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等一部剧太太太久了。
阵容诱人——
主演黄轩、佟丽娅、陈数。
不仅有颜,而且属于看到名字就放心的卡司。

号称"国产公关第一剧"。
对,就是那群隐藏在明星、老板、企业背后,化腐朽为神奇的"影子部队"。
上周,它终于开播。
结果……
Sir真是太太太后悔了。
《完美关系》

烂得无可救药吗?
说实话,《完美关系》绝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烂剧。

多线叙事,那叫一个草蛇灰线、紧锣密鼓……
而且,精准地利用了我们对"公关"这一行业的好奇。
重磅危机,暧昧话题,行业反思。
接踵而至。
先是业内人士的自我剖析。
男主角卫哲(黄轩 饰),接受心理咨询。
一套玄学理论先把你唬住:
- 我喜欢解决问题
帮别人解决问题 会忘掉自己的问题
- 可你有没有想过
别人的问题积累得多了
都会变成自己的问题


人生赢家的标配:五十道心理阴影。
随着黄轩的叙述,第二条线也展开了——
脱口秀主持人耿跃出轨被偷拍了。

也是让所有吃瓜群众梦绕魂牵的问题——
明星分手出轨后,声明到底该怎么写的?
以下片段,让Sir的好奇到达峰值。
明星出轨,当事人消失,吵架的却是双方公关。
女的说:


但这就完了吗?
不。
《完美关系》的网,除了撒向充满八卦欲的吃瓜粉丝,更要捕捉那些对商业逻辑敏感的"成功学"粉丝。
在赶去处理自家明星出轨的路上,第三条故事线引出。
——一个家叫"朋坤"的基金出事了,创始人跑路。


又是大新闻。
注意——引出三段主线,本剧居然只用了一分半钟。
心理,出轨,商战。
悬疑气氛顶破,高大上与狗血要素相互交织。
观众对于此剧的期待几近爆发。
但回头来看,不得不承认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实。
——这一分半钟,居然就是这部剧最好看的一分半钟。

因为这唬人的"表面",始终撑不起它粗滥的"里子"。
《完美关系》最重要的里子是什么?
不是颜值,不是剧情。
应该是公关。
打着"国内首部公关题材"电视剧的旗号,这是《完美关系》必须回答的一题。

行内人纷纷吐槽。
Sir作为一个非公关职业者,看完整部剧,非但没有更了解公关。
反而,更糊涂了。
实际上,剧中关于"公关是什么"的台词并不少。
第一集一上来,卫哲就让小助理背诵"卫哲法则":

十万火急还不能忘记背诵,说明这一定是教科书级别的准则。
但你会发现他们接下来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打脸。
"客户至上"。
但Sir真没见过如此牛掰的"社畜"。
耿跃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操心着从酒店逃生的线路。
卫哲的助理从外边溜达回来,阴阳怪气就是一句:
我估计不出十分钟
你连这个门啊 都出不去了

耿跃本人都忍不住吐槽:
你这雇的是什么助理呀
就这样的人
还能做公关呢
她跟我什么态度
闭嘴待着
也不知道她是明星 还是我是明星

"不判断对错""理性冷静"。
作为金牌独立公关人的卫哲,这时候总得出来展现一下职业素养吧。
没想到,和助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耿跃着急忙慌地向他求助,问怎么自己被拍了。
卫哲气定神闲,嘴里还嚼着口香糖(整部剧中他几乎有一半的镜头都在嚼口香糖)。
斜睨了一眼客户的偷情对象,他露出一抹冷笑:
你问我我问谁啊
大白天你就出来泡妞
偷情还这么高调
狗仔不拍你拍谁啊

字里行间都是对出轨者道德和智商的深深唾弃。
但请问,谁是客户?
花钱是请你解决问题,还是做道德审判说风凉话的?
又至于,"速度第一"。
通往事发地的路上,卫哲和助理又是背口号,又是吐槽翻白眼,说了一箩筐废话。
作为金牌公关人,卫哲在事发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后才到达酒店。
什么速度?
黄花菜都凉了的速度。

最可气的是什么?
两集之后,他给你一个普通微博用户都想得到的答案: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
算笔经济账
这个婚你们离不起



就是自相矛盾。
《完美关系》一再用"不明觉厉"的手法渲染着公关一职的高大上,只让观众更加如堕云雾。
但始终没解决,"公关到底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
公关是侦探吗?
换个BGM就是神探夏洛克。

你本科是学传播的
研究生又是读法律的
正好李静柔既需要公关 又需要法律援助
我看啊 这个案子你就接了得了


动辄是驾豪车。


佟丽娅饰演的女主角江达琳,没上过一天班,就空降父亲的传播公司。(传播公司和公关公司有什么区别,剧里也没交代过,Sir也不敢说)
还是直接当总裁。
我一天小职员都没干过
现在一上来就是总裁
那可是总裁诶

其实,就是与记者激情对喷。
-或者说问问你自己
为什么都四十多岁了 还这么没有信心呢
-你说谁四十几岁了?

悬浮在真实的业态之上。
只叫外行人看了场闹剧。
内行人看了个笑话。

看卡司,这部剧是靠谱的。
但到了剧里,个个掉线。
——归根到底,他们被脸谱化的角色框住了。
黄轩饰演的卫哲,关键词是"装"。
他好像在《创业时代》之后,就彻底拗不过来了。
Sir一直认为黄轩的魅力,最大程度来源于干净、简单。
但在《完美关系》中,他为了迎合角色。
表现完全可以竞争国内新一代"油王"。
台词油:
有人觉得我不够帅
我猜你一定是个男的吧
哥们儿 不然你不可能抓不到我的帅点呀
回去问问你的女朋友
我卫哲究竟帅在哪儿


走路永远要插袋,大摇大摆横着走。



标志性的两幅面孔——
玄虚深沉脸。


跟所有"前辈"一样,誓把精英气质煮成一锅猪油。
黄轩被装x人设困住的同时,佟丽娅也深陷于国产电视剧最流行的女主角范式。
出场的第一场戏,就泄露了六字箴言:
玛丽苏,傻白甜。
在继承公关公司之前,江达琳在澳洲留学,并当上了房地产中介。
(别问为什么富二代花了几百万出国要当中介。问,就是自食其力当家作主)
她和自己的澳洲老板,一起带中国女士看房。
客户对房子非常满意,但看到浴室时,江达琳冲着她又是挤眉弄眼,又是拿手割喉咙。
观众傻了,客户也傻了。
你嗓子疼是吗

这栋房子的前女主人在浴缸里自杀了。
客户跑了单,职业素养可歌可泣的她,自然也被老板辞退了。
这一幕让Sir立刻联想到另一部神剧:
《我的真朋友》。
剧中,清纯善良的Baby饰演的中介也坚持一次次地劝退自己的客户。
甚至其中一次,是因为怕对方负担不起贷款。
可我们也要考虑客户感受呀

讲话一句三点头。




所以即使大学刚毕业的江达琳,剧中年龄强行被抬到27岁,佟丽娅演起来也仍然是满屏幕的违和,反而突出了一种畏畏缩缩的气质。

玛丽苏凑上霸道总裁的故事,连Sir都吐槽吐腻了。
怎么国产剧们还是孜孜不倦呢?
事实上,除了黄轩佟丽娅,《完美关系》里也不乏演技闪光。
只是,都太局限了。
比如张凯丽,饰演江达琳的母亲,有一段台词就很出彩。
她试图劝服董事会的好友,支持自己的女儿江达琳出任总裁。
对方立刻表示反对,她却突然扯出另一段往事:
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清
我想起个什么事啊
对了 你儿子小辉还在滨海吗

表面上还言笑晏晏,其实是拿住对方的把柄相威胁。
不见刀光剑影的商战味儿,有了。
又比如陈数。
成熟的她无论是在妆容服饰上,还是举手投足间,都对初出茅庐的江达琳形成降维打击。
Sir觉得最有趣的是下面这个表情。
总裁江达琳对她提出工作上的建议时,她没有恼羞成怒,没有挑衅攻击。
而是全程保持着妥帖的微笑。
但这微笑中,又透露着一丝对无知者的不屑与独断。

但留给她们的空间,实在是太少了。
几集看下来,时时失踪的张凯丽,形象固定在身为女强人的母亲。
而站在女主角对立面的陈数,很难逃脱反派角色的面具。
总而言之——
演技烂的,演技好的,通通都是片面角色下的受害者。
所以,Sir认为《完美关系》的所有差评并不只是针对一部剧的表现。
而是对国产行业剧又一次"正常发挥"催生的无奈。
这些年我们反复失落了多少次?
《亲爱的翻译官》之于翻译官。
《谈判官》之于谈判专家。
《猎场》之于人力资源。
《我的真朋友》之于房产中介。
……




国产行业剧罹患绝症,并且一再被确诊。
一个个鲜活的职业工作者,被傻白甜+霸道总裁的模版绑架。
一个个扣人心弦的行业故事,被想当然的设计和玛丽苏爱情故事稀释。
但为什么我们依然会对国产行业剧有所期待?
为什么总被"国产第一XX剧"吸引?
Sir虽然不忍心,但还是要说。
因为那是我们所有普通的职业人,用奔波的生活,笃定的原则,专业的素养……用每一个人每一天的付出,积累起来的行业信念。
我们不期待被惺惺作态的表面光鲜概括。
我们希望看到的——
是真实,且扎实的血肉。
是那个我们可能做不到,却依然想在职业道路上追求的自己。

编辑助理:稀缺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