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请停止这种行为

这是一个月前写的一篇文。

写到一半突然搁浅了,直到这几天一个话题再次顶上热搜,这才拣回这篇继续下去。

并不想写什么导入语,直接说吧。

断断续续看了两部名不见经传的纪录片,觉得正好可以放在一起聊聊。

《十二夜

导演:Raye

豆瓣 :8.5 | IMDb :7.5

在中国台湾,一只流浪犬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人领养,会被立即安乐死。

这个规定时间,是 12 天。

片名,便是指这些流浪犬们生命中剩下的 12 个日夜。

是不是很残酷?

现实更残酷。

2003 年初冬,主创团队只拍 12 天就收工,在这短暂的 12 天里,他们记录了 450 只狗在台湾公立动物收容所发生的故事。

期间有 56 只被领养,剩下的,现都已不在世上。

而这剩下的 394 只,很大一部分连 12 天都活不了,每天,仍然有很多小狗熬不下去,抵不过漫长的夜晚,因为病死、饿死、冻死而提前离开这里。

活着的,饿得发昏了,有些早已分不清同伴与食物的区别,它们会趁着夜晚偷偷吃下死去的同伴。

收容所,对于它们而言,就像一个黑暗可怖的集中营。

每只来到收容所的狗狗,都会被工作人员用一个绑着可伸缩项圈的铁棍从笼子里拽进收容所。

这个过程中,它们有些被吓得瑟瑟发抖,有些屁滚尿流,有些奋力反抗,有些低声哀求,有些哪怕与铁棍拼个血肉模糊也绝不妥协。

但几乎每一只都颤抖着尾巴。

那些冷漠、绝望、恐惧、乞求、委屈、痛苦的眼神,就这样穿过屏幕,死死地扎进你心里。

这只黑狗,代号「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曾经有主人,主人要清洁队上门收狗时被告知,12 日内无人领养,狗就会被安乐死。

主人犹豫了,15 分钟后,他挥了挥手。

决定生死的 15 分钟,就这样成了它未来 12 天的名字。

这是勇敢。

勇敢很勇敢,这一天,它爬上了栏杆,谁也不知道它是如何上去的。

它想要冲破牢笼,但还是止不住害怕,工作人员拿着铁圈想套住它,它一边躲避,一边小心翼翼地走着防止跌落。

一天,两天,三天,勇敢天天爬上栏杆,直到它被关进了单间,直到 12 夜过去 …

这是达摩和皮卡丘。

除去耳朵那部分和迥异的性格,它们长得真的超像。

耳朵尖尖的是皮卡丘,作为犬中浪子,它一天到晚也闲不住,到处与人争斗,隔着铁窗与对面的狗争吵,动不动就龇牙咆哮。

一直耷拉着耳朵的是达摩,和狂吠不止的皮卡丘不一样,达摩一整天面对墙壁沉默发呆,不看不听,不闻不问。

直到这天,达摩突然和皮卡丘一样,开始趴在铁窗上叫个不停,整整一天,从狂叫到哀嚎。

只是因为这一天,皮卡丘死了。

而那 56 只被领养的狗呢?他们一定是幸运的吗?

每当有人经过,几乎所有的狗都会抬起头,讨好般地摇起尾巴,吐着舌头露出微笑。

然而,被领养,就像抽到一张既是机会,也是命运的卡片。

这两只黑狗看似幸运地被一个中年人领养,被领养那天,它们疯狂地摇晃着身子和尾巴,快活而激动地跳上车,它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第二天的命运,是下落不明。

这位先生不断来收容所领养,短短几天领养了 14 只,原因是自己将狗送给了远方的朋友或是绑在路边不见了。

太多的狗不知所踪,稽查员回返时,登记地址无人应门,对方拒绝家访,并且拒接电话 …

一轮又一轮的十二夜过去,一批又一批的狗来了又走 …

在日本,同样,没有主人的狗,就没有资格活下去,即便被送进收容所,宠物也只有 3-7 天的寿命,要是没有人领养,就会被迅速杀死焚化。

2015 年,这部《为你取名的那一天》,以伪纪录的形式,将镜头对准了日本千叶县收容所以及长期从事流浪宠物救助的中谷女士。

时间拨回四年前,日本地震,福岛核电站泄漏,中谷女士和丈夫田原先生前往强制疏散区,居民们早已匆忙撤离,只剩下大量瘦骨嶙峋的宠物,站在原地等待。

这些在孤独中等待的小家伙们,很多没等来救治,便已经渴死饿死。

中谷女士和丈夫一路挽救猫狗,成立了「枥木收容所」,建立之初,他俩怀着「能多救一个就是一个」的心愿,让越来越多的流浪狗得到救治,可以吃饱,可以在广阔土地上自由追逐奔跑。

在枥木收容所里,有一只特殊的狗狗,叫细细粒。

因为它的主人年迈,不得不将它寄养在中谷女士的收容所里。

细细粒有着严重的创作后遗症,易怒,狂吠,动不动就崩溃抓狂,总是会发疯似地追着自己的尾巴和屁股啃咬。

只有每个月见到主人的时候,它才会完全安静乖巧起来。

但即便每个都想救,也不可能救出每一只。

枥木收容所的小家伙们很幸运,生命中出现了第二次机会。

但还有许多的猫猫狗狗没有这般好运。

正值春节,加上病毒肆虐。

那篇「宠物有可能会被人类传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一出现,霎那间,恐慌遍地,也令宠物们遭受灭顶之灾。

很多宠物被遗弃,很多宠物被主人从楼层狠狠摔下,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社区相关工作人员擅自将猫活埋。

就在前几天,全球首例狗确诊感染冠状病毒,又有大量宠物,面临被遗弃的厄运。

但这个新闻背后,有太多疑问悬而未决。

这只狗的传染源来自哪里?人还是狗?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存在狗传狗,狗传人?

未有证据。

粗暴无理性的弃养,才是极度自私且添乱的行为。

纪录片里有那么一句话:「宠物无法选择主人,它的一生取决于跟随了怎样的人类。」

宠物与人,总有着一份难以打破的羁绊。

为它取的那个名字,是你与它的终身承诺,对它负责,是对生命的敬畏。

我当然知道,社会语境下,「还流浪猫狗以自由」显然不现实。

我们能倡议的只有,每位主人,为它取名前一刻,请先向自己提问,能不能做到不拋弃,不遗弃。

我们能呼吁的只有,别让更多猫猫狗狗,踏入流浪大潮,再在生死线上挣扎。

编辑 泛泛

图片 /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