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顶级纪录片,我哭着看完

回顾 2020 年的这个开年,依然让很多人惊魂未甫。

澳大利亚的山火蔓延,导致超 10 亿动物死亡。

非洲蝗灾,威胁着几千万人的粮食供应。

西班牙暴雪,菲律宾地震,当然,还有中国正在经历的疫情。

这一切,都不由得让我们开始反思: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

而早在去年 10 月份,一部由 BBC 出品的自然纪录片 " 横空出世 "。

它不仅呈现了地球生态的丰富多彩,更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深刻警醒与启示。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影片口碑不俗,自上线后在豆瓣斩获9.7的高分。

海内外也都纷纷给予影片极高的评价。

更有一位独立评论家奉上了最高赞誉,称它是"BBC 有史以来最棒的野生动物纪录片 "

和《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冰冻星球》等优秀纪录片一样,本片依然延续 BBC 的一贯风格——

历时多年精心打磨,摄影、配乐、解说等各个层面都达到世界顶级水准

但与此前不同,本片的焦点更侧重于通过对七个大洲的真实记录,来呈现地球上最丰富多彩的自然图景与生命故事

从常年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郁郁葱葱的南美丛林。

从浩瀚辽阔的澳洲海洋,到一望无垠的非洲草原,我们从中 " 见证 " 到了地球上众多生命的重要时刻。

而这一切,正如一首生命的赞歌,吟唱着自然世界独有的动人旋律。

南极洲的故事,要从一只在风暴中降生的韦德尔氏海豹说起。

海豹妈妈刚刚诞下的小海豹,一出生就面临着冷酷严寒的考验。

更槽糕的是,初生的海豹幼崽在前 10 天并不会游泳。

因此,当风暴来临之际,它不能像妈妈一样潜入水中躲避,只能被困于冰上,独自一人承受冰雪的肆虐。

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有的小海豹会不幸夭折。

而另一些小海豹则挺过风雪,成功存活了下来。

当小海豹跟随着妈妈潜入水中,就再也不用担心风雪的侵袭了。

在温暖的水中,它和妈妈一起悠游,缤纷多彩的世界就此展开。

和韦德尔氏海豹同样在南极大陆艰难生存的,还有灰头信天翁

据统计,在过去 15 年中,灰头信天翁的数量已经减少一半以上,它们正濒临灭绝。

为了抚育刚出生的信天翁雏鸟长大,它的父母轮流为雏鸟抵挡凛冽寒风,并出海觅食。

而此时,刚好逢上了南极大陆的猛烈风暴,信天翁雏鸟必须坚守在巢穴中,独自面对这个危机重重的时刻。

雏鸟在风暴中幸免于难,但被吹出巢穴的它如果不及时返巢,只能勉强存活几个小时。

当成年信天翁返回家中时,信天翁宝宝试图让父母前来救援,但它们却无动于衷。

这是因为信天翁的亲子鉴定方式十分奇葩,只有呆在巢穴中才会被 " 识别 " 为自己的孩子。

因此,信天翁宝宝无论多么困难,都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返回巢中。

终于,雏鸟大功告成,亲情的纽带又重新联结。

亚洲故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湖北神农架的川金丝猴

隆冬时节,川金丝猴的一家之主带领家族成员寻觅食物。

茫茫雪原之中,食物少得可怜,唯一能找到的只有树皮、苔藓和地衣。

但对于它们来说,此时的任何食物,都弥足珍贵。

然而,正当它们准备享用食物之际,另一群川金丝猴循迹而来。

两个部落之间的战役,一触即发。

随着两位部落首领的正面交锋,雄性川金丝猴纷纷展开混战。

拳拳到肉的击打,声势浩大的场面,俨然一部动作大片。

很快,雌性川金丝猴也进入了战斗。

来犯者终因寡不敌众,落荒而逃。

川金丝猴幼崽又回到了长者的怀中,一切重回平静安稳。

如果说,抱团取暖是川金丝猴在寒冷森林中获取温暖的唯一方法。

那么,在印度尼西亚丛林中,苏门答腊犀却是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生存。

和广为人知的非洲犀牛相比,苏门答腊犀的个头只有前者的五分之一。

而除了个头较小、" 歌声 " 与众不同之外,它们还有着堪称" 森林守护者 "的稀有属性。

苏门答腊犀是森林中的园丁,它们不仅依靠森林维生,还帮忙植树和维护森林。

它食用水果,然后通过粪便四处播撒种子。

这样一来,它喜欢的食物就可以遍布森林各处。

过去,苏门答腊犀的身影遍布东南亚各处。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近 40 年来森林的大肆砍伐,苏门答腊犀的栖息地正在大面积减少。

它们的数量已不足 70 头

南美洲的故事中,一次美洲狮的 " 捕猎行动 " 可谓是惊心动魄。

草原上,一群原驼出没,它们成功吸引了美洲狮妈妈的注意。

美洲狮妈妈决定直击猎物的咽喉,令其窒息。

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原驼身高两米,体重是美洲狮的三倍以上

在追袭过程中,原驼几次挣脱,美洲狮妈妈遭受重创。

安第斯山脉气象变化多端,很快,山原被白雪覆盖,也让美洲狮肤色的伪装变得难以实现。

但捕捉新的猎物,是此时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

于是,趁着一只原驼不备,美洲狮妈妈迅速发起进攻。

将原驼扑倒后,它紧紧咬住不敢轻易松口,因为它此刻正身处在一头雄性美洲狮的领地。

美洲狮妈妈叼着猎物缓慢前行,终于在行进一公里后放下猎物。

三只美洲狮宝宝蜂拥而上,一起来享用这份来之不易的大餐。

然而,这份大餐只能满足全家几天的口粮,之后,美洲狮妈妈还要竭尽全力,继续捕猎。

纪录片此次所聚焦的仍然是动物

无论是群居的企鹅,稀有的南露脊鲸,身形庞大的海象,还是凶猛的猎豹,狡猾的毒蛇。

每一种生物,都有着十分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生命故事。

摄制组也不吝将大自然的壮观与瑰丽,在镜头中极致呈现。

影片拍摄长达4 年1500 多人参与,到访了40 多个国家。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影片中真实而精彩的自然生态纪录。

然而,除此之外,本片其实更多聚焦于对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与衰退的反思

比如,随着亚洲的经济发展,森林的砍伐愈演愈烈。

大量的野生动物数量发生锐减,有不少甚至成为了濒危物种。

在东南亚,大面积的棕榈树种植园,损害了热带雨林原本的生物多样性,也因此使得野生动物的家园面目全非。

再比如,由于气温升高,海象的栖息地范围变小。

有些海象为了摆脱喧闹、狭小的海滩空间,奋力爬上悬崖。

然而,悬崖之上,虎视眈眈的北极熊令人生畏。

不少海象出于本能,试图从悬崖跳入海面,于是,惨剧发生了。

坠落的海象中,一命呜呼者不在少数,而大量的海象扎堆坠崖,则让它们迅速成为了北极熊的盘中餐。

回归现实,无论是焚烧上千万公顷的澳洲山火,还是气势汹汹的非洲蝗灾

又或是最近引起全球气象学家注意的南极高温,这些无疑都给人类带来十分重要的警醒和提示 。

据 2018 年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从 1970 年到 2014 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60%

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百年来的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了100 倍

更有科学家计算,全世界每天有75 个物种灭绝,每个小时就有3 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

还记得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中,曾有过一段这样的描述。

"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

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作为一部自然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的闪光之处,除了影片制作层面的精益求精外,更在于点出 " 自然保护 " 的重要议题,却并没有枯燥的说教。

它巧妙选用了一种朴实、含蓄却极为有力的方式,召唤着我们每个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密切关注。

那些起伏的山峦,无垠的草原,那些翱翔的飞鸟,奔跑的羚羊。

这一切,不仅是这个星球上最独特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正如本片的解说戴维 · 阿滕伯格所说," 我们对自然界了解得还是太少,而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唤起更多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

因为,我们虽然生活在不同大洲,但却拥有着同一颗(也是唯一一颗)星球。

因此无论何时必须铭记:保护地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