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的热搜闹剧,该停了!

疫情相关热搜,或多或少都与它有关。

——防护服

又是前线医护缺少医疗物资,为节省一套防护服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又是女性医护工作者,为方便穿换防护服投身于战场集体剃了光头;

……

提起这身衣服,总是带着点心疼和气愤。

明明是前线医护最不可缺少的 " 抗疫武器 "。

它怎么就导致了一桩桩热搜闹剧?

01

医用防护服。

是阻隔感染病原最直接有效的装备。

面对感染疫情时,医护人员们要率先走入危险区披挂上阵,最应该重视的,就是医护人员们的安全问题。

在美国抗击流感的纪录片《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中,在每次医护参与传染病疫情救治之前,都会不厌其烦的重复着:

穿好防护服。

医护人员,要保护好自己之后再救人。

而就这一点,我们更是深有所感。

在 17 年前的非典中,医护人员的感染率就高到不成比例。

自广东发现第一例患者后,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导致参与救治的八名医务人员全部感染。

直到后来人们意识到这问题,医护们才开始都穿上了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因为这样才可以防止病毒扩散,保证医护的安全。

而眼下,就这件 " 救命 " 的衣服。

却引发了像是俄罗斯套娃一环接一环悲哀的故事。

根据新闻内容,扒叔简单总结了一下——

第一,各方捐款,善良被消费。

为疫情防控献一份力,多补充些医疗物资,各地方企业、明星歌手,以及普通老百姓都会捐款出力。

由此," 富裕 " 的他们未捐款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捐了款也要被怀疑真实性。

而与其而来的 " 正能量 ",就是老人为疫情捐款。

重庆 87 岁老人捐出毕生积蓄 20 万元,这笔钱她攒了 30 多年;沈阳卖爆米花的老人 50 年攒 2.5 万全捐医院;杭州退休环卫工捐出 10 万积蓄,卡里只剩 13.78 元 ……

晚年生活的保障都捐出来了,善举值得尊重,但被宣传渲染的 " 为大国奉献小我 " 的举动却是太过残忍了。

善良不该用捐款金额来衡量。

第二,节省防护服,成了标准。

疫情突袭,让医用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供应变得十分紧张。

有些驰援前线的医护为了节省防护服,8 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而后,似乎这就成了媒体噱头,穿着防护服睡觉、生理期裤子湿透了也忍耐 …… 莫名的这就变成了热搜上的医护标准。

呵呵。

国难当头,前方的战士却要遭受着道德绑架。

第三,剃光头事件," 尊重 " 比赞美更重要。

" 穿换防护服方便 "

" 避免头发闷热滋生细菌 "

……

在痛哭悲伤中,女医护们被集体剃了光头,还拿着她们的头发给她们看。

而后 " 牺牲式 " 宣传作为媒体流量的来源,媒体带节奏的报导,直接导致一种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你是奔往前线的医护,你就应该剪短发剃头。

一件件 " 悲惨 " 的故事。

让这件防护服看上去 " 罪孽深重 "。

真正用得上的人,爱护有加不舍得浪费一个,将这当作 " 救命 " 必备;用不上的人,将此作为噱头没尊严的 " 卖惨 " 宣传,使其变得如此不堪。

反倒忘了。

那些由它而来的,最值得我们记住的感动。

02

这是一场硬核 " 战疫 "。

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三层口罩,闷热又看不见脸。

此前就曾有过这样感动又心酸的新闻,夫妻二人隔离病房偶遇,彼此难以辨认,还是通过眼神和言语才确认对方,他们隔着防护服紧紧相拥 ……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 " 不识人 " 的状况再出现,不少医护们都在防护服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有时候还会再加上一句 " 戳心 " 的话。

或是对自己的打气。

一句简单粗暴的" 武汉加油 ",这是李兰娟院士以及更多医护们在抗疫前线最大的祝愿。

话不必多说,此行是为救治病人,不达目的不撤兵。

或是疫情后的心愿。

本来以为过年时就定亲的这位医护,却没想到疫情来袭,他第一时间赶去驰援武汉,不得不延缓婚事。

" 等疫情结束后,我娶你!"这特别的示爱,是最暖心也最坚定的承诺。

或是缓解气氛的一句俏皮话。

不少病人都有焦虑的表现,护士姐姐就在防护服上写着大大的" 胡歌老婆 ",缓解病房的气氛。

而胡歌也隔空表白,还大方地将这个名字暂时借用,传递了最暖心的支持。

最美逆行者们,其实也是普通人。

在抗疫前线上,他们冒着最大风险前行,偶尔也会穿戴好装备回过头大喊:为我加油!

我们热爱这种义无反顾的前进。

我们也感动有人为她们做出的最美好的回应鼓励。

我们虽然看不见他们的脸庞,却从这些字里看到了希望。

脱掉防护服,谁还不是家里的宝贝;

穿上防护衣,他们就是防疫一线的战士。

防护服上的感动说也说不完。

它是医护人员的战衣,写在防护服上的字是标记、是心愿、更是无声的誓词。

03

可悲,又可笑。

那些温暖的、感动的、热烈的、鼓舞的故事无人知晓,而又一罗生门事件,却将 " 防护服 " 炒上了热搜。

17 年后,那件非典时期的防护服被穿上了身。

女护士左肩写着 " 非典 "、右肩写着 " 新冠 " 的背影照片在网络上刷屏。

看到的第一眼。

我们想知道这件衣服上所发生的故事,时隔 17 年,它究竟有怎样的经历,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振奋人心。

但好笑的是,故事却产生了两个版本。

一,护士李芳两次抗疫的战服。

人民医院的护士李芳,在 17 年前就曾穿着这身战衣对抗非典,直到 17 年后,作为抗击非典的老兵,她又穿着这身战衣义无反顾的站上前线。

故事写的有板有眼,鼓舞人心。

但在之后,澎湃新闻的报道中,故事的背后却全变了。

记者电话求证发现,照片中的女医护是感染科发热门诊的组长沈群,更讽刺的是,沈群其实是个 90 后,在抗击非典的时候,她不过才是个几岁的孩子。

而网传女医护穿上旧衣是因为这所医院物资 " 用尽 ",这更是不实信息。

从采访中我们得知,防护服经过消毒清洁后可再次使用,而穿上这身旧时的战服,也是为了薪火相传,传承当年医护们的精神。

惨,还是防护服惨。

全靠一张图编出的故事,或好或坏,或激动或悲哀,却都失去了故事原本的真实性。

不去猜测那些故事。

" 非典 "," 新冠 "。

其实衣服上的四个字,就足以证明他们的伟大。

说白了,那不过是一件衣服。

摆放在那里平平无奇寻常无比,只有当医护人员穿上它时,它才会变成铠甲。

如果非要拿一件防护服引发的故事,以 " 卖惨 " 式宣传当作正面典型,反倒是对医护人员们对一种侮辱。

鼓励因奉献而被迫 " 牺牲 ",并不是真正的正能量。

我们更该关注的是穿上防护服的战士们。

我们更想看到的是他们被 " 关心 "。

在她们穿着防护服只看到一双眼睛,疲惫着歪着头喊话岳云鹏相声的时候,会有句暖心的鼓舞:等疫情结束,想听啥演啥!

在他们包裹严实第一时间赶赴到一线时,当地医院食堂忙活起来,特别根据口味准备了饭菜。

在他们穿戴好防护服转过头,满是骄傲自豪的展示在网络上时,评论上一致刷屏的 " 加油,平安归来 "。

……

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不过职责所在,选择去做了了不起的事。

我们不应该标榜着 " 牺牲光荣 ",也不该让 " 痛心 " 的事再次发生。

比那件防护服更该上热搜的,是勇往直前的战士们。

这里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