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发生在疫区的感人故事,一封来自北京的暖心信件;抗疫一线的真实主角,与满怀挂念的电影人,相隔两地却始终用爱穿越距离、心心相连。由 CCTV-6 电影频道和武汉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今日影评》栏目制作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特别节目《两地书》,于每周一至周五晚 22:00 档在电影频道暖心播出,并将在次日晚 20:30 在武汉广播电视台播出。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武汉这座城市做出了太多牺牲与奉献。隔离病毒,但绝不隔离爱。对于所有身处疫区、携手奋战于抗疫一线的英雄,肩负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电影人满怀感恩。朱一龙等深怀感念的电影人,即便与各行各业的英雄们身隔两地,却还是纷纷写下各自心声。2 月 10 日 21:54,电影人陆川向《长江日报》摄影记者詹松及全体奋战于武汉新闻报道前线的媒体工作者遥寄《两地书》。

1 月 26 日大年初二,在武汉中心城区机动车禁行首日,《长江日报》摄影记者詹松接到了一个 " 特殊 " 的直播任务。自上午八时起,他骑着电动车,沿着武汉街头一路到达晴川桥,用手机为观众直播武汉市区实时状况。直播尾声,望着往日车水马龙、而今空无一车的晴川桥,詹松再也抑制不住情绪数度哽咽。" 武汉快点好起来!快点好起来 ……" 土生土长于武汉的詹松,其认知中热闹非凡、充满烟火气的家乡,如今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直播发布至今,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已突破两亿,众多网友纷纷给予最温暖的的祝愿:" 武汉会好的!" 疫情发生后,各位媒体工作者的镜头,就是观众对于抗疫一线认知的眼睛。据 2 月 4 日《新闻联播》报道,中央宣传部已经调集 300 多名记者奔赴湖北武汉等地。协同作战,义不容辞。目前,可亲可敬的媒体工作者们仍继续在前线为大众带来最及时的疫情信息,同时也捕捉着那些感人的故事。身为媒体人的家属,电影人陆川透过写给詹松的《两地书》信件向所有奋战坚守于武汉前线的媒体工作者深深致敬。
陆川致敬前线媒体人 我们与武汉血脉相连
" 我们素未谋面,不过我认识你。" 看着、听着直播中詹松面对武汉空荡街道的哽咽失声,陆川湿了眼眶。" 每一个故土情深的中国人,都会从心底里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祖母是武汉人,自诩 " 半个老乡 " 的陆川对詹松及所有前线媒体人不畏现场、不畏感染的义无反顾所触动。逆行而上,媒体人们在最危险的前线作着最深度的报道,令安坐家中的民众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艰辛。" 正是因为您和冲锋在武汉疫情前线的所有媒体人的存在,让武汉城中每一声病患的痛苦叹息和医护人员的不屈呐喊,都会震响在后方万千民众的心中,让我们能够同呼吸共命运。"
" 你们就是行走在硝烟中不顾生死的信号兵,传递出真实信息的战地记者。" 陆川的爱人,是同詹松一样的媒体人。深知媒体工作的责任及不易的他,也格外牵挂这些前线媒体人的平安。" 再忙再累,记得一定要吃好休息好;吃饱睡好,免疫力才能提高。才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照顾好自己的同事,更好地投入工作。" 英雄的武汉人民,英雄的湖北人民,英雄的中国人民,终将过关克难、山河无恙。" 武汉是我们的,我们是武汉的,从没有被分开过,也从没有被割断过,我们的血脉紧密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