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动画来了,竟然全屏「马赛克」

就算你不是科幻迷。

那也一定听说过《三体》的大名。

《三体》影视化的消息,国内流传已久。

18 年,外媒甚至一度传出亚马逊影业要花10 亿美元拍《三体》的新闻。

然而,不论美剧还是电影,我们迟迟没能等到。

今年,一部动画版三体先声夺人——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

闻名遐迩的《三体》,主线很简单——

全人类抵御外星人入侵。

高等外星文明三体人科技发达,但生活环境恶劣。

他们收到了地球发出的宇宙信号,于是派出远征舰队。

将于400 年后到达地球,侵占人类的家园。

这三体人很鸡贼,为了保证侵略计划万无一失。

他们向地球发射了超级计算机 " 智子 ",来实时监控地球,掌握人类的秘密。

同时,智子还不停地干扰地球上的高能物理实验。

彻底遏制了地球文明基础科学的发展

灾难之前,地球上分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势力。

有人对人类绝望。

他们拥护三体人的降临,成立了地球三体组织(简称 ETO)。

也有人积极应对。

三体人虽然科技先进、逻辑缜密,但思维透明,不擅长隐瞒和欺诈

于是,联合国放权给四位" 面壁者 ",让他们担任救世主的角色。

面壁者可以利用全世界的资源,自由实施拯救地球的行动。

而要求只有一条,绝对不能让智子发现自己的计划

这次的主人公章北海,很特殊。

他既不属于三体组织,也不是面壁者。

作为原作中的一个" 暗线人物 ",戏份并不多。

但章北海" 闷声做大事 "

官方的面壁者们接连失败。

反倒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军官,挽救了人类最后的希望。

《章北海传》最重要的关键词是" 逃亡主义 "

在三体人的眼中,人类绝无可能在战场上获胜。

逃跑才是人类唯一的希望。

所以,他们要尽一切可能掐灭人类的" 逃跑计划"

但有趣的是,人类自己也不赞成逃跑。

理由很简单——机会不均等

假如灾难真的降临,人类宁愿共荣共损,也不愿意只有小部分人活下去(尤其当自己并不属于这批人的时候)。

而章北海出生于军人世家,在军中的职位是政委

专抓军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他自己也认为——

思想是面对三体人的最大武器。

关于章北海的理念,动画中的一段原创情节最能体现。

章北海和第三位面壁者比尔 · 希恩斯,进行短暂的会晤。

起初两人只是寒暄。

突然心念一动,对视良久。

继而哈哈大笑,紧握住了对方的手。

给你一个眼神你自己体会

两人到底交流了啥,智子再神通广大也无从得知。

这是独属于人类的交流方式,我们称之为" 心领神会 "

看过《三体》的同学,都能明白这段改编有多么精妙。

但这里涉及关键反转,就不剧透了。

看到心中的神作,能以这样的方式 " 动起来 "。

我完全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其实早在 2013 年,游族网络的 CEO孔二狗就宣称拿到了《三体》小说的改编权。

为此他成立了游族影业,2014 年宣布电影开拍。

电影号称斥资两亿

请来张静初、冯绍峰主演。

然而六年过去了。

除了一个网游质感的PPT 预告片和几段拍摄花絮。

观众什么都没看到。

回过神一看,上映时间已经拖到了 2022 年

官方挖了大坑,三体粉丝们坐不住了。

同人作品开始各显神威。

最有名的,要数王壬在 2015 年制作的概念短片《水滴》。

《水滴》的灵感来源于《三体 · 黑暗森林》

三体人仅凭借一个水滴状的探测器,就让人类恒星级舰队近乎全军覆没。

短片中的高概念完全还原了《三体》" 人类在宇宙中渺小如蝼蚁 "的意境。

让作者刘慈欣也不禁惊呼" 能拍出来死也瞑目 "

相较于《水滴》,《我的三体》系列最初并不是同人作品里的佼佼者。

2014 年,网友" 神游八方 "在网上发布了一组名为《我的三体》的自制视频。

故事情节全在游戏《我的世界》里录制

从画质、配音到字幕,无一不透露出制作的贫穷和粗糙。

第一集,锯树场景竟然是" 游戏操作 "

画面糙成这样,还能打动严苛的三体粉。

三体大电影如果照这部动画抄袭

也能轻松拿到七分

达到这种水平

哪怕画面粗糙成方块我也愿意看

第一点靠的自然是诚意

玩过《我的世界》的都知道,这是一个自由度很高,但耗时耗力的游戏。

玩家用小方块搭建人物和建筑,打造 " 我的世界 "。

而《我的三体》中,所有的场景都是制作组一块一块搭出来的

比如这个像素画风,粉丝却一眼就能认出来的红岸基地

第二点,姑且可以称之为一个" 三体粉丝 " 的素养

选择游戏场景来录制小电影,当然是节省成本的无奈之举

但这种别具一格的" 马赛克 " 画风,却能直观地还原《三体》中的不少宏大场景

原作中的" 古筝计划 "

三体地球叛军的 " 审判日 " 号巨轮,通过大史和汪淼设置的" 死亡之琴 "

巨轮被纳米丝像切豆腐一样切割成四十多片薄片。

这一场景,虽然用方块搭建,仍然给观众们留下了极大的震撼

甚至在第二季《我的三体之罗辑传》。

为了塑造罗辑风流不羁的性格,制作组还特别" 发福利 "

描绘了罗辑的一段风流韵事。

让观众们体会了一把" 在马赛克动画中看马赛克 "的乐趣。

虽然是粉丝自制动画,《我的三体》没有止步于自娱自乐

相反,它每一集都在进步

从中文字幕升级成中英双语。

从游戏引擎录制,改为三维动画软件 C4D 制作。

人手不够,就在片尾字幕里招人

凭着一股韧劲,《我的三体》吸引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幕后人员。

不仅拉到了投资,制作上也越来越专业。

后来,甚至拿到了《三体》原作的改编权。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 同人逼死官方 "

在《章北海传》中,观众不难发现,从动作的流畅度到画面的精细度,都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不管是宇宙空间、飞船爆炸的大场面,还是营造氛围的光影变换。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大片质感

而主创的诚意,依旧不减当年。

《章北海传》开篇,依旧是红岸基地。

制作组不仅还原了冰雪覆盖的大兴安岭,还给基地配了停机坪和直升机。

和当年那个游戏里搭出来的红岸基地,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他们还充分发挥了三体迷" 细节狂魔 "的本色。

针对原作的时代背,进行了特别的场景布置。

方方的搪瓷茶缸上印着独具年代感的花纹。

会议室墙壁上,贴着像素风的主席画像

从 14 年更新开始,《我的三体》历经 6 年,彻底完成了蜕变。

他们用行动向世界证明,粉丝" 用爱发电 "的能量可以有多强。

而《三体》电影的主创呢,同样 14 年开拍。

海口没少夸——

具体时间不敢说

但一年内肯定面世

谣言自会不攻自破

欢迎继续推高热度

回应质疑的成果,一个没有。

最骚的是,2018 年传出亚马逊有望接拍三体的消息。

游族又跳出来了——宣誓主权!

《三体》要改编,粉丝起初最担心的是技术

觉得国内环境根本 hold 不住。

而这一点,也一度成为游族影业的挡箭牌

毁也要毁在我们中国人手里面

学习很多绿幕技术

可《三体》电影难产 6 年,真的是技术不足吗?

去年,我们看到了《流浪地球》。

今年,粉丝自制起家的《我的三体》,同样给足了惊喜。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中有这么一句台词——

逃亡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而是人与人的争端。

讽刺的是,这句话也一样适用于《三体》电影化的这六年。

拍科幻片,我们缺的真不是技术。

孔二狗们翻拍经典的野心,有和粉丝撕逼的耐心,有回应版权争议的决心。

唯独不见他们对于作品的热爱和诚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