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
周五了。

云办公的,也暂时告别死亡摄像头,踏实摸鱼。
今晚最后一篇,Sir 想来点暖心的。
主人公,一只小野猫。
这天,它正从隔壁街觅食回来。
叼着小鱼干往家跑,但还没进家门呢,就被气到了。
一群鸽兄正在自家 " 屋顶 " 唠嗑。
说是屋顶,其实也不过是只没有封顶的纸盒。
占人地盘儿也就算了,其中一位老兄还在小野猫心爱的毛绒玩具上拉粑粑。

只见它嘴一龇,小黑毛全立,小利爪一亮——
都给老子爬!

软乎乎,蹭着睡别提多舒服。
但这就完了吗?
把鸽子赶走,美美吃完晚饭,正睡着——
忽然,外头一声巨响。
被吵醒的它往外一瞅。
喵的!
一张大胖毛脸,一排尖牙,嘴边还涎着几串口水。

《小野猫和斗牛犬》。
欲知后事如何?
心急的,可以先戳完整短片——
小野猫没有被吃掉。
短片英文名《kitbull》。
小猫 kitty 和比特斗牛犬 bulldog 的组合词。
独来独往惯了的傲娇小野猫,跟憨厚比特犬成了难兄难弟。
9 分钟,一部猫狗交友片。
今年冲奥的动画短片之一。
虽最终落选,Sir 却认为它是这个奖项的最大遗珠。
幕后主使绝对大牌——
出自皮克斯短片实验 · 火花计划。
虽然不是传统 3D 制作,但画面简洁,音效准确利落。
戴上耳机,随时怀孕。

全身黑黢黢,头大身小,胡子根根分明地怼在屁股下巴上。

因为,即使剧情简单。
但短片每一个动态细节,都持续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瞧这小怂猫。
跳来跳去踢倒一空矿泉水瓶,瓶盖哧溜掉在地上发出声响。
第一反应是防备,尾巴直立,全身炸毛。
再迅速窜回根据地潜伏,静观其变。

不仅萌,还萌得有性格。

主人出来给它套狗链,主人走到哪里,它跟到哪。
进不去门还在门口晃动着尾巴。
不给开门还挠门。

全片小两只的情绪变化也循序渐进。
初见时的敌意,到相处中的亲近,再到完全信任的互救。

《小野猫》的立意也巧妙地融入角色。
它在用不同物种间的故事,温柔地唤醒着不同人类间的信任。
新邻居搬来后,小野猫虎视眈眈地盯了那家伙好一阵。
发现它也是孤家寡汪一只。
主人偶尔出来,给它拴链子,或者训练它撕咬东西。
于是,伤痕累累的外形,粗暴的行为,让它招来不少偏见。
不仅小野猫防着它。
连好心喂食的路人看到,也是一惊,本能地躲开。

要知道,比特斗牛犬原本是美国的保姆犬种之一,曾经被人评价不适合当看守犬,因为对人太过友好。
但美国风靡一时的地下斗狗活动,把它们训练成了斗犬。
物尽其用,用完即弃。
幸好,小野猫让斗牛犬摆脱了终日争斗的命运。
也因为小野猫的信任,让担负了凶恶之名的斗牛犬被人类放心触摸。

它遇见了那个可以一起玩的同伴。
它们遇见了可以陪伴守护的家人。

一个镜头让 Sir 动容。
当新主人对斗牛犬改观后,想接近它。
于是人类弯下身子,伸出手想去抚摸。
但此时——
斗牛犬下意识眉头一皱,本能逃避。
它曾被这样佯装的善意伤害过太多次了。
但就这样放弃了吗?
那只悬在空中的手,停了停,然后放慢速度,温柔地搭在了斗牛犬的脑袋上。

这才是《小野猫》真正想表达的——
要在这充满隔阂与谎言的世界建立信任。
不仅需要伸出手的勇气。
还需要有停一停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