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失声,中国还要承受多久

你有多久没出去玩了?

当下,旅游业无疑是被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

太想出去走走,也只能一饱眼福了。

来看一组照片。

这是什么风光大片?

更确切说,这是一部 " 声控福利 " 片。

爱奇艺出品,片头由张涵予配音,以各地民歌为载体,记录了歌者原生态的生活故事。

也就是,民歌。

说到这个词,是不是想起了晚会上格式化的笑容,千人一面一声的唱法?

民歌在我们的印象里,越唱越窄,越唱越做作。

变成了一种,不流行,不通俗,年轻人不听,听了被人发现会感觉羞耻的音乐类型。

今天想用这部纪录片重新告诉大家——

民歌不是供奉在庙堂的音乐,它应该流淌在民间。

民歌一点不虚假,唱的就是我们的生活。

民歌不是一种音乐类型,它是成千上万种有着自己血脉的声音。

你仔细听——

《原声中国》

01

男孩的成人礼

今年即将满 6 岁的吾仁,哈萨克人。

他的爷爷是牧马人,经常在外照顾马群。

吾仁很喜欢家里的小马,可又不太敢靠近。

按照哈萨克族习俗,男孩子长到 5-10 岁,要举行割礼。

也是男孩的成人礼。

割礼之前,还得做上一番准备。

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擅骑术。

爷爷给吾仁上的第一堂骑术课,先教他喂马、打水。

他想让孙子明白,马和人一样,都是需要关心和爱护的。

教他如何和马相处,实际也是在教导他品格。

小吾仁被教育得很好,一个细节就体现出教养。

当男孩知道,得用鞭子抽打马,才能让马跑起来时,他首先想到的是:

它是不是会非常疼

他摸着马儿的鬃毛,问爷爷,可不可以不打它。

却意外被爷爷拒绝了,因为——

马不打,就跑不快。

马是哈萨克人的好伙伴,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能量。

为了孙子的割礼庆典,爷爷特意买了一匹马宴请宾客。

吾仁不敢看杀马,吓得低下头,爷爷告诉他——

把头抬起来

见识到生活的残忍和疼痛,也是成人礼的一课。

割礼前一天,小吾仁穿上民族传统服饰,由亲人为他系上腰带。

在大人的带领下,他骑上马背,穿过村庄,挨家挨户邀请人们来参加仪式。

接到邀请的乡亲们,都要在吾仁腰上挂一条毛巾,在马褡裢里塞些糖果,象征着吉祥、甜蜜。

到了割礼当天,就没那么轻松了。

请来的医生上门进行手术,懵懂的小吾仁显然不完全明白,这割礼意味着什么。

光是看看,都觉得疼。

尤其等到麻药劲儿过去,更是痛到直哭。

为了安慰他,妈妈唱起了当地民歌:

小时候天真无邪,惹人喜爱

时光太短,岁月流逝太快

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春风拂面,我就怀念童年

在去邀请乡亲们的那一路上,吾仁不停发问:

明天我就长大了吗?

待到这一天真正来临,六岁的他才知道,这成人礼的最后一课,与痛有关。

这一天之后,从骑上马背那一刻开始,他就是个男子汉了。

从温暖的家,走向村庄,未来再走向外面的世界。

歌声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一对翅膀。

但,真实的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接受苦痛,方能品出甘甜。

02

爱的思念

孟桂花,鄂伦春族人。

经历过四次婚姻的她,最后一任丈夫刚刚过世。

在把丈夫的骨灰送回山东老家前,她想用本族的仪式 " 刻山神 ",让丈夫得到鄂伦春族最尊崇的山神 " 白那恰 " 的护佑。

至于怎么找到 " 刻山神 " 的手艺人,则要请教当地的萨满。

向萨满请教,见面礼必不可少。

鄂伦春族认为,冰块有吉祥的寓意。

于是,一大块冰成了见面礼。

鄂伦春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最少的民族,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以狩猎捕鱼为生。

他们的生活所需都来自大山,因此也极为崇拜自然的力量。

山川与河流,冰与火,森林与雪原,在他们眼中都是生灵。

而萨满,则是他们和自然沟通的媒介。

关扣尼,是鄂伦春最后一个萨满,今年 80 多岁了。

住在雪原中的她,被当地人尊称为 " 萨满姑姑 "。

地位有多高?一个动作就能看出。

姑姑抽烟,要旁人先给点着了,再送到她手上。

按照姑姑的指点,孟桂花在黑龙江边找到了一个鄂伦春有名的猎人。

此人精通 " 刻山神 " 这门手艺。

仪式前夜,几人围坐着吃酒。

酒后,孟桂花袒露心迹,在遇到丈夫前,她经历了多段不幸的婚姻。

唯有最后一任丈夫待她最好。

因为他有孩子,他们两个也没有再生育。

她觉得,丈夫虽是汉族人,但真爱是可以跨越种族的。

为此,她请求猎人,让丈夫也能受到山神的庇佑。

求的是什么

求的就是个爱

刻山神当天。

在萨满姑姑指示的森林中,他们找到了一棵符合要求的樟子松。

摆好酒水和鲜肉,仪式开始。

过去,每到一片山林,鄂伦春人就会把山神刻在百年的大树上。

他们认为,这样就能让族人沐浴在神灵的庇护中。

△ 让 Sir 联想到 " 权游 " 中,临冬城里刻有人脸的心树

在唱给山神的神歌里,有一个民族对自然的感恩。

感恩山林赐予他们猎物,提供食物和衣袄。

歌声也饱含着别离之情,回荡在莽莽雪原,遒劲嘹亮,意蕴悠长。

孟桂花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那个心愿,包括让丈夫的灵魂安息,也包括,许下对已逝丈夫的承诺。

" 我保证好好活。"

便是她对丈夫最深的爱与思念。

03

老有所乐

在述洞村上百年的侗寨,至今保持着侗族古老的风俗。

过年前,家家都要打糍粑,再烤上一头猪。

老人们闲来无事,坐一块儿,倒也乐得自在。

抽抽烟,斗斗鸟;

再不就,聊聊姑娘,吹吹牛皮。

有提 " 当年勇 " 的。

当年我可是歌王,和姑娘们对歌,得过第一;

更有语出惊人的。

当年还有姑娘主动追过我哩。

睡醒的时候

怎么感觉好挤

原来姑娘们也和我们挤在一张床上

合理怀疑这位爷爷在开车。

三位老人年轻时,是村里男歌队的顶梁柱。

侗族过去没有文字,侗歌便是他们沟通的桥梁。

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歌队之间定期约赛,以对歌的形式走访交流。

男女之间,行歌坐月,谈情说爱。

唱得好的人,最是吃香。

但结婚生子后,他们就不唱歌了。

这歌啊,久了不唱还真心痒。

几个老爷子凑一起一合计,攒出个 " 大计划 " ——

走,约当年的姑娘们对歌去!

计划一定下,个个是行动派。

爷爷们找上当年的姑娘们,相约春节去鼓楼对歌。

奶奶们中气十足,迅速拿回主动权,被动约歌变成了主动约饭。

哈哈哈哈,爷爷们这是反被 " 撩 " 了?

侗族人的酒礼歌有讲究,一方发问,一方作答,接不上就要喝酒。

他们约定,谁年纪大谁先唱,一 " 歌王 " 说:

那必须我们先唱了,你们看着都像 50 多岁的。

您可太会了。

瞧把奶奶们逗得,个个喜上眉梢。

爷爷老了,歌声不如当年了,可现场编词的功力还在。

一套 " 劝酒组合拳 " 打得奶奶们措手不及。

就这么着,在酒礼歌这一局爷爷们略胜一筹,奶奶们接下对歌挑战。

大年三十一早,赛歌会如期开幕。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传承文化的载体,歌还分为礼俗歌、叙事歌、伦理歌等。

不需要指挥,没有伴奏,一般由领队负责高音。

众人和声,队里需要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对歌开始,赛况如何,Sir 不剧透。

比赛结果重要吗?

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们都借由唱老歌,找回了当年情。

无论是眼眶微湿,还是怔忡出神,无论什么时候重温那一段记忆,都能咀嚼出百般滋味。

最美的侗族歌曲都是情歌,那些记录着女子悲情的歌,经久不衰。

只是现在回忆起当年,比怀念更多的是释然。

不信你看他们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身体虽衰老,镌刻在歌声中的记忆却永远年轻。

延绵不绝。

歌声里,有大山的故事,大河的故事;有森林的故事,雪原的故事。

歌声里,也有当代中国的另一面。

即一种原始的、未经雕琢的声音。

现如今,我们将无数歌唱比赛变成了炫技现场和八卦盛宴。

这来自远方的歌声,提醒着我们何为 " 原声 "。

它触及到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角落,从不叫嚣贫乏,也从不避讳疼痛。

我们也许遗忘已久。

但一听到,你还是会认得。

因为它总是从人心底最质朴本真的地方传来。

百转千回,余音袅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布拉德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