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60 天,就等他们曝光

李文亮医生的去世,让这个稍有些暖意的早春,再次坠入冰窟。

有人说,如果来世这里还是这样,就不要把这里当作拯救地球的起点了。

2020 年的开头确实不易。

从 12 月 8 日发现第一个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到 1 月 23 日武汉封城,这场疫情让每个人都身陷恐惧与不安。

连本该喜乐祥和的春节都显得冷清了不少。

在这个灾难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人的劣根性,有发国难财的,有德不配位的,甚至有隐瞒病情,堂而皇之散播疫情害人害已的。

随便刷一刷网页,都会被今日份魔幻气得七窍生烟。

但在这场战役里,还有更多平凡且浪漫的真实故事让人动容。

01. 自愈的患者

4 号,一位 25 岁的女孩儿在网上火了。

不是因为她感染了新型肺炎病毒,而是因为她自愈了。

在武汉医院工作的关系,1 月 23 日她就查出了感染。

这个结果对她而言,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她只绝望了一小下,就决定要跟这个病毒斗一斗。

先是自我隔离,按时吃饭,还要吃的有营养,鸡汤鱼汤八宝粥,适当的运动也不能少,擦地瑜伽都是锻炼。

接着做好消毒,稀释的 84,75% 浓度的酒精,开窗通风勤洗手,也吃了一些对症药。

就这样 11 天之后,核酸检测呈阴性了。

她自愈了。

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可以说她是幸运的,但更重要她是无比乐观的。其实 11 天也很漫长,可以用来伤春悲秋,但也足够一次重生。

她的简介是:黑夜不放手,光明就会出现。

02. 一封家书 " 儿子,要挺住 "

2 号凌晨,一位 90 多岁的老奶奶,一个人出现在了武汉协和医院,来检查她有没有被感染。

因为她已经连续四个晚上守在发热门诊照顾 64 岁,肺部感染的儿子了。她就一直坐在抢救室里,儿子病床边上,紧紧握着他的手。

四天没有睡觉,饿了就吃方便面," 他儿子的病床前,全部是她坚持战斗的各种必需品,痰盂,整箱泡面,散装鸡蛋,杯碗勺等等。"

第五天,医院终于有了隔离病房,她儿子被收治,当晚凌晨两点,她也终于有时间去给自己做个肺部的 ct 检查。

给奶奶做检查的林医生,问奶奶怎么没有家人陪她来。奶奶说," 儿子被感染肺炎住在重症监护室,家里人怕被感染,但我 90 岁了,无所畏惧。"

即便儿子已 64 岁,但在她眼里永远是她需要被保护的儿子。

检查完她还跟护士要了纸笔,看完她的内容当场的护士都哭了。

90 岁的老奶奶,在纸上写的一笔一划:

儿子,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要配合医生治疗,呼吸器不舒服要忍一忍。

忘记给现金,托王医生带上伍佰元,可托人买日用品。

写完后她也没回家,又去了隔离病房,虽然进不去,但她还是守着守着,不是呼叫护士给她传话,要传达让她儿子坚强。

好消息是奶奶没有被感染。

看,她 90 岁了都扛的住,武汉,中国,又怎么会扛不住?

记录这件事的博主说,奶奶这样的正能量,需要传播。

是啊,她不就是我们一直在等的春天。

03. 疫情时期的爱情

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一样与病魔死扛的,还有一线的医护人员。

她们剪掉心爱的长发,脸上被口罩压出血印子,手上是被橡胶手套捂出来的红斑。

辛苦与劳累之外,还有被他们暂时搁置的家庭与爱。

2 月 4 日,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一对医生夫妻再隔离病房前偶遇,一开始他们都没认出来彼此。

是妻子先搭话了," 请问,是陈炳吗?"

丈夫也突然回过神," 是的,你是小奇?"

然后两个已经好多天没见面的人,在病房前隔着厚重的防护服短暂的拥抱了一下,又马上分开了。

下次再见,一定是疫情结束一起回家的时候了。

2 月 2 日,是医生张仕华原本计划结婚的日子,但现在也是他进入隔离病区的第 12 天。

为了抗击疫情,他只能对未婚妻失约。透过病房,他给未婚妻写了一句话," 今天,我欠你一个婚约,今生,我用一生守护。"

未来日子还那么长,只要疫情过去平安回来,就可以用一生去守护心爱的人了。

还有那些报名去武汉救援组的医生。

一对夫妻俩都是医生,丈夫一听说有资格报名,就马上报了,妻子也表示支持。

但是当看到正式通知的信息,那一瞬间眼泪就下来了。

同时,爱的支持也让丈夫更坚定了会安全回来的信心。

武汉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胡轶每天忙完都会抽空看一会儿手机,因为手机里每天都有妻子新的留言。

她说," 我想你就会给你发信息,但你不用回我,难熬的时候看看,我和两个儿子一起等你回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护士陈颖,在进入隔离病房的第 11 天,终于见到了男友。

他们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隔着玻璃隔着口罩,深情地吻了彼此一下。

突如其来地疫情,让他们取消了 2 月 14 日登记结婚的计划,但隔着玻璃,他们重新约定," 等你出来,等疫情结束,第一件事就去领证!"

在这场来势凶猛的肺炎面前,所有人都在感受着,

爱,所带来的强大力量。

就像《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说的那样,病毒是可怕的,爱情是可贵的。

在普通人至浓至真的爱情面前,疫情的阴霾都会烟消云散。

这种爱所发出的光芒,

疫情越强,它,就越亮。

04. 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

在这次疫情中,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几乎每天都挂在热搜上。

李兰娟院士,73 岁了。

每天只睡 3 个小时,工作起来昼夜不分。

凌晨四点下火车,吃过早饭就召集开会,将自己的认识倾囊相授。

17 年前,她是非典战役上的战士,创造了 SARS 零严重后遗症的奇迹。

曾在浙江治疗的 SARS 病人,没有一人出现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后遗症。

17 年后,她又一次站上了新型肺炎的战场,还是一路披荆斩棘,1 月 18 日与钟南山院士一起赴武汉疫情灾区;22 日凌晨回到杭州马上出门诊;30 号她所在的实验室就成功发现了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的病毒毒株。

不断突破疫情进展的同时,她还在用科学专业降低民众的恐慌。

李兰娟院士是个代表,跟她一样还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战在防疫的第一线,是她们的勇敢逆行,铺垫了我们的安稳一生。

他们保护我们,我们保护自己,这场战役就没有打不赢的道理。

05. 十万斤大葱和 22 吨香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场疫情绝不是武汉独自的攻坚战,太多素未谋面的普通人伸手相助。

即便自己也捉襟见肘,但还是无法眼睁睁看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没有物资。

2 月 4 日,河南有个村子捐了十万斤大葱。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他们联系不到刨葱机械,300 多个村民用手硬刨了 3 天,还给收拾的干干净净。

云南也有个寨子,捐了 22 吨香蕉。

这个寨子里,有一半人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摘完后,骑着摩托运送下山。

负责运送的司机也是志愿者,他们接力送到湖北。

或许这些数字都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全部身家。

山东日照市,一家濒临倒闭的医疗用品出口公司,最近几天不少辞职的工人都回去上班了。

就是为了能帮把手,多赶制一些防护服。

短短几天,就运送了 800 多箱,24000 多件防护服运往武汉。

山东日照,同样在第一批伸出援手。

捐了 300 吨蔬菜后,每天 600 吨价廉蔬菜驰援武汉。

村民们凌晨赶着摘果子。

这就是中国人的心连心。

2018 年,山东寿光洪水,受灾严重。当年武汉就是第一个支援,收到通知 8 小时,武汉的支援专列就出发了。

日子那么长,世间总有不测风云,但中国人从来没在怕的。

因为不管谁有难,总有 " 八方 " 在身后支援,所以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

所以,我们看到疫情已经出现了新的拐点。

治愈人数超越死亡人数。

武汉协和 14 名感染医护全部出院

上海近 10% 确诊患者治愈

检测能力提升,疑似病例确诊或排除地速度加快

全国非湖北地区确诊病例连降两日

那么,接下来一定会出现,每日治愈人数都比新增病例多,直到最后一个治愈人士出院。

暖流中将融化坚冰,因为我们还有这么好的人民。

不让牺牲,白白牺牲。

2020 注定无法重启,但亿人同心,只要我们坚定的往前走,胜利终将到来!

希望世界配得上这么好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