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琐男把萝莉当娃娃,凶手竟然是她妈!

儿童性侵,自带噩梦的四个字。关于这个话题,厂长也讲过很多部电影了,《嘉年华》《素媛》《熔炉》都是此类型。最近,厂长又看到一部同题材法国高分电影。值得注意的是,它是发给全天下父母的警告信——《不能说的游戏》

影片改编自导演小时候的真实经历,多年来她在活在童年的阴影下,直到拍出这部电影,把这件事说出来,才算是告一段落。故事开始于她八岁那年,这天她在房间里画画,吉米叔叔敲开了她的屋门。
吉米帅气多金,是爸妈最好的朋友,吉米只有三个儿子,所以他很喜欢奥黛特。这天,吉米邀请奥黛特玩一个谁也不说的秘密游戏。" 我们来玩娃娃好吗?奥黛特当娃娃,吉米叔叔当奥黛特。"
大人一听就知道这是要犯罪,但奥黛特想都没想就和他进了卫生间。于是噩梦就开始了。爸妈工作忙,吉米非常乐意接奥黛特放学。在车里,吉米直接让奥黛特脱掉内裤,然后他看着小姑娘的下体,打起了飞机。
带着自己的儿子们去野营,不忘叫上奥黛特。奥黛特不想去,但妈妈很反感她的不礼貌,她不明白吉米对她这么好,奥黛特为啥总表现的很不情愿。
老实说,厂长觉得整部戏里最遭人恨的不是恋童癖吉米,而是奥黛特妈妈。女儿多次表示不喜欢吉米叔叔,即使孩子说不出为什么,她当妈的丝毫没有觉察到什么。吉米送女儿的浴巾上粘着黏糊糊的东西,她马上斥责孩子邋遢。
奥黛特本来想和妈妈说实话,可面对母亲的咆哮,她只好道歉。母亲的专制严苛,父亲的撒手不管,让吉米越来越放肆。吉米侵犯奥黛特,完全是蓄谋已久。早在他还没对奥黛特下手时,他们在泳池亲密的玩水,那时就有人提醒奥黛特父亲:你不觉得他和你女儿太过亲近了吗?
不觉得。奥黛特的父母就像智障一样,又聋又瞎,完全没有怀疑过挚友吉米是个恶魔。换句话说,吉米对奥黛特的伤害,全部源于她父母的默许纵容。
之前看这类电影,很多人会想这些孩子长大了可怎么办?他们的童年遭遇创伤,长大后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吗?这个答案《素媛》《熔炉》都没讲,但《不能说的游戏》却坦坦荡荡回答了这个问题。不能。
长大后的奥黛特离开家乡,跟着舞团全国巡演。她的舞蹈极具感染力,导师说奥黛特的心中有个小女孩,她愤怒而痛苦。
奥黛特只是外表长大了,但内心仍是那个伤痕累累的小女孩。她不安,生活中独来独往,不和任何人交心;她滥情,沉醉在酒吧夜店,男友天天换。除了跳舞,奥黛特一无所有。
虽然舞跳的好,但导师不忍心看着她在台下活的人不人鬼不鬼,于是劝她试着放下痛苦。年纪一天天变老,奥黛特明白干耗只能毁了自己,她听了导师的话,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不能说的游戏》前半部分站在小奥黛特第一角度来看待性侵,后半部分则站在第三角度,和医生讲述评判着儿时的经过。原以为儿时的第一视角已经够触目惊心,没想到站在旁人角度,评论当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更像是揭伤疤。跟着回忆,她们来到奥黛特的房间,奥黛特指着那条曾被母亲骂的黏糊糊浴巾说:" 当年吉米上过我后,一直都用那条毛巾洗澡。"
来到野营地,奥黛特原封不动的复述了当时的对话。" 啊,你弄疼我了。不会的,奥黛特,你把身体放松,你会开心的。…… 对,就是这样,奥黛特你喜欢这样对吗?"
说真的,这是第一部厂长恨父母比恋童癖更深的电影,而且还是个真人真事。除了儿童性侵,这部电影还折射了很多问题,这些都会吸引恋童癖,值得所有父母的注意。比如在奥黛特妈妈眼里,已经三十的奥黛特还是十岁时候的样子。
我们总说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仔细想,这句话有利有弊,在父母眼里是孩子,你觉得她还小,可在坏人眼里这就是个懵懂无知小羊羔。你总觉得孩子小,坏人可永远都不嫌她小。
我们都知道国内父母对性是难以启齿的,之前厂长也一直在呼吁要重视性教育。可通过《不能说的游戏》我突然发现,抛开恶性犯罪,很多伤害都是循序渐进,一点点长起来的。其实从一开始,吉米摸奥黛特时,她如果直接告诉父母,也不会有后面一系列噩梦。
不能说的游戏,她为啥没说?除了她不正常到该死的妈外,孩子和父母的疏离,是导致孩子被伤害的诱因之一。看上去奥黛特有爸有妈,其实她心里无人可依,和孤儿差不了多少。
而且很多父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所有物,按他们的意愿安排左右他的人生。面对孩子的抗拒与疏离,他们又会说养个白眼狼。
说到底,疏离是原罪,掌控是帮凶。依附其旁的罪恶,不过是它们滋养出来的恶魔触角。据统计,欧洲每 5 个孩子里就有一个遭受性暴力,每年法国约有 700 个儿童因此丧命。数据触目惊心,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话也值得天下父母铭记:" 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很多父母从没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想过他也应该被信任被尊重,拥有选择剧拒绝的权利。这份权利,甚至从他出生那刻就被赋予。孩子的拒绝,可能说不出理由,但一定有原因。父母们,别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