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奥斯卡盛典落下帷幕,但在这几日,有一句话反复萦绕在蝉主心头:
获得了奥斯卡影帝的《小丑》主演华金 · 菲尼克斯发表感言说要:"Use our voice for the voiceless."
要用我们的声音为那些无法发声的人发声。

但我们不该遗忘他们,因为我们,也是他们。
为无法发声的人发声,也同样是为我们自己。
虽然无缘奥斯卡,
但丝毫无损它的价值
曾斩获欧洲电影节和英国电影学院奖 [ 最佳纪录片 ] 的影片《为了萨玛》,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最终却遗憾没有入选。
但比起荣誉和奖项,落选并没有折损这部纪录片的深刻。
泰晤士报给它打了满分,并给出了粗暴深刻的评价:"简单来说,这是一部从未有过的电影。"

这部纪录片由战区记者亲手拍摄当地居民的生活,用镜头记录战乱中瓦砾下的日常人生,记录了阿勒颇这个地区的人们所经历过的爱恨,欢欣和失去。

自大学学习经济学时候起,她就开始拿起摄像器材拍摄自己的生活。

因此,她的镜头里无可避免地带上了自己的立场。
不评价创作者的立场本身,只呈现一个角度。
但也正因为她的记录,我们才能亲自见证地球的另一个角落,在上层权力争夺过程中,底层人们所要连带遭受的真实苦难。

他们的命运不是特效也不是剧本编排,那些欢笑,痛哭和血泪,都是真的。
连天战火下,
当 " 活着 " 成为侥幸和运气
从宏观来看,时代的车轱辘缓慢碾过,渺小的个体终将回归尘土,成为统计数据上的一个数字。
"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夫妻俩满腔热血,已经做好决定要利用自己的专业,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个满目疮痍的地区的人们。

他们要和这里的人们在一起,要为自己坚持的信仰而战。
但随着状况日益恶化,每一日有无数的炮弹落在地面,每一日都有无数的人在身边死去,早上亲吻过离开家的家人们,晚上未必能够按时回家。

有怀孕 9 个月因为轰炸受了重伤,被迫紧急实施剖腹产的年轻孕妇。在取出胎儿之后,孩子因为缺氧一身淤青,没有呼吸。
万幸在医护人员不放弃地长久拍打按摩下,几分钟之后,婴儿终于发出一声啼哭,活了过来;

他小小的身体被炸得血肉模糊,两个哥哥抹着眼泪站在一边,抱着他逐渐冰凉的身体,他们又痛心又无助又麻木。
痛心是因为失去亲兄弟的悲恸,无助是因为死神的降临不挑时间和地点。

我们的噩梦,是他们的日常。
在血腥和死亡面前,瓦德的镜头毫不避嫌,也不打码地将当时的情景一一呈现。正因为太过真实了,作为观众无可避免地感受到这阵扑面而来的窒息。

当地的环境已经恶劣到,不仅食物和居住条件极度恶劣,就连最近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
在战火中夹缝生存的人们,连 " 活着 " 都成为了奢望。

直到他们女儿萨玛出生。

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瓦德一边经受着身边连日不断的炮轰,一边亲眼目睹越来越多的人们死去,这令她陷入了巨大的恐惧。
她担心自己哪天会像其他母亲一样,在废墟当中找到自己孩子的尸体。这种惶恐和不安全感,甚至一度令她开始羡慕那些在孩子遇难之前,提前死去的妈妈们。

作为记者和医生,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哪怕以身殉道;
但作为父母,他们对孩子的爱和责任又需要他们明哲保身,他们安全了才能使女儿得到庇护。

很多人为了能让孩子活下来,踏上了全家逃亡的道路,但也有很多人的孩子,死在了逃亡的路上。

是为了不让更多人成为 " 萨玛 "
在阿勒颇坚守的人们,被敌军围困,水电,食物全无,大家陷入了崩溃。
如果想要活下去,唯一的出路唯有投降。并接受屈辱的条件:背离故土,离开这座他们为之奋斗了五年的城市,被流放到其他地方。

如果他们要救萨玛,那就需要放弃萨玛。

但蝉主认为,如果单纯从布景,打光,画面,逻辑来评价这部纪录片,未免过于浅薄。
它所呈现的人性和道德选择,以及大时代下渺小个体的命运,这些已经远超艺术本身。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孩子,令无辜的孩子遭受生命的威胁,到底是对还是错?
夫妻俩抛弃自己的职业身份,有 " 私心 " 为了让孩子活下去,选择投降该不该被指责?

这又是一个职业伦理的悖论。
选择用镜头呈现残酷但真实的世界本身,让更多人看到,就必然会冒犯到死者及家属。

生活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绝不是非黑即白的,更没有百分百的正确与错误。
生活的两难令我们犹豫徘徊,进退失据。

瓦德由始至终没能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答案,但她将这段人生,她和女儿的命运,她所在国度所发生的事情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下来了——
她找不到答案,但看过这部片的观众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如同纪录片《为了萨玛》在最开头的时候,瓦德配上了这样的场外音:
萨玛,我是为了你拍的这部电影,我要你明白,为什么你父亲和我做出了这些决定,我们是为了什么在战斗?

以镜头为刃直视鲜血和死亡,是为了不让更多人流血和死去。
人类的悲欢不总是相通,当我们在迷恋那些家国文明等宏大叙事的时候,也别忘了听一下近处的、身边人的哭声。
他们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他们曾经或现在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有着自己的爱憎,遗憾,热忱和希望。
我们不该遗忘他们,因为他们,也是我们。
为了那些不被看见的普通人,