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集被逼哭,这真事改编值得高分 8.9!

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到来。

武汉的方舱医院已经关闭,交通也逐步恢复了顺畅。

疫情注定要偃旗息鼓。

但心灵的疫情呢?

那些从重灾区蔓延过的恐惧,最终还是会在心里留下细细簌簌的碎片。

而如何穿过这层恐惧,成为了新的课题 ——

1995 年 1 月 17 日早上 5 点 46 分,日本阪神地区突发 7.3 级大地震。

死亡 6434 人,受伤 4 万余人。

现在看当时的街景依然触目惊心。

《疗愈心中的伤口》是阪神大地震 25 周年的纪念剧。

但在这个微妙的时间点上线,却暗暗戳中了世界各地的伤痕。

主演柄本佑,自带一股邪恶气质。

被日本网友称之为变态角色的潜力股。

柄本佑

但在《疗愈心中的伤口》里,十点君被惊到。

不得了的彻底改头换面。

用一个词形容。

温润。

正如他饰演的精神科医生安和隆

在大地震发生之后,安医生致力于充当灾区人民心伤的避难所。

聆听,并帮助他们重拾信心。

但,伤痛是否就真能被抚平?

他从没对这个问题有过迟疑。

答案是,做不到

安和隆在 34 岁那年当上了医疗局的局长。

人很谦逊,在业内也备受拥戴。

从事精神科的理由很单纯,相比投身于能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作,他更愿意去了解人内心的宇宙。

只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加重了人内心里的阴霾。

地震过后,野火纵横,无数人流离失所。

只能住在学校跟体育馆之内,那里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悲伤在所难免。

有人捧着骨灰哭着问医生怎样才能把父亲的那一份跟母亲的那一份分开。

有人抱着小孩冷冰冰的尸体请求医生再抢救抢救。

有人守着一双小鞋子哭倒在楼道中。

但影片并非都是这种悲伤的泡泡滤镜。

镜头一转,就能看到一些记者为了拍摄惊世骇俗的现场照,请受害者哭得再惨一点,鞋子再多露出一点,肆无忌惮的消费着他人的痛苦

而相比之下,安医生就更应证了人性的闪光。

地震后,很多人患上了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他们可能会整夜的睡不着觉,担心余震随时会到来,房屋随时会倒塌。

可能连火车带来的微弱震动都会被无限放大成灾难。

行为举止变得敏感且无时无刻不感到恐慌。

很容易联想到那个有些冒犯的词汇,精神病。

可即便如此,避难所的负责人也只能疲惫的表示实在是顾不上人心了。

但《疗愈心中的伤口》并没有去强调一个精神科医生在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如何艰难地为患者服务。

它放弃了这种的戏剧性,反而抛出了另一个议题。

是选择能够疗愈心中伤口的社会。

还是选择将受伤的人遗弃的严苛社会。

答案不言自明。

但问题是如何才能疗愈心中的伤口?

安和隆认为,不是吃药,而是先学会接纳自己的种种负面情绪。

因天降横祸而从此变得不安定,痛苦像针一样扎进了心里的人。

会天然地带着负面情绪而活。

而他告诉你 ——

接纳这一切,承认自己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并不是什么不体面的事。

在地震发生后,安和隆把妻子送到了大阪的父母家。

而自己则留在灾区照顾病人,并应报社的请求开设专栏记录自己的真实见闻与所思所想。

期间他遇到了一个怕被大人责备软弱而强装镇定的男孩。

对此,他正视的说,

软弱是好事

因为这样你才能体会到别人的软弱并予以帮助

请他开设专栏的报社记者同样陷入了困顿。

究竟在灾区所记录的一切,是不是没有意义的,纯粹是在消费他人的苦难?

他也给到了坚定的回答,有意义

因为即便这场灾难再大,也终究会被遗忘。

而记录者恰恰是在书写可供人追溯的历史。

后来又遇到了在避难所里饱受精神折磨的片冈小姐

她因小时候遭受长期家暴,出现人格分裂的症状。

地震带来的种种不安则加剧了这一症状的反应。

安合隆将身形压得很低,全神贯注的听她复述着种种遭遇。

让人察觉不到一丝医生与生俱来的压迫感。

同时,安合隆否认了她自认为患病是因为软弱的原因。

他的回答也许是关于人格分裂最为温柔的解释 ——

你在痛苦中依然寻求了活的方法

这是你生命力强大的象征

安合隆在灾区受到了太多负面情绪的辐射。

而片冈的遭遇让他在夜深人静时发出微弱的诘问。

即便声音再低,现在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安和隆面对患者时由衷地关切,温和地劝慰。

眼睛眯缝起来时,总能散发出令人安定的气息。

但看似平静如水的安,其实心里也有一道疤。

他的家庭很尴尬,父亲是韩国人,而彼时的在日韩国人是备受歧视的存在。

父亲拼命想要挣扎出底层的位置,改了姓氏,入了商行。

家境越来越好,但父亲的强势地位却也越来越不可动摇。

每当父亲回家,妻儿都得排成一排,弯 90 度的腰迎接。

他的位置也很尴尬,在家排行老二。

父亲把期待给了大儿子。

又把关爱都给了小儿子。

他处在夹缝中,逐渐变得沉默寡言。

安心里的那道坎便来自于父亲。

他哥哥选择去往美国学习原子力学,这让他父亲感到非常骄傲。

而他在选择职业之初,却违背了父亲的意愿进了精神科。

父亲勃然大怒,精神科?听起来就很晦气。

因此父亲对他越发冷漠,关系也越发僵化。

即便自己 34 岁就当上医疗局局长,也依然得不到父亲的认可。

浓厚的父权文化家庭里长大的他,可想而知都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折磨跟煎熬。

《疗愈心中的伤口》以安克昌医生为原型改编,是一部研究 PTSD 的先驱人士题材。

它不像美剧,会拍得艰深冷硬。

不像英剧,会拍成社会讽刺。

还是日剧一贯的治愈系风格。

连在职业剧里谈恋爱这种雷区,也被拍得同样暖心戳泪。

安和隆在电影院与妻子相识,两人因为都没听清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不约而同地去刷了第二遍。

由此引发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糖量正好,不多不少。

他们在草地上求婚,在酒吧举行婚礼,身旁一众老友簇拥。

嘴里念叨着要白头偕老,然而仅仅地震五年后,安医生就患上癌症被催着迎接死亡

在患病的那段时间里,他终于知道了疗愈心灵的秘诀 ——

不要让任何人感到孤独。

在安医生离世的那一天,他的第三个孩子也悄然降生。

助手带着 DV 去拍下了孩子的笑脸。

当助手再次回到临终病房时,孩子的笑脸就像病房里闯进了一颗耀眼的太阳。

安医生的事迹在日本一直很有名。

这次改编没有过度宣扬他的功绩。

反倒另辟蹊径的进入了他的个人生活与内心。

原来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也有自己的心结。

即便努力不让任何人感到孤独,但总归还是会有填不上的缺憾。

在疫情肆虐的节点下。

它能让人感受到少有的平静。

也许我们并不在重灾区。

也许我们也没有在这个冬天经历了失去。

但,生活里的伤心事并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人。

而《疗愈心中的伤口》就是一剂治愈良方

注定会给更多人应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