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分的《新世界》,我不忍心这「演技派」被痛骂

以下文章来源于吐槽电影院 ,作者院长

本文转自公众号:吐槽电影院(微信号:tcdy007)

张鲁一

早在年前,剧主就跟大家聊过这部剧《新世界》。

追了一个月,前天大结局。

以前的每日提问三连:

" 小红袄 " 到底是谁?

冯青波什么时候领盒饭?

铁林黑化到 " 几度 ",能把我气爆炸?

终于全都有了答案。

虽然开分 8.0,现在已经掉到了 5.9,但有那么一个人,却一直在被夸奖,虽然是被骂着夸——

铁林。

在剧集播出期间,铁林可是上了不止一个热搜。

感受一下铁林在剧中的变化:

再感受一下大家的" 精分式 "点评:

先骂铁林,骂完又有点小心疼,心疼完接着骂 ……

这跟我追剧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又虐又爽

虐在戏里,眼睁睁看着一个普通人被时势和世俗 " 逼 " 着一条道走到黑,又气又心疼;爽在戏外,看张鲁一细腻精准地演活一个有血有肉、可憎可爱的人,作为观众看得尤为过瘾。

实践出真知,对比看演技。

还记得铁林刚出场时,脑门上就刻着一个大字:

生活中是个铁憨憨。

怕老婆,还爱搞花花肠子,一被骂就满脸堆笑甜言蜜语。

大街上被赶下车过,大冷天在院子里 " 罚站 " 过,可他甘之如饴。

事业上也不顺利。

怕冷怕热怕受伤,行动最高准则是保命要紧。

进了保密局四年多 " 屁都不是 ",天天遭同僚冷嘲热讽,谁都能压他一头。

在三兄弟中,铁林虽排行第二,却是最没地位的那个。

常被大哥金海提点教训,在小弟徐天面前也没什么面子。

就连媳妇儿被金海打一巴掌,他也敢怒不敢言。

这时候的铁林,何止软怂,简直是懦弱窝囊,身上还有着扑面而来的烟火气。

显然,张鲁一在诠释这个和他本人气质截然不同的角色时下足了功夫。

先是肢体语言

习惯性地缩脖子驼背,显得整个人都畏畏缩缩。

尤其在保密局里,手里抱着个茶缸子,或者随手抓把瓜子往那一窝,存在感接近于零。

再是一些标志性的小表情小动作

比如,紧张的时候会眨巴眼。

准备装豪横前,会不自觉地吸鼻子,流露出内心那股子虚。

尤其是审问田丹那场戏,各种虚张声势的摆谱装样,和田丹的淡定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是眼神

你应该能发现,早期的铁林不常直视人,尤其是那些他摸不清底细的陌生人。

眼神躲躲闪闪,想事儿时更是闪烁犹疑,毫无气场可言。

是这双眼睛,出卖了铁林的心虚;也正是这双眼睛,彰显了铁林的野心。

金海掌掴宝慧那场戏,铁林在短短一分钟内情绪多次转变,看得人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先是看到媳妇儿被打,下意识地愤怒。

但怒火转瞬即熄,他强压着情绪走到宝慧面前,要带她走。

眼神里有心疼有委屈。

再下一秒,气恼上头,还不敢直视宝慧。

直到他把对大哥的怨气一嗓子吼出来,眼睛也红透了。

眼神流转间,是满满的憋屈和不甘。

很多人都是通过这场戏,开始预测铁林的黑化之路。

事实上,张鲁一的表演早就为铁林的改变埋下伏笔

比如刚出场时,他着急忙慌地去隔壁解救徐天。

明明手里有枪,却只敢举枪指着人头,直到人走了才装腔作势开喊 " 别走啊你 "。

这是属于铁林的生存智慧——既要面子,又给自己留余地,既圆滑狡黠又色厉内荏。

又比如,眼睁睁看着冯青波杀死马天放,又被前者把刀架在脖子上时,铁林作出最下意识的反应。

" 你最在乎谁?"

" 我自个儿。"

" 换你的命,选谁?"

" 谁都行。"

两个问题,加起来七个字的答案,将人性的自私自利暴露得淋漓尽致。

这一幕,张鲁一的表演张力绝了。

瘫软的四肢、憋红的皮肤、晃动的手指、放大的瞳孔、甚至额头爆出的青筋都在演戏。

有这一抹底色在,铁林的膨胀变形就毫不突兀了。

当上组长后,开始学着立官威。

态度不再唯唯诺诺,笑容里都带着一丝嘚瑟。

金海问他是不是不想离开北平了,他一句" 我是组长,又不是处长 ",又暴露了骨子里审时度势的精明。

果然,当上处长的铁林以为自己有了大靠山,可以肆无忌惮地豪横。

敢带人围住沈世昌的车,敢回怼媳妇儿,甚至得意忘形到在酒桌上偷瞄柳如丝 ……

虽然事实证明这豪横不过是个泡沫一戳就破,但人一旦被勾出本性中的阴暗面,就再难回到从前。

一方面,铁林对权力与金钱的欲望愈加强烈;另一方面,他又急于挣回自己的脸面和尊严

一个男人,对内,总被媳妇儿嫌弃无能,把中药吃成家常便饭。

对外,总遭领导和同事打压,助长了他对权力的渴望。

对两个兄弟,他也因为前妻和老丈人的缘故,总觉得低人一头,再加上金海打宝慧的一巴掌和自己挨徐天的一顿揍,更加心怀怨气。

细琢磨起来,铁林的性子就像是一个弹簧,可以被压得很低很低,好似怂到了尘埃里。

但实际上,他一直憋着一股劲儿,等待一个翻身的机会。

越是给他难堪、令他自卑,越是让他对尊严产生高于常人的执念。

从甘心被冯青波利用到投靠沈世昌,从一个庸庸碌碌的窝囊废变成一个野心勃勃的投机者。

无疑,他代表着当时在北平的一部分人的心态,不愿意放弃 " 党国 ",为的是升官发财,成为 " 不倒翁 "。

但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弥补自己作为男人长期的压抑和自尊的缺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铁林这样一个小人物,注定走向 " 新世界 " 的对立面。

他固然可气,而且能把人气到牙根儿痒。

尤其在自认为有了沈世昌做靠山后,他不惜出谋划策,挟持了刀美兰和大缨子,想用两人性命来要挟大哥金海。

用金海的话说," 魔怔 " 了

你看他的眼神,已不再像以往那样瑟缩,反而敢俯视金海,而且充满了冷漠和偏执。

金海这一拳拳,打得多少人拍手称快。

可快意之后,看到铁林举起枪,以近乎狰狞的面目威胁金海杀掉田丹,又忍不住胆寒。

他眼睛里的血红和脸上的血污令人触目惊心。

哪还联想得到当初那个憨愣可爱、胆小怕事的铁林?!

在张鲁一的演绎下,铁林的这一波黑化不仅不突兀,还有点带感。

就像前面说的,虽然气他、骂他,但骂完之后又莫名有点心疼他。

这是因为,铁林并非一个 " 工具人 " 或者标签化的反派。

用导演徐兵的话来总结,他" 灵魂丰富,命运曲折 "

而张鲁一恰恰演出了他丰满的血肉和鲜活的灵魂,让这个角色变得更加 " 耐嚼 "。

第一眼看上去,铁林仿佛一无是处。

怂、色、蠢,吃不了苦,还 " 不行 "……

但再看下去,你会发现他的可爱与真实。

和马天放抬杠的样子,像极了现实中和死对头的互怼日常,完全是前几集的笑点担当。

铁林虽自私,却也重情义

天天哄宝慧惯着宝慧,是因为真心爱她。

平时挂在嘴边的 " 我这一辈子就喜欢你 ",不算什么;在被冯清波拿枪指着头时,还不忘叮嘱宝慧待着别动别被误伤,才能看出他对媳妇儿的一往情深。

正因为有真情在,两个人的吵吵闹闹里,也能品出乱世中小人物相依为命的温暖。

铁林的重情义,还体现在对大哥金海的敬畏和对小弟徐天的爱护上。

也许你会觉得,他和两位兄弟不是 " 一路人 ",但不可否认,铁林内心深处一直把兄弟看得很重。

一出场时,明明自己胆小怕死,却第一时间冲上去救徐天。

后头徐天误会金海杀了小朵,他第一个急。

即使面对沈世昌的利诱,他的第一反应也是," 我当狱长,那金海怎么办啊?"

可以说,他的黑化里带着股轴劲儿。

他始终相信,只要把田丹杀了,不仅自己可以平步青云,两个兄弟也能安全无忧," 和从前一样 "。

可造化弄人,一切都注定不一样了。

金海和铁林面对面摊牌这场戏。

金海一声 " 铁林 ",铁林一句 " 大哥 ",话未说完,两人的眼圈都红了,我也不禁跟着唏嘘。

在两人正面冲突之后,这场眼神的交锋,更看得人汗毛直竖。

无论构图还是表演,都太精彩了,仿佛能嗅到空气里的硝烟味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特殊又悲壮的夜晚,铁林终于坦承了内心。

他也想像金海和徐天那样活得豪横点,能像金海以前罩他那样,罩着两个兄弟。

一番豪言壮语,表面上是一朝得志的张狂,背后却藏着几分苦涩与卑微。

如同铁林这个人,可爱与可气、懦弱和野心、愚蠢和小聪明,都是在他身上对立统一地存在着。

这样的矛盾复杂,促成了他曲折的命运,也让他尤为立体真实,不是一个平面的角色,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可感可知的人。

当然,很大程度上,这要归功于张鲁一的精彩演绎。

也难怪有人总结——

铁林唯一的优点是啥?

他是张鲁一演的!

说起来,这已经是张鲁一在" 徐天宇宙 "中的第三次表演了。

所谓常看国产剧,总能遇上个把 " 徐天 "。

编剧徐兵,作为知名 " 取名废 ",一人撑起了一个影视剧最强男团。

从《请你原谅我》《红色》《乱世书香》到《最好的安排》《美好生活》《新世界》,还有待播的《我在北京等你》……

十多部影视作品中,都有叫徐天的角色,而且大多是主角。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张鲁一饰演的《红色》的男主徐天。

在看《新世界》之前,我一度担心会因为 " 徐天变铁林 " 而串戏,结果惨遭打脸。

张鲁一的表演,最妙在两点:

一是反差大,二是无痕迹。

他出演的角色,很少有 " 撞型撞款 " 的,随便抽两个出来,性格、气质都截然不同。

《红色》里的徐天,外表斯文内敛,顶个 " 妹妹头 ",看起来人畜无害甚至萌萌哒。

一双小鹿眼,看得人心都要化了。

就算是释放隐藏技能:打架,推理,枪械玩得飞起 ……

他也自带一股天真无畏,和世故油滑的铁林完全不似一个人。

《嫌疑人 X 的献身》的石泓,由内而外散发着落魄颓废。

电影里大部分时间,他的眼睛里毫无生气。

直到遇见自己在乎的人,甘愿 " 献身 " 后,他的眼神里才多出一丝柔情和悲悯。

《麻雀》里的毕忠良,外表优雅心思缜密。

他对妻子温柔宠爱,对兄弟有情有义,但也会在反目之后显出毒辣本性。

他的眼睛很 " 深 ",满是城府。

《他来了,请闭眼》里的谢晗,是扭曲的 " 鲜花食人魔 "。

有着超高智商,周身却萦绕着阴鸷和疯狂的气息。

《妖猫传》里的唐玄宗,既痴狂又阴沉,内心世界极其丰富。

还有《东方战场》里悲哀的末代皇帝溥仪,《老九门》里的吴老狗,《厨子戏子痞子》里的日本军官 ……

个个精彩,魅力独具。

剧照放一起,能串戏算我输。

而且发现没,在看戏时你不会有种 " 看张鲁一演戏 " 的违和感,只会记住角色本身

甚至,如果我不说的话,有些角色你都认不出是张鲁一。

他身为演员对角色的驾驭力可见一斑。

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张鲁一似乎有意" 躲在角色后面 "

在作品宣传期外,他近乎隐身。

没新闻,不上综艺,不发社交状态 ……

偶尔为朋友友情助阵,也傻傻的绝不抢戏。

这样的张鲁一,似乎和当下影视圈的氛围、风气不那么契合。

但实际上,他的 " 隐 " 恰恰是一种难得的清醒,也折射出一个优秀演员的职业素养。

想成为被观众信赖的好演员,没有捷径。

必须带着信念、用尽力气去演,去赋予角色丰满的血肉与灵魂,才能牵着观众的心入戏。

用张鲁一自己的话来总结,最恰当不过——

和观众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 " 作品和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