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奥斯卡热点话题,一篇 17 年的文章又被「骂」上了热搜:


槽点和笑点实在过多,不知从何吐起。
不过,整篇文章里至少有一句话是对的。
「我们没必要把奥斯卡当作衡量电影优劣的唯一标准。」
(提个醒,这个观点还是引用来的,与这位非蠢即坏的文章作者并没啥关系。)
奥斯卡有自己的标准,并不能因为没有入围奥斯卡而直接否定掉一部影片。
每年确实有不少佳片遗珠,没有获得提名,但仍然值得推荐。
其中就包括它——
《隐秘的生活》

紧紧拥抱的背后,却能够让人感觉到一种悲伤与疼痛感。
导演泰伦斯 · 马力克,曾以前作《细细的红线》、《生命之树》两度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并凭借这两部影片分别摘得柏林金熊奖和戛纳金棕榈。
新作《隐秘的生活》同样入围了戛纳金棕榈提名。

这次也是同样。
以接近三个小时的片长,来讲述一次「伟大的死亡」。
这并不是一部适合放松或娱乐的电影。
所以鱼叔建议,如果愿意,可以找个空闲的下午,安静地,最好一个人,耐心地去欣赏这部片子。
否则,很可能半路就心烦意乱地退出,甚是可惜。

主人公弗兰茨,生活在奥地利某个偏远的小村庄。
他与妻子、妹妹和两个孩子共同生活。
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美好生活。

二战后期,德国战事吃紧,大量奥地利男性青年被征召入伍。
弗兰茨也不例外。
对于征兵,对于战争,他都表现得十分抗拒。
他不理解自己的国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理解自己深爱的土地为何变得如此陌生。
幸运的是,弗兰茨作为提供战争后勤保障的农户被留了下来。家人们都为他感到高兴。

弗兰茨躲过了征兵,却躲不过乡邻的悠悠之口。
身处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的人们并不觉得效忠于希特勒有什么问题,甚至认为自己是在保家卫国,并引以为荣。
不支持战争的弗兰茨一家,于是被扣上「逃兵」「软弱」的帽子,成了整个村庄的众矢之的。

妻子在村庄里受到其他妇人的指指点点。
「我们的丈夫凭什么要上战场去保护他们?」
孩子们受到同龄人的排挤与欺侮。
弗兰茨自己,更是被人指着鼻子,被骂作叛徒。

然而战争的魔爪却并不打算轻易饶过他。
眼看德军一步步走向溃败,前方再次来信,征召弗兰茨入伍。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他没有退路,逃无可逃。

强制被征入伍,他没得选;
但在有限的范围内,弗兰克可以选择自己不做什么。
他仍然明确而坚定地拒绝上前线作战。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弗兰茨被当成犯人扔进了监狱,等待着他的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殴打,饥饿,恫吓,威胁。
地狱一般的牢笼里,不见天日,不知尽头。

你不可以向这个国家说不。
律师「好心」地劝说他。
「你可以上前线,成为一名医疗兵,不需要面对炮火与杀戮,却能够重获自由。」
纳粹军官带着讽刺审问他。
「你难道认为你的举动能够改变其他人,改变世界吗?不会的,世人甚至不会知道你的存在和消失。」
弗兰茨的回答很平静。
他不想改变任何人,或者这个世界。他只是不想被这个世界改变。
至于自由?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座监狱关得住自由的灵魂。

即便是在死刑执行之前,弗兰茨仍然有机会「逃出生天」。
律师反复劝说他,战争就快要结束了,只要他暂时假装答应下来就能保住性命。
无论战争结束后的结果如何,都不会有人因他曾答应上战场而怪罪于他。
大丈夫能屈能伸,苟且一回,没什么大不了。
但即便如此,弗兰茨仍然选择了拒绝。
只有拒绝。

片中出现更多的反而是弗兰茨的家乡,那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但观众又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份平静背后所隐藏的惊心动魄。

弗兰茨,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民。
在很多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固执得有些「愚蠢」的男人。
放着明摆着的生路不走,却非要选择死亡。
而且正如纳粹军官说的那样,没人知道他曾经存在,也没人知道他即将消失。
最终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弗兰茨坚定的信念,让他即便直面死亡也毫不退缩。
然而直到最后,好像也并没有找到。
弗兰茨的拒绝不是出于反对法西斯的强权与侵略这种宏大命题。
他甚至未必知道「法西斯」这个词。
他并非不怕死,也不是一心求死。
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不知何为清醒何为盲目,不清楚谁代表正义谁代表邪恶。

他的决定,无关正义,无关信仰,无关政治。
所有行为的背后原因,简单得容易令人忽视——
他只是不想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而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他说不的权利。

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伟大」。
世人所追封的所谓「伟大」,很多时候,不过就是少数人去做了一件多数人都觉得「愚蠢」的事。

他们让出了节假日的休息,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甚至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英雄」,是一个尊称,是一份尊敬。
但每每提起英雄这个词,鱼叔却又打心底里觉得难过。
超级英雄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超级的灾难。
氪星的毁灭带来了无所不能的超人。
哥谭的黑夜催生了惩恶扬善的骑士。
我们崇拜英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又不希望英雄的出现。
毕竟,他们既是英雄,却也都是普通的,平凡的,有温度的生命。
他们本是你我中的一个,他们就是你我。
比起凭吊一位逝者,追授一个英雄。
多一分制度的保障,少一点伟大的牺牲,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苦难不是财富,对苦难的反思才是。
再次回到开头的话题。
中国从来不缺好的故事、能力出众的创作者和支持艺术的优质观众。
最近我们的每一天都将是最真实、最精彩的创作素材。
所以与其心胸狭隘地「酸」奥斯卡。
抱着一种「才不是我不够好,明明是你们不懂欣赏」的不求上进心态。
倒不如放开不必要的约束,创造更优良的创作环境,扶持真正具有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的好项目。
让艺术回归艺术。
别再继续自恋了。
否定掉国产电影质量的根本不是奥斯卡。
而是我们自己。
承认自己不够好有这么难吗?

而你我遭遇之所以不至如此悲惨,
一半也得力于那些不求闻达、忠诚度过自己的一生,
然后安息在无人凭吊的坟墓中的人们。」
——乔治 · 艾略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