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有一个公认的民间传说" 禁片都是好片 "。
这可能是我们普通民众精神上最后一点公开的叛逆了。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被禁映的电影,却是里面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不为人知。
比如,这部——


当年的戛纳上,影片获得第 66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大奖。
法国权威媒体《世界报》评论说:这是当今中国前所未有的一部重要影片。

影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0 分。

周克华跨省作案、胡文海开抢贪腐官员、邓玉娇案、东莞色情服务业、富士康员工跳楼 ...

第一个故事——匹夫之怒。

村民们有的敢怒不敢言,有的早就被欺压得麻木了,连怒都不会怒。

可偏偏姜武饰演的村民大海是个硬茬儿,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他要举报这些贪官!

他试图写信给中纪委告状,在邮局和员工掰扯了半天。
却因为不知道具体地址,而无法寄信。

结果,换来的只是沉默和逃避。

一铁锹一铁锹地轮上去,大海的脑袋顿时血流不止。

在权势和金钱之下,他没有尊严,也求不来正义。

但更让人气愤的是——
本该站在同一立场的人,也对他百般嘲讽。

自己几斤几两不清楚吗?还敢跑去和煤老板开杠,这下挨打了吧!

他拿出了一把猎枪,大摇大摆地走到村民广场。


戏台下,大海拿出了自己的猎枪,踏上了快意恩仇之路。
第二个故事——无处安放的杀意。





只有枪响的时候,才能让他兴奋。
大年夜外面在放烟花,儿子无比羡慕地呆呆看着。
三儿说,我给你放一个吧。

过完年之后,他又骑上摩托车继续离开故乡。

第三个故事——逼良除暴。


绝望的她孤身一人回到老家看望母亲,却在新闻中得知温州动车事故。


无量的客人用钱一遍遍抽小玉的脸:
婊子还想立牌坊,老子就是有钱,有钱就得听老子的!

最后一个故事——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每天呆在轰鸣的车间里,机器般重复着手中的工作。
整个人就像一条被困在缸里,失去了活力的鱼。

这一唠不打紧,立马就出了意外。
工友边工作边聊天,一不留神受了伤,进了医院。

小辉一想,这不压榨吗?没天理啊!
转身就跑了,离开工厂,换了份新工作。

成为夜总会服务员的他,爱上了一个坐台姑娘莲蓉。

他们一起卖力工作,一起咒骂着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莲蓉却盯着他的眼睛说:欢场无真意。

他想逃,就像上次离开厂子那样,离开眼前这个姑娘。

母亲一通来电把他拽进了更痛苦的现实。
电话那头,母亲问他要钱,不停地苛责他。
他没有顶撞,只是把手机从耳边移开,不去听那些烦心的话。

往下一跃,坠向了冰冷的地面。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击打,失望积攒成绝望。
无力感包裹着他,让他无法呼吸,最终选择了自杀。

小编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觉得心情无比沉重,却又无可奈何。

官商勾结、权力压榨、贫富差距乃至小三与失足女这样的边缘人群背后的反思和隐忧。

比如在电影中有一个细节:
大海持枪杀戮之后,遇到一个不断抽打一匹骡子的赶车人。

大海骂了一句" 牲口 ",随即举枪把赶车人杀了。

这几乎是中国社会里大部分底层劳动人民一生的写照。

这些我们只能在硬盘里见到的当代中国图景,宛如一柄锐利的刀锋刺破了观众的内心。

比如王宝强饰演的三儿曾经路过姜武饰演的大海的身边;


刑满释放的小玉去了大海曾经生活过的山西小镇上。
在古城里,她看到有个戏班子在唱晋剧《苏三起解》。

你可知罪?
台下则是一群面无表情早已麻木的民众们。

电影开始于王宝强的角色肆无忌惮的杀戮,却在一场无声的沉默当中结束。

影片里赵涛饰演的小玉最后拿刀杀掉恶人的动作,凌厉潇洒,从场面调度到摄影剪辑都颇有香港武侠片的风范。

影片将戏剧与武侠元素想结合,展现了现代社会里的侠义恩仇故事,可以说是贾樟柯" 最有野心的一部电影 "。

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独立导演们坚持用镜头记录下这个时代的真实。

当中国电影市场不断追逐商业化而逐渐迷失自己的时候,观众才更需要贾樟柯这样关注现实的导演。

中国现在最大的现实主义就是超现实 。
所以贾樟柯的电影总是用更加冷峻的视角来看待这个时代。
尽管他的电影因为批判现实而许多都至今无法获得公映。
所以,纵使天注定,也决不能屈服于现实!
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 测个面相, 看看你是否命里缺水, 是福是祸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