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尘封 20 年的自杀案,因为一个新证人的出现,再起波澜。
石川百合是神奈川警署的一名刑警。这天,有一个人来报案,说她看见了杀人。
报案人是一个外籍。她说,在下班的途中,看见一个年轻人被扔下车。
那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胸口放着张纸,上面写着 " 爸爸,我是自由的,再见了 "。
百合忙问她,是什么时候的事。
那人说:
96 年的 1 月
距今二十年前,现在才来报案?
这是怎么回事——
铁证悬案:真实之门
コールドケース~真実の扉~

他是医学院的大学生,生于富裕家庭,住高级社区,父亲是外科医生。生活无忧,前途无量,没有自杀的理由。
但,因为没有他杀的有力证据,以自杀结案。
直到 20 年后,一个目击证人的出现,让这起尘封已久的自杀案再次进入警方视野。
百合与同事重启调查,抹去掩盖真相的灰尘,挖掘真相,也挖掘出底下的人性之恶。
她们最先找到死者的父亲,告诉他因为有了目击证人,警方打算重启调查。
然而,父亲的反应却出人意料。父亲既不高兴也不痛苦,反而像一个路人,对此的态度是,敷衍。
请回吧,事情已经过去了
我儿子是自杀的,我是这么认定的

社会关系。
顺一本来是医学院的学生,却只念了半年就辍学,加入了一个叫 " 自由之心 " 的组织。
一个邪教。
警方从他们的基地搜出大量砒霜,怀疑他们策划恐怖袭击,强迫他们解散,教主现在还关在监狱。
从他入手。
坏人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坏人,你看教主的样子。
他蔑视百合这样的警察:
你们这些执法者总是一脸严肃
其实和孩提时代一样,容易害怕,但又要装作镇定

他认为是自己解放了顺一,让顺一寻求到了解脱之道:
他父母非要他做医生,弄得他很苦恼
他本人是想从事艺术工作的
……
而顺一加入 " 自由之心 " 弃学,抛弃家人,在他看来是:
我只是给了他另一种人生选择

这就要说到 " 自由之心 " 的一项奇葩教规:成员在加入组织后,可以选择一个教员作为自己的伴侣。
而顺一选择的,是教主原来的伴侣。
在顺一和他的伴侣日渐亲密的相处中,他们产生了爱情。教主也许会因为嫉妒而杀了顺一。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隐藏得更深的事情被挖出。
顺一死之前,他们家也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这是父子反目的关键。
母亲和父亲因为顺一想转学而发生争吵,母亲在那个夜晚失足坠楼而死,警方来的时候,他们一家人都说看见母亲不小心掉下去,实际上只有父亲看见。

" 自由之心 " 还有一项规定,要加入的成员必须斩断让自己痛苦的过去,是所谓的 " 重生计划 "。而顺一的 " 重生计划 " 就是——杀死父亲。

教主的保镖最后坦白:
是那个真正不正常的人杀了他

《铁证悬案:真实之门》是翻拍自美剧《铁证悬案》。将故事的背景改到日本神奈川县。百合小组成员,把一桩桩旧案翻出,让真相浮出水面,将凶手绳之以法。
《真实之门》的重点不在于推理破案。
里面没有什么绝妙的杀人手法,高智商犯罪,因此也就少了精妙的推理。老实说,和纯正的犯罪剧相比,快感是少了一些的。
但,它多的是对人的关注。

一般犯罪剧重推理,推理的着眼点是杀人这件事,杀谁,怎么杀。
《真实之门》重调查,调查看重的是人,查谁,查到什么。
从调查案件的相关人入手,陈年旧事在被调查者口中一一讲述,拼凑出凶杀的真相。而从证人的口中说出的话,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出一些逻辑推理忽略的事实。
从这些事实中才可以看出,凶杀这个结果的因。

顺一被毒杀是果,那么因呢?
从教主口中可以得知一二。
顺一想从事的事业和父亲对他的期望背道而驰。因此,还间接造成了母亲的死亡。
这背后说的其实是父母对子女的控制。
顺一离家出走,是想摆脱父亲对自己的控制。但他加入 " 自由之心 ",寻求解脱,反而陷入了另一种控制之中。

父亲和教主,无论以何种名义,实际上都是想控制顺一。
在因之外,《真实之门》的调查,还在抚平恶果带来的伤痛。
把陈年旧事一一翻出,从中拼凑出真凶的模样,也让那些被过去阴影缠绕的人得以新生。
还是说顺一的家人。
在强权父亲的控制下,母亲意外死去,对顺一和顺一的姐姐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死亡也同样触动了父亲,他最后决定放弃对顺一的控制,听从顺一的意见,把他送回了 " 自由之心 "。
父亲一直对女儿隐瞒这件事,因为不想连女儿也失去。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父亲认识到,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真实之门》里,凶杀是破碎的镜子,那证人的证言就是散落各地是碎片。调查就是拼凑出真凶的模样。
而在镜子中,呈现的不仅有真凶,还有芸芸众生道德模糊的脸庞。
比如,那个迟来二十年的目击证人。
百合问她,为什么二十年前的事,现在才来报案。如果她在二十年就出来作证,那这个案子绝对不会以自杀来结案。
但她随即明白,也知道不能如此指责。
因为证人是非法入境的外国人,如果报案,身份就会暴露。二十年后,她身患癌症就要回国,所以才敢报案。

但你能横加指责吗?恐怕不行。
《真实之门》并没有对普通人的自私一面大加鞭笞,而是有一种细腻的理解和安慰。就像百合听完目击证人的话以后的反应。

一个单亲妈妈抱着女儿从高楼跳下,害死了女儿。
比瞳佳 17 岁怀孕,孩子的父亲早就跑路,找不到人,她父母双亡,只能独自带着六岁的女儿生活,其间酗酒,和各种男人鬼混。
儿童咨询中心的干部以剥夺她的抚养权威胁,想猥亵女儿。

但那天晚上,来的并不是猥琐的干部。
也就是说,她因为想保护女儿却害死了女儿。

《真实之门》同样没有批判比佳瞳,在最后,她和百合从警察局出来的时候,画面是樱花从她身旁飘落。它对并不美好的普通人的态度仍然是理解。

对,就是前段时间安利过的《重案六组》。
它们很相似,节奏轻快,每一个案子都是在一两集内解决。
它们都是以警察的视角来看现实世界,以谋杀案件表现生活中的普通人,折射出现实世界某种真实。
这种人性中暧昧的,模糊的灰色地带,它并不好看,甚至丑陋,但却不能忽视。
《重案六组》和《真实之门》都有一种刻意地回避。它们并不展示惨烈的凶案现场和诡异的行凶手法,以猎奇吸引观众。
也许《重案六组》是碍于审查尺度,但它们都敢于触碰比猎奇更骇人的现实。这是不需要限制级场景也能表现出的东西。
现在的国产剧少了这样的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