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开篇先讲一个娱乐圈冷知识 bot:
2 年前曾在微博上引爆过热搜的女性群像虚构剧《淑女的品格》,真的播出了!

2018 年的时候,各大国产剧中依然充斥着婆婆妈妈,腻歪恋爱脑的女性角色,网友们都快按捺不住手上 40 米长的大刀了。
于是有网友 @SUM 不二,键盘一挥,脑洞大开地在微博上洋洋洒洒写一个剧本,并 cue 了她心目中的 4 位御姐型主角:俞飞鸿、袁泉、曾黎、陈数。

于是被某片方买下版权并拍摄完成,更名为《完美关系》播出。
说《淑女的品格》你们可能一脸懵,但提起《完美关系》你就懂了——
这不就是天天在热搜上霸屏的塑料职业剧么?





她凭什么掰弯无数中国少女?
《完美关系》一开场就是神仙打架。
陈数饰演的副总裁斯黛拉在总裁无故失踪后,联合公司内部亲信,公开向总裁夫人逼宫,谋求总裁之位。
在和总裁夫人当面对峙的时候,两虎相争。嘴角撇起的弧度,字句的顿挫,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别有深意。


对于大学刚毕业,乳臭未干却被空降成为自己上司的总裁闺女,斯黛拉像是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蛰伏着,随时等待反扑机会。



有一说一,单纯就剧情来看,口碑各有褒贬。
国产职业剧的通病:剧情轻飘飘,人设塑料,台词略浮夸的问题还是有,一看编剧就没认真上过班。
节目播放过半,现在《完美关系》的口碑出于一种尴尬状态:配角被全员夸,整个剧情被两位圣母主演拖垮。

" 姐姐好 A,我控制不住发出鸡叫!"
" 陈数好绝啊,眼神和气场能杀人。"
" 陈数我要强推!气场超级大!入股不亏!"
" 这神仙剧情,漂亮姐姐认真搞事业真是绝了。"
而陈数作为配角,不论在气场上还是口碑上,都碾压了主角一头。
毕竟观众苦 " 傻白甜 " 久矣,终于等到了一个气场 max,干练果决,一心一意搞事业的女性角色,恨不得欢呼雀跃,争相安利。
而陈数靠着角色的魅力火出圈,也不是第一次了。

我只服她一个。
今年 43 岁的中生代女演员陈数,一直属于影视圈内演技上乘的实力派演员,靠精湛演技拿下白玉兰奖、华鼎奖双料视后。
出生于艺术世家的陈数,父亲是一名舞蹈家,母亲擅长乐器。而陈数,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学习舞蹈。

但,陈数明显不想要这种安安分分,一眼看到头的人生。

导演很欣赏她,提点了她一句:"如果你喜欢表演的话,你可以上中戏。"
陈数当下就心动了,但随即陷入两难:如果去读书意味着要从歌舞团辞职,辞职意味着再过 2 年就到手的房子泡汤了;但她已经 21 岁了,再不读书就更没机会了。

如愿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后,陈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接不到戏,度过了一阵颇为茫然的时期。
后来同样是被 " 贵人 " 提点,某个导演说陈数的样貌适合拍年代戏,陈数当机立断就砸重金拍了一套旗袍的试戏照,由此揭开了她风情万种的演艺生涯。

《铿锵玫瑰》,《暗算》,《新上海滩》,《倾城之恋》,《建国大业》,《铁梨花》,《和平饭店》……
尤其是《和平饭店》中饰演高级侦缉专家 " 陈佳影 " 一角,令陈数火出圈,成功俘虏了新生代观众。


论美貌没有输过给谁,拼实力和智商,也是掐尖儿的。

每个人各怀个的心思,演着戏,自我乔装,彼此试探,并暗中推进各自的计划。
《和平饭店》简直就是一场真人版狼人杀和密室逃脱。

但陈数却对自己有清醒自知:
观众所迷恋的 " 盛世美颜 " 的 " 颜 ",不是我,那是我与角色合并之后的呈现。

陈数自此终于晋升为 " 姐系 " 的少男杀手,靠极其妩媚又有风情的角色征服观众,甚至男女通吃,更有无数的中国少女尖叫着 "姐姐我可以"。

实力派的春天来了。
陈数在接受记者 @吕燕妮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要在 40+ 的时候参与制作一部生活方式的综艺。
陈数这样表示:
人们一般对东方女性的认识就是到了中年,她们就变得乏味了,好像一切的光芒就没有了。大家都在谈论中生代女演员们的生存现状,你总归要为自己做些突出重围的事,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出击。

剧情里没有家长里短,没有为爱所困,没有年龄困扰和催婚催生。有的只是四个 40 岁的姐姐们努力工作生活,美丽,有钱,自由,想爱谁就爱谁,过着痛快恣意的人生。
之所以被期待,是因为罕有。
被困囿于年龄和生活的人太多,真正畅快淋漓,不被束缚的人几近于无。
而陈数作为被网友钦点的主角之一,就正好承载了网友对 40 岁女人的最佳想象范本。

超过 35 岁的女演员再接新角色,就只能演同龄男演员的姐姐和妈妈。
因为国产影视剧对女性的角色和想象力之匮乏,要么是少女,要么是大妈。两者泾渭分明,没有过度和成长,吝啬笔墨描绘女性的成人、成熟、衰老进程。
因此逼得每一个女明星猛打肉毒杆菌素,微整,健身,死守少女面貌和身材——
因为对她们而言,衰老发胖就几乎等于下岗失业,职业生涯停摆。

荧幕上更真实,鲜活,立体的女性角色也有了观众基础。
这不仅是中生代女演员的胜利,也是国产影视剧多样化的曙光。
要能活成她那样,
谁还会怕老啊?
陈数平日里的生活非常低调,默默过日子和演戏,从不靠私生活博头条。但每逢有作品推出,都能凭借角色惊艳观众,真正靠实力上热搜。
与年少成名的鲜肉鲜花不一样,陈数虽然演技加身,双料影后的奖杯傍身,但她真正跨圈层俘获观众,却是在 40 岁之后。
所以她曾向记者表示,在 40 岁后,她决定放弃 " 岁月静好 " 这件事。
"因为我知道我还可以更好。不是所有女演员的高光时刻都是在年轻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我可能还有高光时刻没有来临 ……"

我 40 岁了,但我依然在走上坡路,我的巅峰还没到来。
这句话单是听着,就让人觉得心生希望。
让蝉主想起了 60 岁出头,拥有作家,歌手,导演,演员多种身份的张艾嘉,在《十三邀》写下的未来期许:我才不过六十四岁,跑起来,路仍长。
在中文语境下,年龄对女性来说依然是刻薄的。

大多数中国女性不敢想象 40+ 后的人生,更别提 60+ 了,那基本就是自家亲妈退休去超市抢菜,晚饭后去跳广场舞的事情了。
但正因为有着像陈数、张艾嘉、俞飞鸿这样还在追逐、游戏、攀爬的中生女性代作为榜样,我们才能稍微卸下对衰老的恐惧——
不论40 岁、还是 60 岁,我们依然可以摆脱年龄困扰,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不畏年龄,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