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北美留学生日报 ,作者尤兰达
本文授权转载自北美留学生日报
公众号 ID: collegedaily
在如今这个纷杂的网络时代,问起小孩子的梦想时,很少再有人会神采奕奕地说:
我想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医生。
比起这些职业,他们更向往当歌手、当明星。小小年纪已是半个网红的孩子也比比皆是。
不止是小孩子向往那些光鲜的外表,华丽的舞台,许多大人也是如此。
在日渐浮躁的消费主义之下,人们越来越聚焦于明星身上营造出的光环。
把追星当成爱好,甚至把明星当成人生信仰,把物质享受和体面当作人生奋斗的目标。

而是那些一直在人后默默做科研,在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之人。
这次疫情,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也让很多人的价值观归于正轨。

人们却发现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以往在热搜上频现的那些明星们,如今鲜有活跃者。
入眼的不再是满屏的明星八卦消息,50 条热搜里关于明星的只占两三个。
其余多是与疫情相关的消息。

人们不禁好奇,平日里备受追捧的那些明星们,如今都在做什么?
近日,有网友爆料了不少消息。
比如还处于疫情上升期的大年初二,有网友晒出偶遇 wxy、ycy 去日本游玩的照片。

几天后,又有网友爆出在纽约一家日料店,偶遇了 jmj 和 yz,两人还穿着情侣羽绒服。


还有去年婚礼沸沸扬扬的 xz 和 gbt,也在日本享受旅行。



但无论明星们是出国旅行、工作,抑或是网友们口中的 " 避难 "。
都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一件事——
娱乐不能兴国,明星更不能救国。
大灾大难面前,那些真正冒着生命危险守护国家守护人民的人,才真正值得 " 榜样 " 二字。
这里倒不是说明星出国避难不行,也无意道德绑架,只是这场疫情让很多人看明白了什么是国民经济的皮毛,什么是国家的基石。
在明星的八卦们霸占热搜的日子里,才是国泰民安一片祥和的日子。
而当国家有难的时候,那些霸占热搜的,是真正的国家栋梁和基石们

但在日渐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消费主义之下,我们却看到疫情面前真正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仍是那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
他们才是社会稳定发展中不变的基石。

2003 年那场战役,在钟南山的带领下,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攻坚破敌。
如今,17 年过去了,钟院士再次因为有蔓延趋势的新型病毒奋战在一线。
其实 2004 年的时候,钟南山院士就曾因为工作负荷太大心肌梗死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即使现在无法再做激烈运动,也不再打篮球,但他在危难时刻仍然选择挺身而出。
钟南山的父亲曾对他说过," 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留点东西,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毫无疑问,钟南山院士此生早已重于泰山。

1 月 18 日,她同钟南山院士等专家一同赶到武汉再战防疫前线。
据公开资料,李兰娟于 1947 年 9 月 13 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
光是这一长串的职称,便足见分量。

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 36 部。

还有在 2013 年带领团队冒着生命危险,主动与 10 余例病例接触,花了一个多月时间,鉴定出 H7N9 禽流感病毒的张文宏医生。
破解了禽流感的特征后,张文宏带领团队很快制订了方案,治好了感染的病人,更掐灭了传染的势头。
由于这场大胜仗,他被评为 " 国家防控 H7N9 先进个人 "。


那些平日里更加无闻的医护人员,则汇聚成众星周围不可忽略的星光。
他们不是明星,也不是著名的国之栋梁。
他们中的更多人只是平凡岗位中不足称道的存在,却真正在抗疫前线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
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真实故事更加贴近你我。
举几个例子。
瞒着家人来到武汉 7 天的女军医彭渝,在工作了 100 多个小时后,甚至来不及查看手机。
丈夫从电视上看到她,才知道她已经在抗疫一线。只能又爱又气的给媳妇儿写下家书:

女军医看到信息忍不住泪水涟涟。
一位叫汪晓婷的一线抗疫医生,在武汉下着雨的凌晨 3 点,步行走在夜班路上。
由于担心传染家人,她每天住在宾馆里,并执意不坐丈夫的车,走路上班。
丈夫只能开车默默护送在后,用车灯为她照亮前路。

女儿哭着把饺子放在前方的空地上,刘海燕在女儿退回原地后才小心翼翼把打包好的饺子提走。

疫情中的居家闲情永远不属于他们。
在我们抱怨着隔离苦、居家无聊的时候,他们却在与死神交锋。
寻常人眼里富裕无边的 " 闲 ",反而成了他们眼里最大的奢望。


小时候那场记忆不多的非典过去了 17 年,没想到另一场大肆扩散的传染病竟然会来得这么快。
这个春节里没有热闹,甚至一个月来人们也没怎么出门。
每天除了翻翻疫情新闻,忽然没了其它想要关注的焦点。

恍然间,总有种不真实感,这竟然是属于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的事情。
新冠病毒来之汹汹,尽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这依然是一场不好打的硬仗。
细想来,如今特殊的 " 战时状态 " 呈现出的或许才是这个社会的真实一面。

如今与每个人生死攸关的疫情,迫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危机意识。
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能让全社会在危难时刻渡过难关的、稳如磐石的中坚力量——
不是浮华花花世界里动辄收入百万千万的那些明星,
而是那些让国家恒久发展,不管上不上热搜,都稳稳站在那里的科学家和各领域专家们,
以及那些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的医护人员。
是他们用负重前行换来秀丽江山,社会安稳。
谨以此文,向他们致敬。为中国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