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又是东北

老有人猜测叔是东北的。

那今天,叔还真就想为东北这片黑土地下的老实人说点真心话。

自从疫情开始,关于东北的地域黑就没断过。

可悲,又可气。

每种不听话不懂事的坏毛病,无一例外的都冠在了东北的头上:

因食用野生动物引发的疫情,# 东北人吃野味 #莫名其妙上热搜。

以为东北都是什么虎狼之人呢?能打得过东北虎和熊瞎子?是真没见过东北八尺男儿被南方大蟑螂吓得嗷嗷叫啊?

还有全国各地都有不戴口罩出门的无赖,最终炮火直指东北,演变成了东北人没素质,都不爱戴口罩。

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

每个人的眼珠子,都紧盯着东北这时候又做错了什么。

真 · 魔幻思想。

要扒叔说,疫情下的东北还真是有点憋屈

01

微博上没有一条热搜是夸东北的。

但在疫情期间,东北老铁从没差过事儿

一波又一波的 " 驰援湖北 ",始发地都是东北。

2 月 14 日夜里,辽宁省再派 233 名医护驰援湖北,刚刚到达襄阳。

这已经是辽宁派出的第九批医疗队伍了。

刚下飞机的医疗队成员,未有片刻的休息时间,就全副武装好拿上医疗物资,赶往了各个需要援助的医院。

而就在几天前的元宵节,辽宁省才刚刚派送 1000 名医护人员到武汉。

其中的沈阳市卫健委,在接到省内通知时就立即组建医疗队。

消息一出,各医院的医务人员踊跃报名,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就组建了一支 500 人的队伍。

而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文亮医生的家乡辽宁锦州,在医疗力量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也紧急组织了 100 余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

或许这就是东北人的力量,你没打完的仗,有人继续帮你打。

事实上,自从疫情的抗战开始时,辽宁省的步伐就要比其他省领先一步。

当各地还在想尽办法对省内抓紧防控时,辽宁的战士已经集结完成奔赴在了第一线。

1 月 26 日,辽宁省首批医疗队 137 人出征,驰援武汉;

1 月 31 日,辽宁援鄂疾控队 4 人从沈阳北站出发,支援湖北咸宁;

2 月 2 日,辽宁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 118 人出发奔赴武汉;

2 月 4 日,辽宁省国家紧急医疗队 46 人前往武汉;

2 月 8 日、9 日,辽宁再次派出驰援湖北医疗队 1000 人。

而在武汉紧急建成的两所医院,也全都在说着东北话。

辽宁 1000 名医护人员,直接接管雷神山医院。

沈阳北部战区总医院,又接管了火神山医院。

毫不夸张的说,这次,东北就是抗疫的主力军

疫情到了关键时期,全国都从各地调派医护人员。

截至 2 月 11 日,共计 11921 名。

而在这其中,整个东三省就占了 2000 余人,是总数的五分之一。

要知道,东北的总人口也只是全国的十四分之一,这真的是用尽了倾城之力。

而这直接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大连全市门诊部诊所全面停诊。

沈阳全市门诊部诊所全面停诊。

即使市民生小病在家里忍着,也不能在疫情时期差一点事,这就是东北人的特质。

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更要注重的是控内才是治外。

所以,我们看得到:

东北速度,沈阳版小汤山 6 天内建成,井然有序,感染患者有处可医。

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作为东北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用了最严肃的手段。

所有居民小区、村屯、单位实行封闭管理,严禁疫情再次传播。

而疫情较轻的吉林省,一直是最强的后盾。

上千吨的援助援助,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能出钱还能出力。

而就在昨天的情人节夜里,扒叔还收到了微博的推送:

吉林老铁再刷 1000 吨的 " 爱的礼物 " 给湖北

那句 " 头不头条无所谓 " 透露着心酸。

可紧接着的 " 湖北兄弟 ",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东北人的义气。

东北的经济常在全国垫底,但是捐钱捐物都是倾囊相助!

哈药集团,支援医疗物资一个亿!

东北方大集团捐款 2 亿!

飞鹤捐款 1 亿!

鞍钢集团捐款 3000 万!

一汽集团捐款 1700 万!

吉林巨峰生化捐了 400 吨酒精!

长春修正捐款 1000 万!

大连大商集团 6000 万!

大连石化捐了救护车!

东软捐了价值 2700 万的 CT……

虽然经济不景气,但支援武汉,从来不含糊。

从没赢过一场网络暴力,但东北真的没输过一次家国大义。

02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东四盟。

人不多,但遍布全国。

似乎走到哪,都能遇见两个东北人,听到两句东北话。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朴实仗义的群体,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印象却都是 " 负面 "。

说话土气、语言行为不太文明、脾气暴 ……

用东北网友的话来说:" 有好人好事儿没我们,坏事往我们身上揽 "。

即使疫情中表现的这么优秀,都没办法改变许多人对东北的看法。

在扒叔看来,或许这事还和电影有关。

在有些影视作品中,东北地区流露出的感觉也是穷,脏,乱。

潘粤明饰演的关宏峰要去吉林长春调查一桩案子。

整个城市面貌是这样的,昏沉沉的见不到一点光亮,雪天的公交车站还专门安排了乘客和司机吵架的一幕,更让人对这座城市产生不好的印象。

而在找到了调查需要问的酒馆老头时,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是一股土气之外。

而对方的一句 " 红旗街老乱了 ",更是加深了对长春的 " 鄙夷 "。

事实上,东北人的独特口音,的确带着一丝幽默搞笑的气氛。

也有些作品是为了搞笑而搞笑,更多的去凸显当地特色,放大东北的乡村文化,以偏概全的去表现东北人。

更多人常常记住的是东北人的土,穷,好面子,装,骂人 ……

却忽视了他们本身最好的本质:朴实,热诚,善良,仗义,豪爽 ……

要不是这次疫情,东北人还不知道要被冤枉到什么时候。

在驰援湖北期间,就有这样个关于东北人的故事。

辽宁的双胞胎姐妹花都是护士,两姐妹准备在 3、4 月份相继成婚,可就在疫情爆发后,姐妹俩毅然决然推迟婚礼,从 " 准新娘 " 变成了 " 抗疫战士 "。

为了出征,姐妹俩还剪短了长发,虽然在之后的婚礼上无法再将长发盘起,可她们无怨无悔。

这就是东北人的血性!

03

东北有这样一首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 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俺们那嘎盛产高丽参

俺们那嘎猪肉炖粉条

俺们那嘎都是活雷锋 "

这首歌可真不是唱着玩的。

东北人也确实在这样做。

早在 2008 年的汶川地震。

黑龙江就二话不说,在灾后的第三天就免费送往灾区 2460 吨优质大米。

而这次支援武汉,东三省更是集体抗击疫情。

捐钱的捐钱,出力的出力。

在 2020 年的春晚倒计时,冲上热搜的是武汉疫情进展,全国人民都在惦记着这座城。

而这时候的东北默不作声,早已开始集结救援队。

在大年初一,辽宁和吉林就已经各排了第一只 137 人医疗队飞往武汉防疫的第一线。

而 2020 年元宵节晚会开始的时候,那一首首夸赞医护人员的诗句,又一次上了热搜。

可东北人却没空看。

因为在大连周水子的国际机场里,准备救援武汉的 500 名医护人员正在和家人告别。

在东北有句话:干就完了。

国家有难,这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

或许东北人不善言辞,但是遇事绝不含糊。

这是东北的传统,也是东北人的性格。

就连日本的乒乓球选手福原爱,从小在东北训练,也潜移默化的一身东北秉性。

直爽,又善良。

在得知汶川地震时,操着一口东北话,满脸焦急地说:

" 听了地震后,哎呀妈呀,给我心疼坏了,日本去了 40 人支援,那哪够啊,为也去啊!"

那一句略带粗俗的话语,透露着的是东北人最憨厚仗义的本质。

兄弟有难,砸锅卖铁也得上。

东北人从没躲开过地域黑的歧视,也没从没逃避过国难当头时的担当。

这一次,扒叔想为东北洗白。

不为别的,就为那在疫情发生后,努力奔在最前的他们。

为东北人骄傲,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