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第一次」有多重要?看完这片就明白了

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终极思考的哲学问题。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先祖们苦苦探寻、深沉思忖着人生的意义。

"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它是曹植笔下的一世人生,短暂得如同朝露,转瞬即逝。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它是苏轼心中如梦如飘蓬的世事,徒剩下无奈悲叹、感物伤怀。

" 无数的人事的变化孕育在时间的胚胎里。" 它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雄狮,被凶残贪婪的时间磨钝了利爪。

人这一生,短暂易逝,但是把它细细分解,短暂也变成丰富多彩。

出生、上学、长大、入伍、上班、进城、买房、结婚、退休、相守、养老、告别 … 一个个 " 人生的第一次 " 就可以串联起一个人一生。

最近,央视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的 " 秦博工作室 "(豆瓣 9.6 的《人间世》就是出自它之手)强强联合。

借助蹲守拍摄的方式,洞察和纪录意义非凡的 " 人生第一次 ",表现人生百态与不平凡,向全世界讲述中国人的故事。

《人生第一次》

The Firsts in Life

一、出生

" 现在的孩子有些孤单,我想再生一个,跟他一起作伴。"" 大宝喜欢妹妹,所以就觉得给他再找一个小伙伴。"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许多家庭都渴望儿女双全,凑成一个 " 好 " 字。

孕育生命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许多妈妈在回望生产的那段经历时,不禁感慨道:

没有生过人,还谈什么人生

生孩子到底有多疼呢?

" 停停停停 "" 可以了,真的可以了!"… 每一个体验临产的准爸爸面容狰狞、疼痛难忍,纷纷请求停止体验。

关于这种疼,有一个再贴切不过的比喻:

" 它就像有人要从你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或者是有人用尖头皮鞋不停地踢你的肚子。"

刚进产房的准妈妈吴丽辉,将迎来她的第二个孩子。

她满怀着希望," 最好生个小姑娘,这样就有了一个哥哥,一个妹妹。"

不过,美好憧憬的前提是她要熬过眼前的这道坎——

开指打无痛

" 差不多可以打无痛了吧?"" 天呐,痛死了!"" 痛的快死了,已经快顶不住了。"

疼到发抖的她咬着牙,希望快一点开指到了临产状态,只要那样才可以打无痛针。

打无痛针不代表着没有疼痛,而是临产过程里最痛的一针。

麻醉师会用一根细细长长的穿刺针穿进孕妇的脊椎孔,再将一根细小的导管导入硬膜外腔。

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穿刺的恐怖和疼痛。

" 生第一胎的时候,你说不生二胎了。"" 这次肯定不生三胎了。"

" 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 肯定是妹妹。"

陪产的丈夫贴心地安慰她,尽量让她减少痛苦。

在医生的不断指令下,耗尽力气的吴丽辉终于把孩子生了出来。

" 妹妹!妹妹!妹妹!" 守在一旁的丈夫激动地说。

这是孩子与父母的第一次见面,孩子使劲哭,爸妈使劲笑。

每一天,产房外面都重复着相同的情景。

焦躁不安、满怀期待、来回踱步、紧张无比 … 随处可见疲倦不堪的家属。

这一份等待,是对生命到来的期许;这份焦急是对产房内无法预料、变数不定的担心。

向爽,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的病人。

同时,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怀着双胞胎的准妈妈。

为了救大人的命,家人们一致决定让她接受心脏手术。

全身麻醉之后,医生会把坏掉的瓣膜清理掉,把所有的炎症组织清理干净,最后换上一个人工瓣膜。

不过,这场手术存在一个风险,腹中胎儿的死亡风险大概在 30% 左右

医生告诉他们," 手术中会用很多的抗凝剂。如果手术过程中发现胎儿的胎心变慢了,或者不好了,原则上也不考虑在手术中终止妊娠,因为这个时候风险太大,弄不好子宫也保不住。"

一台手术,关乎着三条人命。

尽人事,听天命。在手术之前,小两口互相安慰着彼此。

" 没事的,我肯定没事的。"

" 医生嘛,有些东西肯定是讲最坏的,我们心里有数就行了。他们说要把你绑起来,你知道吗?他们要把你的头固定住,免得你摇来摇去。还有口水。"

手术结束后,当看到老婆被推出手术室,丈夫火急火燎地跑过去询问状况。

" 还好吧?她还好吧?我媳妇还好吧?" 他不断重复着问题。

得知母子平安之后,他偷偷地躲开人群,转身用衣服擦拭眼角的泪水,大口呼吸去平复内心的紧张不安。

" 我感觉心里的石头落下去了,听到医生说手术很顺利,我就挺高兴的。"

1 个多月后,向爽再一次走进手术室,这一次,她准备与自己的孩子见面。

她曾经在梦里念叨着孩子的名字。

一个叫春和,一个叫景明,它们来自于北宋大文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

中国有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人生初见,春和景明。

这对接受过生死考验的双胞胎呱呱坠地,来到了这个美好的人间世。

看到母子平安,丈夫如释重负,心中的担子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我下半辈子不干别的了,就守着他们三个人过。" 这是丈夫对妻子最有重量、最富含爱意的情话和承诺。

二、成长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每个人都是从童年一路走过来,长大成人。

" 随着 9 月开学临近,像《我爱幼儿园》《幼儿园里我不哭》《幼儿园里不用妈妈陪》这一类书就会卖到脱销,它们向准备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传递着一个道理——幼儿园是一个好地方。

但是,当小朋友真正踏入到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每逢开学之日,幼儿园门口都会上演一出出 " 妈妈不要离开我 " 的催泪大戏。

有的孩子哭得梨花带雨,有的孩子哭到满地打滚,有的孩子边哭边嘟囔着 " 我要回家,我想妈妈了。"

当然,还有一些孩子很勇敢,不哭不闹,看着其他孩子花式地哭闹。

" 爸爸送你到幼儿园,你千万不能哭,你就大步地,不要家长陪,你就大步地往幼儿园里面走,这就是勇敢。"

童年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童年的孩子是一朵花,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朦朦胧胧的聪明。

每次听到孩子们的 " 童言稚语 ",一方面让我们感到童真的可爱无比,一方面因超出我们的想象而自愧不如。

当问起," 你觉得老师怎么样?你喜欢哪个老师?"

孩子萌萌地说," 很好,都不错,都蛮凶的。"

当问道," 你以后长大了想干什么?"

" 我长大了做消防员。"

她心中一定有一个女英雄梦。

" 可以到 office 去工作。"

她内心有一个上班女郎的梦想。

" 我想找出未解之谜,恐龙灭绝,我们从发现恐龙骨架那一天就研究。我喜欢灭绝的东西。"

他有一个考古梦。

" 就当一个普普通通的爸爸。我觉得我爸爸很辛苦,我当其他的也是很辛苦,当爸爸在家可以带着一些贵重的东西保护家庭、挣钱,就这些我觉得很好。"

这应是最令人想不到的孩子的梦想。

幼儿园升到小学,校门口的孩子不再哭闹,父母的眼神里多了一份对孩子的期待。

家长会在孩子的书包里藏下了小秘密,表达着那一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许。

有人会写了一段话;有人放了一根葱(聪明之意);还有的人放了一包 100 方便面,祝愿孩子考试 100 分。

郭雨晴,一个乖巧可爱的一年级新生。

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她,回到家就彻底放飞自我。

当着爷爷奶奶的面,她调皮耍机灵,逗得爷爷奶奶团团转。

当问起她喜不喜欢爸爸妈妈的时候,她瞬间变成了 " 小戏精 "。

一边模仿着大人教育她的模样,一边抱怨着 " 我要被他们搞疯掉了。"

一物降一物,等妈妈来了之后,她就变得老实了。

即便是被妈妈小小地训斥,她也不敢反驳,只能认怂。

章皓钦和章皓钧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同在一个班级的兄弟俩一回到家就忘记了友爱互助的那一套,两个人时不时 " 大战一番 "。

弟弟把哥哥气哭,哥哥就会委屈地找妈妈撒娇。

为了让刚入学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老师会用小星星作为鼓励手段,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争优创先。

于是,哥哥就把收集小星星作为自己的目标。

当发现自己的小星星不见了,他哭闹着让外婆找。

嘴里还振振有词," 找星星是重要的事情,学习是次要的。"

为了不让弟弟超越自己,他还忍着肚子疼,坚持上课。

" 生活像是一条溪流,身在其中时,你很难去察觉到其中变化的力量。"

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慢慢长大,他们不再哭闹找妈妈,不再在乎小星星。

等到真正成人那一刻,他们就会突然意识到儿时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时的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人生没有返回键,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

《人生第一次》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牙牙学语的婴儿,天真烂漫的顽童,意气风发的少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成熟稳重的中年,耄耋之年的暮年 …

在这一段段的人生旅程里,我们又与主人公经历了第一次与世界见面,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心动、第一次工作、第一次买房 …

其实,每一个 " 第一次 " 是片中人物的第一次,更是我们曾经、现在、未来的 " 第一次 "。

当我们在某一个时间回望人生的时候,这无数的第一次把我们那饱满的生命的颗粒吹得成熟,把那心灵中枯萎了的黄叶打落在人生的路上。

三、人生第一次,我们这样过年

2020,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让这个年过得有点沉重和压抑。

逛大街、买年货、逛庙会的喧闹成为过去,如今是空无一人的寂静。

车水马龙、堵到水泄不通的马路,已经变成了人烟稀少的空镜头。

为了纪录下这段特殊的春节,《人生第一次》节目组联合央视网特别推出了一个 5 分钟的短片。

8 个坚守岗位的瞬间,8 个义无反顾的决定,让他们毅然放弃春节假期和跟家人团聚的机会,在第一线与疫情战斗。

为了战胜疫情,平凡又不平凡的他们用一个个 " 人生第一次 " 来应答。

" 赵英明,你平安回来。你平安回来,我就包一年的家务做。"

人生第一次,他许下一个别样的离别承诺。

" 剪了吧,不心疼,不心疼。"

人生第一次,她为了工作剪去长发。

" 机械人员全都是三班倒,我感觉还可以,不累。"

人生第一次,他在工地吃年夜饭。

" 有我们在,大家安心过年。给大家拜年了。"

人生第一次,他们这样向大家拜年。

面对疫情,我们秉信,世间有过许多艰难之事,但没有不拂晓的夜。

14 亿国人都心怀希望,期待光穿破阴霾的那一天。

汪国真说过,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

在《人生第一次》这部纪录片里," 每一个人生节点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它就像一条河流,没有太多的惊涛骇浪,但是充满了暗潮汹涌。"

如果我们不经历起起伏伏,不跟生活交手,如何才能真正读懂得人生的奥义呢。

在人生路上,愿每个人都是生着翅膀的大雁,自由地去爱每一片蓝天,活出人生的精彩。

(腾讯、B 站可看)

初来乍到,请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