问她会不会唱歌跳舞,她害羞地躲在姐姐后面。

此时魏敏芝主动站了出来说:我会。

就这样,13 岁的魏敏芝成为电影的主角,新一代 " 谋女郎 "。

姜文看过电影后说:

那女孩脸上一点不做作……职业演员演这个人物得准备二三年,而且还得费功夫。

片中出现的所有场景也都是原生态。

漏风的墙壁、破旧的书桌、报纸糊住的门窗……

全部 " 本色演出 "。

留意片中两句一闪而过的标语。

一句出现在去学校的路上:全家兴旺,教育为本。

另一句出现在水泉小学里:积极学文化,不当睁眼瞎。

也是当地老师写的。

电影的美工师曹九平说:

" 我们绝对写不出那种感觉。"

这演员演不出来、美工写不出来的,到底是什么感觉?

说白了:

我们总说贫穷限制了我们对生活的想象。

其实反过来也成立。

生活往往也限制我们对贫穷的认知。

破败、褴褛或许可以装潢。

但世代的延续,从每一个微小细节都泄露出贫瘠的浸染。

就拿片中的一场戏来说。

魏敏芝为了攒足进城的车费,带着学生们去搬砖,一趟下来还多出 6 块钱。

二十几个人买了两瓶汽水。

瞧这如饥似渴的眼神和迫不及待的双手。

多数人平日里爱恨交加的肥宅快乐水。

对他们来说就是奢侈品,是奇珍异宝。

好多人看完电影被魏敏芝的执拗和坚毅感动。

但 Sir 今天想说是更具代表性的角色,丢的那一个——

张惠科。

或许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加深一点,对穷人家孩子的理解。

水泉小学有五个住校生。

张惠科是其中之一。

吃住都在学校,衣服从没换过。

白天上课,晚上睡在书桌拼成的床上。

什么样的学生才要住校?

当然是家庭条件差中之差的。

这对张惠科打击大吗?

好像并没有。

张慧科习惯了,对现状显得没心没肺。

能看出来,这小屁孩天性活泼、调皮。

不怕人,爱傻笑,有性格。

这里的孩子也不是每个都懂事爱学习。

张惠科是个典型。

班里最刺头的学生就是他。

魏敏芝代课第一天,只有他不愿意叫老师。

在上课时间追逐打闹,把稀缺的粉笔撞碎一地。

他还一口咬定不是自己干的。

贫穷对他的影像,不是逼他奋发向上。

而是让他嗜钱如命。

张惠科小小年纪就懂得跟村长谈判,打小报告可以,但你得拿钱来换。

但张惠科只认钱吗?

好像也不是。

当天晚上魏敏芝把已经睡着的张惠科叫起来,让他为白天踩粉笔的事情道歉。

他宁愿掏钱,也不愿道歉。

显然对张惠科来说有个东西比钱重要。

在他的认知里,这东西叫 " 脸 "。

换句话说,这东西叫 " 自尊 "。

张惠科真正受到打击,是他进城之后。

被打击到的,也是他的自尊心。

因为不小心走丢,身上没钱,流落街头。

实在饿极了,就游走在地摊,两眼直勾勾盯着食物,发出饥饿的信号。

遇到好心人施舍,一把接过来。

不然,讪讪地走开。

更让人揪心的地方是。

张惠科既不张口乞讨,也不张口道谢。

依然维护着自己幼小的自尊。

魏敏芝借助电视台的力量找到他后,两人一起坐车回水泉村。

一路上张惠科笑得很开心。

记者问他:城里怎么好,怎么让你喜欢?

他回答:城里一直有那种好吃的,可以白吃白拿。

记者继续问:城里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张惠科的笑容消失了。

想了几秒回答:

去要饭

这是贫穷在张惠科心中投下的阴影。

不止是日常生活的匮乏。

更是对基本尊严的贬损。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

但穷人家孩子的自尊心却总显得突兀

我们习以为常的一种中国式教育:

贫穷教育。

把贫穷当作是培养正能量的极端环境。

因为你穷,你理所应当积极向上、吃苦耐劳。

你之所以还穷,是因为还不够拼,不够能忍。

不然,就是不懂事。

这真的是励志?

更多的是无奈吧。

知识改变命运是他唯一想走的路,唯一能走的路,唯一必走的路。

走不通,就是死胡同。

我们还习以为常的一种解决方案:

爱心捐款。

《一个都不能少》的结尾,电视台带着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来到水泉村。

工作人员把发懵的魏敏芝推到镜头前。

场面混乱。

这是拯救,还是作秀?

仔细看这一画面,意味深长——

主持人,两眼盯着村干部,企图问出她想得到的,足以震撼人心的答案;

摄影机们,不断环绕,企图找出世人眼里,足够震撼的角度。

但他们努力在寻找的,真正的主角在哪?

在主持人看不见的地方,在摄影机底下。

一个个孩子,垫着脚尖,疑惑地望向那些黑色的机器,以及陌生的人。

这才是《一个都不能少》所展现的,最微小,也最真诚的善意。

它没有喊口号,没有模糊任何一个贫穷的面孔。

它好就好在——

不把穷人当做 " 多出来 " 的数字去计算。

而是把他们当做不能少的同袍去关怀。

Sir 也知道,如果真的要把 " 一个都不能少 " 当成目标去实现。

太遥远,也太理想。

但至少,请记住——

他们不是一群被 " 贫穷 " 概括的异类。

而是和我们一样。

有着喜怒哀乐,爱着家人朋友,会好奇,会恐惧,更会努力的人。

却生在了不同的土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阿拉灯神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