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 已经等了两年。
第一季 9.3.
现在第二季开局 9.7.
好在哪?
在 Sir 看来,它是一部" 向后 " 的剧——
不同于我们习惯的那些神剧,都环环相扣,高潮迭起,所有悬念一齐向结局全情冲刺。
它一步三回头,娓娓道来,让你的思绪不断飘回到人生的种种伏笔和起源。
我们如何活成了今日的自己?
是个人奋斗。
是历史进程。
是家庭出身。
是故乡的熏陶,和对故乡的嫌弃、挣脱、逃离。
这不是一个你想要成为谁的故事。
它说:正是那些你不想成为的人,最终决定了你会成为谁。
《我的天才女友》
L'amica geniale Season 2

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佳剧。
故事发生在五六十年代,意大利那不勒斯郊区。
在这里,人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
一处破败的街区,灰色居民楼中传出厮打声。
忽地,窗户大敞,一女孩瞬间被扔出窗外,硬生生摔下来。

而这一摔,才只是个开始……
01
女孩与女孩
被扔出窗外的女孩,名叫莉拉。
她唯一的好朋友,是住在同街区的莱农。
俩人有挺多共同点:
比如,都学习好,爱读书;
但家境都不富裕;
再比如,都挺漂亮;
但成天灰头土脸。


莱农漂亮、温顺,但缺乏主见让她显得憨憨的。
像个 " 木头美人 "。

危险,却让人着迷。

而是家庭之间,些许的差距。
莱农家稍微宽裕一点。
因为是女孩,莉拉小学毕业就辍学,被迫去家里的鞋店帮忙,虽然她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
莱农幸运多了,小学老师上门说服了她爸妈,让她能继续读书。
就这样,两人彻底踏上不同的路,可冥冥之中又互相牵引。
牵引她们的,是一种女孩间特有的微妙友情。
即,真情实感地酸了,但祝福是真的;
诚心为对方开心,但嫉妒也是真的。
莉拉自学了拉丁语,莱农不会的语法她都会。
可她忙于店铺的杂活,总没空学习,便鼓励莱农:
你替我学


莉拉是个天才,而自己是个不努力就会掉队的凡人。
于是,俩人比着赛似的学习。
你去图书馆借书,那我就要读得更多;
你来月经了,我也想抓紧变成熟;
你谈恋爱了,我又怎能落后?
暗中较量下,莱农成绩是提高了,可还是成不了莉拉。
因为,莉拉的天才之处不光在于智商,还在于强大的求知欲、清醒的认知力,以及敢于不同的勇气。
在这个穷困的地方,这些品质使她成为稀有品。
男人们为她着迷,女人们则视她为异类。


《我的天才女友》则是借这种女性视角,去揭露人生更大秘密的史诗片。
她们依赖,她们猜忌,她们寄生彼此。
为何?
剧中的青春伤痛,分明地指向了阶级——
莱农和莉拉是合力顶开硬石的两生花。
然而贫瘠的现实土壤,又只能让一朵活下来,结出果。
另一朵则枯萎,腐烂,化作被并蒂同枝吸收的养料。
02
富人与庶民
在那不勒斯郊区,两大家族势均力敌。
开肉食店的斯特凡诺,和开糕点铺的马尔切洛。
他们吃喝不愁,早早地开上了敞篷车,是大家恭维的对象。


他们被憎恨,也被羡慕。
莉拉痛恨这种不公。
看到有钱少爷们诱拐穷人家的女儿,她教育她们不要受骗。
可立马啪啪被打脸,女孩后来主动上了车。

不是,因为老师根本不教。
优质的师资都用在补习班,有钱人家的孩子才有机会获益。
而老师也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教了也没用。
因为父母不会让他们继续读书。
那又何必把知识的种子,洒在一片废土之上?
她(老师)什么都不说

而庶民的糟糕在于,其身份、地位会代代相传下去。
当庶民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假如一个人想一直做庶民
那他的孩子、孙子
都会命若草芥,不值一提

知识,没能带她逃离这里,她发现,钱才能改变命运。
莉拉被斯特凡诺打动,接受了他的追求,坐上了敞篷车,穿上了高档时装。


实际呢?
阶级,是多少人穷极一生无法跨过的藩篱。
在这座尘土飞扬的小镇上,存在着一张看不见的网,将出身不同的人兜住,拽向他们彼此坚不可摧的阵营。
婚礼上,莉拉看到由自己亲手设计、送给丈夫的皮鞋,穿在了她的死对头马尔切诺脚上。

他和那些纨绔少爷没什么不同,他们都觊觎她的美貌,利用她的才智。
婚姻,对他来说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不但被丈夫背叛,还无形中成为了男人间财富的交易品。
在那不勒斯,她的美貌和独立反倒成了怀璧其罪,让她陷入权力的旋涡。
原著描写道:
这个身份好像让她被关在了玻璃容器中,就像是一条帆船在一个没人靠近的海域中航行,甚至可以说在没有海的地方扬帆。
最天才、异类的莉拉,无法挣脱,污淖陷渠沟。
渐渐。
她变成了自己过去最厌恶的人。

天才是超拔的、志存高远的、放开眼界的、主动努力的一种人,很优秀。庶民是以丑为美的、自甘堕落的、懒惰的、自暴自弃的、有意识地不去看见自己的丑陋的、愚蠢的一类人。但是,这两种人,一念之间,一线之隔。
做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都是我们所做的选择的总和。
时代逼迫个体做出选择,并完全承担其选择带来的全部后果。
是为最真实的残酷。
03
愚昧与智慧
第一季在婚礼上戛然而止,第二季讲她们的青年时代。
名为,新名字的故事。
婚后,莉拉被冠以夫姓,斯特凡诺则逐渐显露粗暴本质。
第二季第一集,一场强奸戏,令人窒息。

注意,两组主观镜头用得妙——
斯特凡诺剥完虾壳,转手就用沾满酱汁的手拿起酒杯;


更讽刺的是,蜜月后莉拉回到家,所有家人都自动忽略她脸上的伤。
哥哥不敢直视她,丈夫意气风发,父亲则劝她要听话。
唯一假装关心她的,还是最讨厌她的小姑子。


贫穷将人折损,将人拖进泥土里,软弱者根本无力反抗。
金钱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但不必然带来成功。
只有走出这里,才会意识到镇上人们的野蛮和粗俗。
这里的人们总是用咆哮和武力,来解决问题,反观市内的商区和莱农打工的小岛,那里的人们总是平静、彬彬有礼。


像一个无始无终的循环。
这部作品整个系列都在突出,在森严的社会等级下,在坚硬的资源壁垒下,贯穿两名女性一生的反抗史。
莉拉和莱农性格迥异,又因着对彼此的了解互助,逐渐成长,互为镜像。
先说莉拉,当上了肉食店的老板娘,以自己的方式反抗。
她去商店干累活,故意流产;送给穷人家食物,花钱给莱农买书。
当听到某个贵妇讨论自己的儿媳好生养,暴脾气犯了,直接砸场子。


恐怕不。
当莱农和莉拉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一种互换。
新的较量开始了。
第二季第三集有一幕,拍得用意明显。
还记得吗,以前莉拉曾经在舞会上大出风头,莱农只能无措地站在一边。
而现在,换成莱农参加老师的派对,和男伴热舞,莉拉变成了被晾的那个。



用聒噪来掩饰孱弱。
不信你看,在莱农看不见的地方,熟悉的嫉妒再次出现在她脸上。

从小在底层家庭长大的她,根本不敢去打破传统,改变惨淡的生活。
是莉拉的出现,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为了不被莉拉的光芒盖下去,为了彻底摆脱这座城市,莱农开始提升自己。
也是莉拉的遭遇,让莱农开始重新审视男权社会下的女性个体:
她们的身体被消耗了
她们的身体越来越属于丈夫
再被父亲、兄弟利用
结束于广阔庞杂的家庭根系之中

莱农羡慕莉拉的天才。
莉拉羡慕莱农有读书的机会。
其实单凭她们个人,都是没法走出去。
于是她们在命运深处,完成了一次心照不宣(因为过于残忍,而无法向对方开口)的合谋——
莱农从莉拉身上吸取了她的天才,而莉拉则借助莱农,去触摸她命中无缘的人生。
有残忍。
也仍有爱。
听到莉拉被强暴的遭遇后,莱农哭了。


如果你曾试图逃离自己的小地方,挣脱自己的阶层,那么这部剧无疑会激发你的共鸣。
也让你想起那些尹瑞娟、青红、王彩玲们。



《天才女友》让我们看到的是,阶级总是对女人变本加厉。
如果,莱农和莉拉都是男孩,她们的命运会怎么样?
莉拉家虽然孩子众多,但如果是哥哥聪明如此,父母砸锅卖铁,也要培养这个全家的希望;
莱农虽然天资欠缺,但以她家的经济实力,也不是不能供一个成绩普通的男孩去读大学。

即使身在庶民家庭。
以莱农的勤奋,莉拉的天才,也足够成全两份出色的人生。
但身为女性,她们把最好的部分拆解、组装,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才有希望。
为什么女性之间的友情,经常呈现出一种既亲密、又撕逼的关系?
所谓," 塑料姐妹花 "。
很多人说,这是一种女人天性。
而《天才女友》则说,这是一种社会的后天养成——
因为彼此势单力薄,才亲密抱团;
因为同样匮乏,才更容易感受到那种共同拆解、合体的痛苦。
这不是只有女人才能体会的女人心事。
男人要如何看懂《天才少女》呢?
把你人生中的难。
乘以两倍试试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布拉德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